金漆镶嵌 髹饰人生
2015-04-29夏莉娜
在北京召开的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来华出席会议的部分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的夫人一起观赏了“燕京绝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其中,北京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传承人、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总工艺美术师万紫向彭丽媛和来宾们介绍了她的“金漆镶嵌八吉祥套盒”。她的作品吸引了全球精英们的惊诧目光。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4JY9mMoz7TQ2jjXfutHymp.webp)
情有所钟 难以割舍
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当天出生的万紫,衣着简朴,说话干脆利落,带着京腔。当她和《中国周刊》记者谈起金漆镶嵌技艺时,滔滔不绝,充满感情。
漆文化在我国传承了7000年,至今考证最早的漆器是从河姆渡出土的朱漆碗。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皇朝古都,由于宫廷中喜好使用漆器,聚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使得漆器工艺特别是金漆镶嵌技艺十分发达。
苏明堂是清末宫中造办处漆画首领,辛亥革命后在民间开办“英明斋”传授技艺,从而使金漆镶嵌工艺流入民间。从小喜欢中国传统绘画的万紫是苏明堂的第五代传人,她的师傅是刘锡恒。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XYNrypcj4DZMjmhoFAEvMf.webp)
“金漆镶嵌这门传统工艺承载了太多中华文化的美学元素,融入了几十种工艺,彩绘、贴金、描金等工艺都是金与漆的结合,镶嵌则要按照玉、石、象牙、玛瑙等多种名贵天然材料纹理的需求,在漆器上嵌制图案。我们的东西全凭手工制作,不能量产,因为制作工序繁杂,制作过程艰辛,目前掌握全部金漆镶嵌工艺的人已经不多。因此必须有人悉心呵护,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在万紫的记忆里,当年师傅对她的要求几近苛刻:“让我两年内把所有工艺都接触并掌握。刚进厂三个月,就让我画六扇屏风,当时我就傻了。师傅说,好好画吧。就这么逼着你,真是应了那句话,严师出高徒。”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VcHgzgPCXgSZwt3z765Zdv.webp)
万紫19岁进北京金漆镶嵌厂,业余时间就没好好玩过,“全都是想第二天要画什么。比如要画一个亭子,你得先了解亭子什么结构,要先翻书,看各种建筑,了解中国古建筑都是什么样的亭子,还得自己会画。基本上画得差不多了,师傅让你第二天站那画一个。”
在师傅眼里,这孩子还行,“实际上我夜里净不睡觉了”。当时,金漆镶嵌厂的产品全靠外贸订货,万紫每每充满期待,“能不能这个月我设计的图纸能有订货?”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9aqDmhSeJsXefBXqhPy6iL.webp)
进厂两年后,万紫考入工美总公司职工大学(后改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开始正规、系统地学习绘画和理论知识。毕业后,她直接进了厂里的总工室, 从此走上了全面掌握和传承金漆镶嵌技艺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末,因外贸系统与生产方脱钩,传统工艺品处于出口停滞状态,金漆镶嵌工艺也被迫转向国内市场。那时,精美的产品堆放在库房里乏人问津,金漆镶嵌厂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厂领导到处借款,才能保证每月给员工发一二百元生活费,遭遇了行业最低迷的时期。
不少同事实在撑不下去,含泪离厂,另谋生路。万紫也十分困惑,当时有不少单位请她去做室内装饰、美编……工资待遇都不低,很有诱惑力。彷徨、犹豫、挣扎,万紫大病一场。最终,她对金漆镶嵌仍然难以割舍,决定要坚守师傅传承下来的事业。
师承绝技 推陈出新
如何传承?万紫的理念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她将传统漆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自1982年以来三十余年间,她参与设计、指导并监制的大量作品,在全国和北京市的行业评比中屡获珍品奖、金奖。
1986年,精工彩绘堆古屏风《潇湘夺魁》荣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1989年,大型立体百宝嵌《九龙壁》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被评为珍品。
1991年,《文华殿宝座》一套荣获北京市工美精品奖;仿清宫百宝嵌《月曼清游》十二本书盒,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万紫又陆续研发了金彩、淡彩、淡金彩等工艺,继承传统又突破传统。
2002年末,金漆镶嵌厂承接了香山勤政殿陈设系列工程。室内陈设品工程由地平台,雕龙贴金屏风、宝座、足踏各一件,圆高香几四件,鸾翎宫扇二件组成。这一工程主要依据“静宜园勤政殿陈设档案”并参照清康乾盛世皇家宫殿恢复,要求复制后的主体陈列品气势恢宏、金碧辉煌,映射出300年前繁荣奢华的康乾盛世。
初次承接如此结构复杂的系列工程对于金漆镶嵌厂的几位设计师都是第一次,难度很大,而且工期短,要求2003年8月底竣工。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34DbritAKyJoVVz9LJaYkC.webp)
万紫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我先后到故宫保和殿、乾清宫和颐和园仁寿殿考察,从不同角度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了实物和空间数据照片,同时依据静宜园勤政殿陈设档案,来进行设计。”
时值2003年春节,设计组的全体人员大年三十还在向市文物局的领导和故宫博物院的的专家汇报设计方案,从大年初二,一直到正月初十都没休息。“幸亏采用了电脑分析,电脑绘画与手工绘画相结合,不仅空间比例把握得十分科学准确,而且大大缩短了时间。原本需要6个月时间的图纸设计工作,最终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
