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若水”:我的教育观
2015-04-29杨金林
杨金林
摘要:教育之品如水品。上好的教育应有善、智、美三大品质。善,是教育在伦理纬度上的要求——教育之善若水善;智,是教育在科学纬度上的要求——教育之智若水智;美,是教育在艺术纬度上的要求——教育之美若水美。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建构的“若水教育”,要培养水灵灵、活泼泼的儿童。
关键词:水文化;上教若水;若水儿童;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1-0017-07
中华文化是从水文化的启蒙开始的。水文化是母体文化、根性文化。水是中华文化中最早、最博大、最具象征性、涵括性和多维启迪性的意象符号。博大的水文化能给教育怎样的启迪?我以为教育之品应如水品,上好的教育应有水一样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建构的“若水教育”,逻辑架构如下:
上好教育应有善、智、美三大品质。善,是教育在伦理纬度上的要求——教育之善若水善;智,是教育在科学纬度上的要求——教育之智若水智;美,是教育在艺术纬度上的要求——教育之美若水美。
这样的教育要培养怎样的儿童呢?要培养水灵灵、活泼泼的儿童。“水灵灵、活泼泼”是若水儿童的外显特征——让人一见就感到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其内涵特质有二:
第一,各种童性充分彰显。他们拥有足量的童年岁月、完整的童年经历、丰富的童年生活、充分的童年体验;他们应成为好梦喜乐的天使、好奇善问的探索者、善用感官的创造者、无忌无蔽的透明体。
第二,完整而和谐地发展。包括三个层面:(1)身、心、灵统一,此为宏观结构要求;(2)善、智、美兼具,此为中观结构要求;(3)知、情、行协调,此为微观结构要求。对素质的微观结构,我们总结了四句话:素质像合金,融合知情行。知情行合一,才有好品性。
“上教若水”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应有水一样的母性
老子说,上善若水。而水之“上善”集中表现在它的母性——水乃是万物之母。教育应有水一样的母性。人类把曾经就读过的学校称作“母校”,说明学校在人类最深层的意识中被赋予了母性特质,这种特质在学校诸多特性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学校最本质、最重要的特质。学校如何无愧于“母校”之称谓?我认为应该“以水为师”。
(一)教育应该像水那样具有无私的滋养性
水滋养自然万物,生命因为有了她而得以诞生、生长和繁荣。然而,水从来不图任何回报。她的爱是纯粹的,完全利他的,毫无个人功利的。教育要体现母性,必须去除功利之心。教育要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其一切努力都是真正“为了学生更美好”。现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丧失母性,其根本原因是将学生作为获取功利的工具——一切从如何对教育者自身有利出发,当教育者利益与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矛盾的时候,则毫不犹豫地取前舍后。当教育者不想从学生那儿攫取什么的时候,教育已经走在回归母性的路上了。
(二)教育应该像水那样具有无偏的悦纳性
水对任何生命都是悦纳的:无论小草还是鲜花,无论禾苗还是大树,水都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将爱公平地献给所有生灵。母亲对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也都是真心悦纳的:不管相貌是美是丑、天资是聪是愚,他们都会将最真挚的爱平等地献给每个孩子。教育也应如此。学校应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同样的关爱和呵护,没有一个孩子会受到歧视和冷遇,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没有一个孩子会感到渺小和自卑,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真诚的尊重和热情的鼓励,都会自豪地说“我在老师心里很重要”。这种无偏的悦纳性是有“试金石”的。其“试金石”就是对各种弱势儿童能否悦纳——对学习成绩差的、对生性顽劣的、对身体残疾的、对心智有障碍的,能否给予同样的关爱。如果这些儿童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人人都有快乐而幸福的校园生活,那么,我们的校园就是一个具有母性情怀的校园了。
(三)教育应该像水那样具有至柔的亲和性
水具有柔性和弹性,你从高处跃入水中,她会用温柔的水体拥抱你,不会因你的贸然闯入而伤害你。水用温馨的充满柔情蜜意的水体亲近生命,这种亲和性使所有生命一见到水就有本能的趋近性。学校应如水一样充满温情和柔性,它是让每个学生感觉安全的港湾和温馨的家园。学生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真诚的微笑、关注的眼神、和蔼的面容;他们总能听到欣赏的、鼓励的、期待的、理解的、支持的话语。每个学生都觉得:“老师最懂我的心”,“老师知道我的需要”,“这个秘密我只能让老师知道”,“老师对我充满着期待”,“老师绝不会伤害我”;甚至会说:“老师的批评我也喜欢。”
教育充满温情和柔性,是否就没有原则?不是!水是至柔又至刚的事物。只是她更多的时候是以柔示人,寓刚于柔。“让学生喜欢的批评”大概就是“寓刚于柔”的教育。
(四)教育应该像水那样具有至诚的成全性
