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巅上的生态毅行者

2015-04-29周群锋

中国周刊 2015年1期

德国作家黑塞说:“旅行就是艳遇”。

游走云南丽江老君山(下简称“老君山”)就是一次妙不可言的美丽艳遇。

老君山有着惊艳的容颜,但其地形复杂、树木丛生、险象环生,以前很少有人敢进去。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在利益驱动下,新型伐木装备开始伸向了这片神秘的原始森林,生态开始遭受破坏。

在这种背景下,徒步拯救老君山的毅行者们出现了……

“毅行者”(Trail walker)源于香港,他们通过远距离徒步活动筹集善款,在体现公益性和回归自然的同时,也挑战参与者的意志。

“长江第一湾·生态毅行”徒步公益筹款活动已进行2次(2013年10月和2014年5月)。毅行者由来自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云南等地的企业代表、志愿者和当地村民等组成。他们要在3天的时间内,徒步横穿滇西北老君山腹地、翻上山梁、越上山巅,整个行程约50公里。参加者三四人一组,沿途互相扶持,共同克服困难,挑战体能极限,考察老君山生态环境及当地村民生存状况,感悟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并通过捐款等方式在保护当地生态和提高村民绿色收入上寻找平衡点。

这两次徒步公益活动已募集项目善款约70万元。参与者有大型知名企业的老总、社会学者、更有热心公益的普通人。众多企业家和公众的公益捐助,得以让活动成功举办,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让人们看到了环保公益事业的希望。

美景难敌“斧头”

老君山有多美,唯有去过才能切身体会。

老君山被誉为“云南众山之祖”,传说因太上老君曾在此山炼丹而得名,其主脉在丽江市玉龙、剑川等县区内。老君山美景如画,春夏山花烂漫,秋季红果串串,冬季树挂银花,一派冰雪世界,可遥望层峦叠嶂的玉龙雪山。

老君山有着极佳的生态环境,植被覆盖率为91.7%,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是滇西北“三江并流”(三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世界自然遗产地内的最后一片原始森林。老君山是横断山脉南北交替地带,南北植物皆在这里繁衍,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家园,还栖息着云豹、林麝、小熊猫、黑熊等多种珍稀动物。老君山片区有1324平方公里,居住着近10万居民,包括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彝族和普米族等。

但是,近年来,工业化破坏了老君山的自然进化过程,人类对生态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老君山的居民们除了基本的农田收入外,也开始尝试多种生计门路,比如种植烤烟、采伐林木等。

最近几年,老君山地区的石头乡开始发展烤烟产业,现在种植面积达到了近万亩。据估算,烤1亩地的烟叶需要消耗至少2立方米的木材,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种植烟草需要大量化肥、农药和水,这也导致了冲江河、兰香河的水量减少,并且农药化肥的残液渗入河内,河床两边出现污染物。村民说,过去很容易在河里看到的1尺长的游鱼现在也消失了。

除了种植烤烟,无节制地砍伐树木给生态带来的破坏更为明显。

“为了给孩子买个书包,砍了一棵树;为了给媳妇买件衣服,又砍了一棵树。从斧头到电锯,从前砍一棵树需要三天的时间,现在只需要十分钟。”石头乡红水塘村的白族村民李文强介绍说。

在商业利益驱动下,老君山地区森林被大肆砍伐,现在大片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只留下稀疏的次生林。

“我出生在小桥头村,父亲靠伐木的收入支撑着孩子们的学费,他用电锯一天能伐大约100棵树。前些年,父亲在伐木事故中身亡。今后,我要更加注重保护森林,向自然还债。”石头乡人大主席兰丽国介绍说。

“老君山上有虫草、菌子等,如果能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些‘宝贝’卖出去,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我们就不用靠砍树赚钱了。”面对记者的提问,很多村民无奈中难掩期待。

锯子的噪音也影响了山里其他的居住者。原本山里活跃着松鼠、野猪、野兔、野鸡等,现在也已难觅踪迹。

“以前走在村子里,就能与滇金丝猴不期而遇,但是,现在滇金丝猴很少在村子露面了。”有村民说。

老君山里盛产药用植物,现在也越来越少。2014年10月,丽江高山植物园的科学家许琨带领一行人考察了滇金丝猴观测站附近的植被,在15公路的行程里,只看到两株贵重的药用植物重楼,没有发现独定子等名贵药材。

毅行,义行!

