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资在基建中得到契机

2015-04-29刘成伟

中国周刊 2015年1期

从目前的局势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在保增长和调结构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提前迎来“春天”,但相较此前在“铁公机“上疾风骤雨的投资方式,包括与新能源相关的新兴产业将比以往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随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在全国的推广,民间资本的作用将会进一步被激发。12月7日,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在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和中华工商时报社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发展年会上表示。年会以“邀集天下创造力、瞄准行业制高点”为主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党组成员黄守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刘世锦,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文标、全国政协委员、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会长李占通作主旨演讲。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稳定有效投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促进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创新投资运营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措施,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此基础上,主办方举行了“中国基础设施项目库”启动仪式,重点发布了天津港圣瀚石化码头、菏泽至曲阜城际铁路、曲阜机场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供参会企业家投资选择。该商会领导表示,要全力打造和建设的“项目资源库”系统,从项目渠道建设、研究分析、项目发布、投融资服务、投后跟踪服务等各环节,提出了项目库的建设规划和设想。中国基础设施项目库建成后,将成为渠道完善、团队专业、服务完整的服务体系,基础设施项目方与资本方搭建一个天然的合作纽带,商会工作的一个亮点。

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从行业改革政策、宏观经济与行业发展机遇、行业投融资模式和成功经验等各个层面发表了演讲,给参会代表带来了一场全新的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解读。

商会会长李占通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这标志着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达到了顶峰。要让经济有新的活力和推动力,必须加快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恰恰是覆盖服务业所有领域的产业。未来,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将重点打造项目资源库、金融资本服务、第三方机构服务、合作交流服务、宣传与维权服务、行业课题研究等服务平台。以项目和资本对接服务为载体,整合会员企业产业链资源,促进商会会员间合作,共同发展,并引导会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积极承担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和政策落地,促进更多民间资本进入行业领域。

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是在全国工商联领导下,由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国家一级社团法人组织,是城市基础设施及相关行业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该商会自2007年6月成立以来,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致力于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企业诉求,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建议;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搭建行业平台,从信息、技术、商务和金融等多层面服务于会员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倡导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已成为政府与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基础设施行业内部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商会凝聚了天津大通投资集团、新华联集团、中国世纪新城投资集团、荣丰控股集团、山东尧王控股集团、山东科达集团、山东宁建集团、江西博能实业集团、四川蓝光实业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覆盖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施工、运营管理以及第三方中介服务等以基础设施行业及上下游关联产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