水,成全一切生命成长的梦想。这种成全是至诚至纯的——为了助长其他生命的成长梦想,他不惜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他生命之中。这种成全是充分体现着尊重的——尊重每一种生命的个性和天性,她绝不要求一棵小草长成一棵大树,也绝不要求荷花在寒冬开放。她只为生命的成长提供服务,却不给他们以压力和束缚。她只希望每个生命按自己的密码生长。教育也应该这样,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呵护每个儿童的爱好,鼓励每个儿童的创想,助长每个儿童的梦想,千方百计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二、教育应有水一样的智慧
孔子说:“智者乐水。”为何智者乐水?因为水是有智之物,智者能从水中受到启迪。教育人也当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一)教育应该有水一样的灵变之智
水是不定一形、不拘一式、不守一态的。它随物赋形: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形随物变,形态万千。它因地制流:河面狭窄,水则急速奔流;河面开阔,水则缓速慢行。它因时而变:随着时节、气候的变化,水有各种不同的状态——云、雾、雪、雨、冰、霜等等,都是她的化身。只要水作用的对象变了、遭遇的环境变了,她就随机应变——变形象、变状态、变速度、变节奏。教育也应该有这种灵变性。
1.随物赋形:让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
要使教育变得灵动起来,一个至为重要的问题是评价问题。我们现在是用文化考试成绩这一个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师生的教与学就只能围着这个标准转,教育要变得灵动就很困难。教育首先要改变这种局面。
(1)不同学生,不同评价——一人一把衡量的尺。
我们提倡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尺子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实现吗?襟江小学的改革实践证明是可以的。
襟江小学有一个多尺化的三级评价制:第一层级,是每个班级每学期都要评“班级吉尼斯纪录”。我们的目标是每一个孩子在班上至少要创造一项属于自己的纪录。这个评选先由学生自己申报,老师定期组织评审,评上的颁发学校统一印制的“吉尼斯纪录证书”。第二个层级,在此基础上,各个年级每学年评选一次“年级之星”。评什么内容的星,学校不限定,人人可以申报,只要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项目,都可以。第三个层级,在第二层级评选的基础上,学校评选著名校友徐小平设立的“徐小平学生奖”,评审标准有二:一是品德好,第二有很强的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益于社会的某个方面显示出很大潜能和突出优势,并取得出类拔萃的成果或成绩,在本校达到了最高水平。
这种不限项目、自主申报的评价制度,让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班级之最。孩子们不再把考到高分当成唯一的追求,他们人人都琢磨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他们要千方百计彰显自己的优势,个个都争做“最好的自己”。于是,学习有了强大内驱力,他们变得更为主动、更加灵动。每个孩子都很自信,因为他们人人都是班级第一。这种评价的背后所体现的理念是:“我们不同,我们都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人人都能成为最棒的人,只要他做了最好的自己。
(2)不同学生,不同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有最适合他发展的课程。
一是不同的学生要学习不同要求的课程。在相同课程的学习中,不同基础、不同学力的学生,学习的难度、容量、速度应是不同的,它要求我们采取分层施教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策略。分层施教就是对学力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并据此采用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式和不同评价标准。个别化教学的形式很多,我们学校尝试推行“小学研究生制度”,让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孩子跟随学校配备的导师进行个别化学习,并对他们采取灵活的上课制度。如语文特别好的孩子,就不再跟着一般孩子学语文教材了,学校让他们到图书馆去学习,并请文学水平高的老师做他们的导师。
二是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类型的课程。这是与前面说的评价改革相配套的课程,我们把这种课程叫做扬长课程。扬长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彰显自己的特长,某一方面至少在班级范围是最棒的。这个课程的实施起点是:分析孩子的优势,落实彰显优势的项目。由于不同孩子有不同爱好和优势,所以他们学习的课程项目是不同的。这个课程的指导老师是“能者”——“能者为师”,我们要把全社会的人力资源都利用起来——有特长的老师、家长或家长的同事、亲友、邻居等等,都可以请为辅导老师。如此,一所学校的老师就可以有几百个,几千个。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真正满足每个孩子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此课程的组织很灵活。校内:老师利用综合实践课指导学生制订并交流学习计划,指导学生一般学习方法,分批组织同学进行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成果展示。这样一来,学校就变成了孩子个性化发展的策划中心、学习经验的交流中心、学习成果的展示中心,以及激励中心。校外要进行实践性学习——校外是孩子们的实践中心。