“长江第一湾·生态毅行”徒步公益筹款活动由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阿拉善SEE(SocietyEntrepreneur-Ecology,即社会、企业家、生态)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目的是通过毅行活动进行筹款,宣传金沙江上游的水源、生态保护现状和重要性,在领略壮美的老君山风光的同时,倡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金沙江上游溪水发育森林的生态保护,关注并改善当地村民在生态环保过程中的生存状况。

据了解,活动筹资的对象为企业、社会机构、公众个人等。 具体计划为:企业队3人组一队,每队最低筹款30000元;社会公众队3人组成一队,每队筹款10000元。所有参与者徒步自带装备;生态毅行采取国际上通行的AA制,每名徒步行志愿者需预付活动报名费3000元。

2013年10月15日,首届“生态毅行”徒步公益筹款活动,在老君山风景区举行。来自北京、香港、云南等地的6家企业代表、48名志愿者和当地村民一起,举行了简单的启动仪式后,从老君山脚下徒步穿越高海拔林区,进行公益徒步筹款活动。整个行程约50公里,耗时3天时间。2014年5月 27日,第二次毅行活动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湖南、东北等省市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5支队伍45名志愿者参加。

“除了筹集自付的活动款,这两次活动共募集项目善款约70万,所筹善款进入SEE西南项目中心与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SEE西南生态公益基金,用于长江第一湾老君山核心地区528平方公里的生态保育活动,保护长江第一湾生态、减轻水土流失,实现可持续的高山原始森林保育,建立以当地社区为主体生态保育管理示范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秘书桂国栋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第三次‘长江第一湾·生态毅行’初步计划在2015年端午节前后开展,这个活动已经成为SEE西南项目中心的品牌项目,未来还将常态化。”桂国栋说。

感悟生态与人文之美

“就把我埋在此地吧!”登上老君山后,来自金陵华软投资集团北京公司的毅行者看到美景后,情不自禁地大声喊道。

“我们沿途穿越了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大树杜鹃丛林、高山原始森林、九十九龙潭等,这些地方风景如画、气势磅礴,海拔1900米-4200米,让我深深体会了大自然之美。”来自丽江正龙集团的毅行者李森说。“我很敬佩一位来自北京的阿姨,50岁的她从未走过高原,她的步伐虽然不是很快,但她自始至终从未骑过马,坚持走完了路程。她是用心在毅行、在关注生态。”

徒步旅行虽艰辛,但是能够观看美景,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感觉,以及真切地感悟当地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旅行中,我遇到了一位吹奏当地乐器的六代单传的老者,他令我心生感慨,我不禁想到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除了保护环境也应当保护人文,使当地的传统文化保存下来、并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我们不仅能够享受美景,也能得到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人与自然便能够实现和谐相处。”参加这次毅行活动的志愿者张芯宇感慨万千。

让毅行者感慨的还有当地淳朴的民风。村寨依山傍水,众多村民依然保留着他们千百年来特有的生活习俗。少数民族乡亲非常好客,经常端出最好的菜,奉上最浓的酒,来招待毅行者。在短短的三天中,毅行者吃在当地农家,宿在当地农家,与他们亲密接触,领略了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

众多村民在徒步毅行活动中全程跟随,他们牵着骡马,背起锅碗瓢盆,为毅行者们运帐篷,当向导,提供饮食和后勤保障。

“村民的环保意识正在加强,甚至可以说慢慢开始变成一种日常行为。整个行程中,村民自觉地尽自己的能力收捡老君山上的垃圾。”有毅行者说。

“我们在徒步中,全身心地享受着自然的馈赠。我们吃老君山的 野菜,宿农家小院,听山歌跳三弦,别有一番滋味。”

是退休教授,更是“大山女儿”

在2014“长江第一湾·生态毅行”徒步公益筹款活动中,萧今博士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萧今是知名企业家、云南红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克钢的夫人,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名退休教授。她是云南人,6岁就跟着母亲和找石油的科学家们在大山里行走,亲眼看到了美丽森林的退化过程。

“我想用自己的行动引起更多企业家的关注,潜移默化地影响老君山下村民保山护林。”萧今说。

2013年8月,萧今邀请《云南信息报》公益版周刊主任郭敏在玉龙雪山和老君山全程探路,在红水塘村的村民和石头乡政府参与下,选定了当年的毅行路程。

此行之前,萧今刚做完脚部手术,她依然坚持参加2014年的“长江第一湾·生态毅行”徒步公益筹款活动。武克钢劝她“都这把年纪了,又刚做完手术,还是不要走了吧”,武克钢的委婉劝说并没有阻止萧今的徒步计划。

“老君山太美了,一定要去看那些盛开的杜鹃花。”2014年5月27日,萧今和大家一并在丽江集合。

“此次毅行线路海拔从2100米到4200米,全程几乎都为陡峭山路。有些地方,骡马也难以通过,但是她在3天的行程中,坚持完成了徒步毅行。”很多毅行者对萧今钦佩不已。

萧今对环保公益的关注已经有很多年。2013年,她在发布的新书《生态保育的民主实践》中说:“人类社会的价值观、GDP和生产方式打破了生态体系中的自然演进的逻辑。SEE的企业家认为,我们要找到生态体系和人类社会、自然和生产方式间的平衡点,但是,怎么找到这个平衡点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这次毅行活动后,老百姓自觉保护周围山山水水的意识得到提高。萧今推动了SEE西南片区和丽江高山植物园共同设计了“濒危植物回归山林项目”。通过该项目尝试一种新型的种植方法,即将森林里各个层面的空间利用起来,种植珍稀中草药等。这样既可保护森林,又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丽江高山植物园的科学家首批选择了金铁锁、白芨、金不换、附子等具有高药用价值和高经济收入的植物进行种植。

