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力生活的视角设计问题
2015-04-29刘加宽
刘加宽
摘要:把问题设计当作一种智力活动,更能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启发他们的表达智慧,唤起他们的不随意记忆能力,助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然而,许多语文教学中所提的问题缺乏思维的含量,表现为各种肤浅、随意的信口提问,对学生言语表达和思维能力提升并无益处。以智力生活的视角设计问题的策略有:着眼于师生对话设计问题,瞻前顾后设计问题,循序渐进设计问题,围绕中心问题反复追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是:从自己的感受体验提出问题;从他人的错误处提出问题;从思维发散角度提出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力生活;问题设计;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1-0070-03
设计问题,是一种高智能的脑力劳动。问题的设计与解答,本身就是一种智力生活。课堂教学,学生理应处于问题引领下的智力生活中。但是,现实教学中许多提问忽略了学生的智力活动特征,从而导致他们对知识探究内在兴趣的淡漠。
一、问题设计的误区分析
1.问题简单随意
许多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母语教学沦为纯粹记忆性的口耳之学,误导学生进入死记硬背的窠臼。如某节课教学《雾凇》,教师罗列出系列问题:雾凇是哪个季节形成的?哪些词说出了雾凇的美?哪些词表现了雾凇的多?雾凇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学生用不着思考,从文中便可找出标准答案。这些问题仅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再现,不能激发学生思维兴趣,降低了他们对课文的探究意愿。如果换个角度,让学生说说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反能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读思结合的习惯。
2.问题难度过高
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如果问题超越学生现有水平过高,可能会让他们摸不着门径,甚至阻滞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如某节课教学《清平乐 村居》,教师一进课堂就问学生“词”与“诗”有什么区别,学生都支支吾吾。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师开始就问对比写法有什么好处,学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诸如此类的问题显然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难度太大。问题应设计适度,难易适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可能结果。
3.问题泛滥成灾
有的教师课堂提问频繁,学生忙于应付,造成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对学习内容无心琢磨和消化,这是把课堂变作典型的“满堂灌”。问题应问在关键处。一方面是授课内容的重点之处,需要学生着力理解记忆之处;另一方面是学生领会授课内容必经的“不愤不启,不诽不发”之处;还有一方面是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分散需要集中之处。问题泛滥,实质上偏离教学目标,违背教学规律,也忽视教学对象,因而毫无价值。
4.问题死板不变
提问一般是备课时就设计好的,但课堂情况瞬息万变不应拘泥于原先的设计。在讲课中,教师应根据课堂上反馈回来的信息,作必要的调整。对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要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之后再针对性地提出恰当的问题。只有遵循这种“变式原则”才能在教学中恰当提问,提问的效果也才最佳,也才能顺利、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二、智力活动背景下的问题设计策略
于漪老师说过:“教师要有丰富的智力生活,蜜蜂辛勤地采蜜,才能酿出甜美的蜜;教师孜孜不倦地探索人类知识的宝库,不断汲取新鲜养分,才能担当教育的责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智力生活,主要表现在从智力生活的角度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不断汲取课文中的营养。
1.着眼于师生对话设计问题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着眼于对话关系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观书有感》教师可设计问题:当年师范毕业之际,我的老师为我题写毕业赠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与君共勉。”不怕同学们笑话,当时一下子没弄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掩饰自己的不足,坦诚地与学生通过问题交流。这样设计问题一举三得:一是激发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感情;二是激起学生探究这两句诗的内涵的学习需求;三是引导学生怎样正确运用这两句诗。
2.“瞻前顾后”设计问题
孔夫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篇篇的课文阅读教学从知识的角度而言虽然没有较强的系统化,但是,注重知识点的前后关联往往能活化知识的掌握。“瞻前顾后”,意思是在设计新问题之前要先看看前面学过的内容,同时也要看看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学习了《红灯记》唱词选段(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弦外之音”的意思以后,一堂语文课上,笔者跟孩子们说:“早读课的时候,我到了我们班教室外面,看到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读英语,就没有打搅大家……”没等我的话说完,班长就站起来说:“老师,在你没来的时候,我们已经读了十分钟的语文了。”“班长真聪明,一下子就听出了老师的弦外之音。”这样不经意的谈话,其实是创设了情境把昨天刚学的“弦外之音”的意思复习了一遍,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原来就是“话外之话”。前后联系,互为映衬,相辅相成。
3.“循序渐进”设计问题
从认知规律的角度而言,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礼记 学记》中说,“善读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设计问题理应如此,先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对知识的深入把握。一些同学对初读后复述课文感觉很难,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出示一些词语,降低门槛,启发学生复述。比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师出示一组词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立志学医、翻山越岭、本草纲目;迷恋电学、孜孜不倦、发明专利;不教一日闲过、炉火纯青;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同学们根据这四组词语,很容易理清全文思路。
4.设计“中心问题”反复追问