2.随境而变: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唯一
上好教育系统中没有相同的课。每一堂课都是师生生命中唯一的一次。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河流。不同的课展开的境况是不同的,就像不同的江河有不同水情水况一样 ;同一节课的不同时段、不同环节出现的境况也是不同的,就像同一条河流在不同地段、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水情水况一样。航行的船在每一刻所处的水情都是不同的——水上风力或大或小,水浪或高或低,水流或缓或急……要使船儿保持良好的航行质态,水手必须根据时时变化的情况对舵向、帆向、船速等进行调整。否则,船儿就会遭遇倾覆的危险。
上课如行船。行船不变则覆,上课不变则死。教者如果不能根据学情变化情况、学生身心激活的状况、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状态进行调整,死死抱住预设方案不变,那么课堂就是死水一潭。教学的灵变性就体现在: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是否能激发其兴趣,激活其身心,使他变得兴奋起来;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平复心潮,并将他引向沉思;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你能否对症开药,据情引导;当学生思维卡壳时你能否排障去塞,打开思路;当学生表现平平时你能否去芜存菁,点石成金;当学生表现尚好时,你能否在扬风鼓帆的同时,再让其锦上添花。
3.因势制流:让每一项管理成为最适切的管理
《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管理对象千变万化,管理方式和策略也必须随之变化。
(1)因时而变——不同时期,不同管理。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老师或学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状态,对他们的管理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状态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襟江小学近10年来在教学管理上经历过三个阶段,三大变革:在规范化水平亟待提高时,全面推行“开放式常态课互听制”;在规范有余而创新不足时,推行“骨干教师创新引领制”;在持续创新受制于“统考”时,大胆推行“谁教谁考制”。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会促使管理对象不断进入更佳的运行状态。
(2) 因事而异——不同事件,不同管理。
事件的性质不同,管理的方式、力度、程序等也应该不同。
第一,小题大做。“小题”是指涉及对象少,实际影响小的事件,但这些事却反映了普遍存在的德性问题、思想问题、理念问题、价值问题、思维方式问题,具有典型性。这样的事要“大做”——开展功能放大、放远的教育活动,使更多的人在举一反三的讨论中认识得以提高,在拓展延伸的活动中视野得到开阔,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向中理念得到更新,在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中思维方式得以完善。
第二,小题小做。很多琐碎而没有大意的事情,要采取短、平、快的方式,迅速处理。
第三,大题小做。是指那些说起来意义重大,实际上意义不大、甚至明显错误的事情,要“艺术化”地“小做”或者“不做”,尽量减少无谓的消耗和折腾。
第四,大题大做。有些事情涉及对象多、作用范围广、影响程度大,具有全局性、枢纽性、灵魂性,这样的事是大事。如影响学校发展走向的办学规划、教改方案的研制,事关全体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和方案的制订,事关整个教师队伍思想动向和整体风气的事件,等等,都是学校的大事。“大做”是指对重大事件的处理有周密的筹划,对科学的运作程序尤其是重要环节的展开方式有细密的考虑,对关键性标准或实施方案有精当的设计。运作过程要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凝聚大家智慧。
(3)因地而殊——不同区域,不同管理。
无论是不同的校区,还是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年级,师生等方面的实际状况都是不同的,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采取的管理模式等都要因地制宜,不能强行统一。要注意扬长避短,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因人而异——不同对象,不同管理。
对不同老师、不同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有的粗,有的细;有的刚,有的柔;有的粗细结合,有的刚柔相济。在我们学校,“谁教谁考”的老师就没有太多太细的考核——对他们基本实现了“免检”。但对工作规范化水平还不高的老师则检查较多,指导较细。对极个别触犯规则底线的人,则毫不犹豫地让其感受到刚性制度的威严。