“靠种这些植物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收入,他们还有必要去砍树吗?”在老君山的生态保护问题上,萧今言语直白,但不乏道理。

“村寨银行”和生态产业

2014年11月的某一天,虽已入冬,但是老君山深处一户简陋的民居内充满暖意。这一天,来自丽江市玉龙县石头乡兰香行政村富山村民小组的38户人家聚在一起,参加了“富山组生态保护与村寨银行联动项目”的还款会议。

这些从“村寨银行”中尝到甜头的农民,对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尤为感激。这是SEE西南项目中心资助的石头乡的“长江第一湾高山原始森林保育”项目其中的一个子项目,这个项目是根据邓仪(昆明中远环境保护科技咨询中心前任秘书长)在阿拉善、TNC和优客豪马资助的河源村的项目的经验而设计的。

“村寨银行”主要是借助企业资金,通过企业参与,加上专业NGO团队的促进,建立“公益组织+企业+农户”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新模式。从2004年成立伊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就开始寻求解决环保与村民生存矛盾的方案:一方面要让村民在保护中获益,同时还能让村民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体。

在石头乡的调查中,该生态协会发现,如果能系统开发中草药、野生菌等当地特有资源,再配以统一的渠道销售,就足以让村民获得可持续的、绿色的稳定收入。

这个想法固然美丽,但农民发展的前期资金如何获得?

经过多次考察后,大家有了一个大胆想法——成立一个以小额贷款为主的“村寨银行”,利用这一经济杠杆,与当地农户签订环保契约,约束农民的无序生产行为,发展绿色产业。

“村寨银行”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了村民集资、企业家资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使用的社区管理新模式。遵照自愿原则,村民按户等额入股,村民和企业家项目资金以1:1的比例组成本金。通过公平抽签,分三批进行借贷,每批限期一年,每户至少可获得6000元的贷款,签订环保条约后,农户自行决定资金用途。借贷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承担生态保护区内的保护义务,违背制度者将罚没入股资金。

2013年4月,在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资金支持下,长江第一湾高山原始森林保育项目在利苴、桃花和兰香村开展,共在7个自然村建立了7个村寨银行,项目支持资金23.2万元,村民自筹资金共计23.2万元。村民用贷款购买草药苗、魔芋苗和小羊羔,对保护森林和发展生产起到了作用,通过农户经济利益与封山保护的结合,更加便于森林保护的公共管理。据了解,2014年第一批到期还款率为100%。

除此之外,为了改变村民对林木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SEE西南项目中心先后资助昆明中远环境保护科技咨询中心在石头乡三个村开展了绿色葡萄种植项目、天麻种植实验和中华蜂养殖项目。昆明中远现任执行团队总监郭敏在前期项目的基础上,推进云南农业生态有机产品公益销售渠道,对现有的合作社增加科学支撑力度,请专家现场指导并培训村民技术骨干,促进符合当地自然规律的生态产业,并推进合作社与市场对接,让村民有实际收益,巩固保护行动,逐渐形成保护的长效机制。

“村寨银行”等项目的设立与单纯捐款相比,体现了“授鱼”与“授渔”的区别。“授人以渔”才是实现“绿色经济”的关键,唤醒村民的环保意识,在推动当地人的保护行动的同时,确保村民生计提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共同的行动中,石头乡党委政府也出资8.9万支持村民提议的生态旅游、30万扶植村民的天麻种植实验。石头乡党委书记董国梁说:“‘村寨银行’已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也是本届党委政府的主要任务。”

凸显企业家社会担当

“我们必须对大自然有一份母子之爱!”这是科幻小说《太空清道夫》中传达的环保信念。然而,现实世界中,很多人对大自然缺少一份敬畏之心。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正视一点,那就是很多“经济成就”是以牺牲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如今,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怀着经济发展必须以环保为前提的理想情操,风风火火地投身到了公益事业中,试图寻求一条绿色发展道路,进而推动各界人士对公益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为例。2004年6月5日,云南红酒业有限公司的武克钢(现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片区主席)、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王石、北京首创集团的刘晓光、北京九汉天成有限公司的宋军等80多名来自不同区域、行业的企业家汇合于内蒙古阿拉善,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性质是会员制的非政府组织(NGO) ,协会“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企业家为主体,以保护地球生态为实践目标”。

“现在已有360多名企业家成为我们成员,起码这几百家企业不会做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事情,这很不得了。”2014年,在该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时,现任会长任志强说。

如今,这些以企业家为主体的毅行者,面对当地恶化的生态条件,勇于担当,出钱出力,用实际行动唤起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生态保护。

企业家群体是重要的社会力量,现在,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在保护老君山的自然生态,引领当地居民绿色致富过程中,也都体现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可以说,“长江第一湾·生态毅行”徒步公益筹款活动的顺利开展,凸显了众多企业家社会担当,体现出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生态保护与所有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具备关注生态保护的一份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