经过6个月全力奋战,万紫和她的同事们按期完成了香山勤政殿陈设系列工程任务。该工程采用木雕、髹漆、贴金、镶嵌工艺精制而成,整体统一,气势宏伟,结构复杂,雕饰精细繁多。特别是对龙的造型,不仅形似,更做到了神似,处处透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帝王之气。2003年,这一作品被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评为工艺美术珍品。
2006年,万紫随团访问台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见到了很多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漆器。2010年,北京市政府组织多位工艺美术大师赴英国进行文化交流,在大英博物馆,她又看到了很多我国历朝历代的漆器精品,其中一些在国内也无法见到。
“那时候我就有了以复制的形式还原它们的想法”。万紫尽量详尽地拍了很多照片,搜集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于2011年开始启动设计和复制。
目前,他们已经将散落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传统镶嵌柜、彩绘柜,日本某寺院中的雕填家具等90多件海外遗珍成功地原样复制。“后来英国圣马丁的一些教授到我这里来参观,当看到我们复制的这些文物时,还以为我们这儿是个国家文物的展览馆。”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ku3SBfeB8KFjUx4wAGpRAj.webp)
自2005年至今,北京金漆镶嵌厂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仿复制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漆器精品300件套和上百件皇家风范的漆器。
惊心动魄 如履薄冰
北京金漆镶嵌厂不仅制作器皿、家具、屏风、牌匾,也制作大型壁画,比如外交部新大楼接见大厅长35米、高6米的壁画,即是由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kefy7ZaSiEiXdPqvfs2sea.webp)
“当时清华美院的冯教授打电话给我说:‘万总,你们金漆镶嵌工艺挺好的,能不能做一个大壁饰(漆艺壁画)?’她说我冥思苦想两个月了,请了很多设计,方案就是通不过,你能不能帮帮我。”
万紫查阅了大量资料,按照主题的思路,拿出了两套设计方案。“完全是中国传统青绿山水,气势恢弘,能代表中国文化和技艺,结果外交部采用了我的设计。”
外交部接见大厅作品是一个通堂的大壁饰,要有气势,要用传统的工艺表现中国文化,还得漂亮,为此万紫没少下功夫。
“壁饰是在整个门上实现的。这个门都是木轴的,不能变形,还得有开启功能。壁画做在门上还不能看出是门,关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大型壁画。我们采用金地儿,要贴金箔,贴完以后接口会有一道线,我们叫錾口。这么大的门,显錾口怎么行?可这活儿就得是金地儿托着连刻带堆的青绿山水才好看。所以我当时就想,这个壁饰不能太光亮,要有一种肌理变化,麻上面要有一种雾亮,要把錾口掩盖了。”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HzgFEcxNrP2rJoSPdB2xRT.webp)
在制作之前,万紫和她的同事们花费了大量时间试制,一直到工艺达到她的要求为止。“从设计到监制,每一道工序,我都到现场,要保证不出任何问题,真是很难啊!”
在这之前,万紫做了很多漆板,工艺试了很多遍,“因为这个过程中哪一点处理不好都会出问题。”她还找了四位高级技师,天天练贴金,练了一个多星期。“贴金要求这个东西出来以后,几分钟之内一定要全都铺上,做到一气呵成,不然时间一长金跟空气就会氧化,颜色就不一样了。另外,贴金还需要考虑并掌握天气变化、环境等因素,需要很丰富的经验。”
万紫以前也做过很多大壁画,她曾给法国的中国餐馆做过壁饰——春夏秋冬,30多米长,但这一次是难度最大的。“干这个活儿真是惊心动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第一有时间限制,第二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因为这里也是我们国家的门面哪!不允许你有任何错误。”
最终,这一作品受到外交部的好评。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PqEvMsWWcAoUsuLShT7rsW.webp)
入选国礼 终获赞誉
2014年11月于北京举行的APEC峰会上,金漆镶嵌工艺及其佳品的亮相,为其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万紫主持设计并监制的金漆镶嵌穿云龙屏风陈列于水立方APEC领导人贵宾室,此外,她还向彭丽媛和诸位国际要人展示了她所设计制作的“金漆镶嵌八吉祥套盒”漆器。
“这个作品的造型以中国古钱币银锭为基础,用红、黑两色为漆器的主调色彩,内外两层,整体雕刻万字不到头锦文,整器延承宫廷风格,精巧而华贵,盒面规整的锦地上镶嵌着螺钿八宝,在髹漆完好的胎子上,施以雕填工艺,天然的腰果漆调制的矿物质颜料彩绘出多种图案。设计精致华丽。镶嵌采用天然的玉、石、宝石、螺钿、石决明等名贵材料雕刻完成,线条细腻流畅,形成了古朴典雅、富丽堂皇的皇家艺术风格,是集金漆镶嵌三大工艺于一体的盛世精品。”
万紫把套盒分别交到各位夫人手中,“让她们亲手触摸到漆器的感觉,近距离地看到我们工艺的精细”。
对于这一经历,万紫清晰地记得每一个细节。“主席夫人问这件工艺品是放在什么地方,我说可以放在桌、案、柜都可以,随个人的需求而定。它既是一件可供人欣赏的工艺精品,同时还具有使用价值,有储物功能,上下分四层,每层都可以活动。主席夫人说,真好,很精美!接着她又问做这一件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钱,我回答,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历时半年之久,这件新的研发产品是原创,至于今后的生产还需要核算。这样的精美漆器是受欢迎的。”
对于这件工艺品,外国元首夫人们看得非常仔细,问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她们手里拿着套盒很感兴趣,可以说爱不释手,她们对中国的传统工艺感到很震惊,竖起拇指,连连称道、赞不绝口。”
2008年,“金漆镶嵌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门从历史中沉淀而来的传统工艺,经过万紫和她的同事们的努力,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韵和格调的同时,也被注入了新的时代感。但是万紫不无忧虑:“在金漆镶嵌大师里面,我们算最后一拨儿吧!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来学这些传统工艺,如不采取有力保护措施,金漆镶嵌这一绝技也将面临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