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主问题引出多个问题,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这样使课堂交流呈现多向性。主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课堂中一个巧妙的主问题,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而当一个学生的回答不准确或不完整时,教师不应马上给出正确答案,可及时转向其他学生再问,让问题能够吸引更多学生讨论。教师不代替孩子回答,可反复追问,引起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与思考,尤其在练习组词造句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大胆回答,在较短时间内较多学生参与进来。
由于知识欠缺,当学生对问题理解模糊难以回答或回答不完整、不正确的时候,教师可以就同一问题改变提问角度,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追问,也可以提供回答思路,问一个与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
三、探寻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的路径
法国思想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引导学生自学。最有价值的提问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意识,究其实质,乃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研究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可以说,有效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探究—新问题”不断递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动脑筋的快乐,并形成最初的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1.从自己的感受体验提出问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对文本的真实体验,便会生成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即时捕捉并充分利用,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发挥出无穷的力量,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教学《半截蜡烛》,有的同学提问:假如杰克端着蜡烛去取柴火,德国军官没有喝止他,他会怎样做?情节又会怎样发展?许多同学有以下回答和各种提问:
生1:杰克把蜡烛扔掉或藏起来。
生众:那不行,那他搬柴火回来时,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
生2:杰克把蜡烛里的绝密情报取出,再端着蜡烛搬柴火回来。
生众:也不行,那蜡烛的内芯空了,没燃烧到底就熄灭了,更会引起敌人注意。况且,绝密情报藏哪里呢?
生3:杰克把蜡烛换掉,换同样的半截蜡烛。
生众:那安放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藏在哪里呢?
学生们举起了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思想自由,观点各异,让人感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质的飞跃。
2.从同学的错误处提出问题
倡导课堂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因为对于学生而言,许多错误暴露出孩子真实的思想,所以教师除了包容、接纳外,更要巧妙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将“错”就错,有效利用其价值。
教学《荷花》一课,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许多学生错误地读成“一个”。为此,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个关键词上提出问题:
师:这句话中,应该读“一个”,还是应该读“一个个”?
生:读“一个个”,课本上就是一个个。
师:为什么不能读成“一个”?你对比着读一读。体会、思考一下。
生:不能读成“一个”,
师:从读“一个个”,你明白了哪些?
生:“一个”,仅指一片荷叶,“一个个”有很多荷叶。
生:“一个个”代表了荷叶有很多很多。
生:“一个个”表示很多荷叶挤在一起,连成一片。一个荷叶没有这种效果。
通过挖掘错误,引发学生思考,使错误也成为生成的课堂资源之一。
3.从思维发散角度提出问题
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笔者带上半瓶水和一些小石子,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也做个小实验,当堂验证乌鸦的方法是否可行,并想想乌鸦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有的学生说:“乌鸦可以用翅膀把瓶子拿起来像我们拿着瓶子喝水一样来喝。”有的学生说:“乌鸦衔泥巴行吗?”笔者针对后一个学生的想法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了,“泥巴”的缺点是:1.泥会弄脏了水把水污染了。2.如果是干的泥巴有可能把水全部吸去,一滴都不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讨论,思维步步深入,认识步步接近科学。
当然,有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摒弃某种狭隘功利,即使学生提问离题太远,也可以加以引导使之导向有利于教学。
责任编辑:石萍
Designing Questions from the Angle of Intelligent Life
LIU Jia-kuan
(Donghai Bureau of Education, Donghai 222300, China)
Abstract: It is more likely to spark students interest, enlighten their expressive wisdom, arouse their non-casual mnemonic competence, and facilitate their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into competence if question designing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intelligent activity. Yet some issues with question designing are still common in current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is useless for promoting students speech expression and thinking competence. Strategies for designing questions from the angle of intelligent life are as follows: focusing on dialogue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basing on the previous and also predicting the latter, gradual improvement, and repeated interrogation around the central problem. Ways of leading students into questions include raising questions from ones own experience, from the mistakes made by others, and from the divergent thinking perspective.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intelligent life; question designing; questioning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