(二)教育应有水一样的运动性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因流动而鲜活,水因运动而蓬勃。运动性,是水的重要特质。
运动的本质是迁移——事物、信息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与新情境建立新的联系。
教育也要遵循“运动生能”的规律——让学生所学运动起来,在运动中转化为生命能量——使学生的大脑变成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让所学运动起来”的本质要求是:让学生所学运用于新的情境,作用于新的对象,建立新的联系,解决新的问题,产生新的能量,达成新的目的。促进这种运动的活动,名字叫“践行”,或者叫“实践”。实践是促进学生“所学”“运动起来”的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
襟江小学开展“我们行”教育实验,此实验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在践行中走向能行。我们着力建构“践行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建构以“行”为中心的学教模式
这一模式的操作要义有四:
(1)为行而学——目标指向。
这里的“行”是“能更好地行”的意思。“能更好地行”包括:行得更正确(方向)、行得更丰富(数量)、行得更快捷(速度)、行得更有创意(新度)、行得更有美感(品位)、行得更有效(效果)、行得更快乐(情感)。“更高水平”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如初级、中级、高级等。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教学,其“行之目标”可以分为“学段行之目标”“年段行之目标”“学期行之目标”“单元行之目标”“每课行之目标”等。学科目标有多个维度,我们提倡“为‘行而学”意味着将“行”的目标置于中心地位,其它目标——如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均受践行目标的统摄。我们要树立以行为主导,为行求知、为行陶情的思想。有更高水平的行,意味着人有更好的生存适应性、工作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社会适应性,还意味着人的生命有更高水平的超越性。
(2)以行促学——方式选择。
践行是人生最根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倡导通过践行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张让学生“先行后学”,“边行边学”。“先行后学”就是活动后学、操作后学、实验后学、劳动后学、参观后学、观察后学。“先行”能为“后学”孕育学习动力、积累感性支撑、提供探究问题。“边行边学”,就是融学于行,将行与学统一在同一过程中。我们主张让学生在行中修炼德行、在行中发现知识、在行中探究问题、在行中学习语言、在行中陶冶情操……这种“行中之学”,由于有内在需要、有强大动力,又有即学即用的情境,所以效率是最高的。
(3)学以致行——策略取向。
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终旨归在运用、在践行——运用所学去更好地行。所以学生学了道理、知识、技能、方法之后,最为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践行,去解决实际问题,去改变或改善既有行为。学不致行,学不能行,就意味着学未终结,学而无成。在此视野下的“知识”是工具,不是目的。学知识,理解和记忆知识,是途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去行的工具和手段,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行才是学习的终结目的。所以,教者要树立“学以致行”的理念,并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学以致行”的意识、“学以致行”的能力和“学以致行”的习惯。“学以致行”中的“行”有两种:一种是“准行”,这是指在教室、在学校创设的仿真性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中的“行”,是“演练之行”;一种是“真行”,这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生活场境中的“行”,是“实战之行”。
(4)以行评学——评价原则。
“行不行,重看行!”能否行,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主要的标尺,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最根本的标准。教学评价中的“行”也有两种,一是“准行”——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运用,看其是否能行;二是“真行”——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实践,看学生是否真的能行。“纸上谈兵”的方式不能检验人是否真能打仗,只有“实战演习”或“真实战场”才能检验人是否真有打仗本领。
2.建构以“行”为中心的校本课程
现行学校的法定课程是以“知”为中心、以符号学习为主轴的,存在的明显问题是轻视实践。我们建构校本课程时要弥补这一不足。我校建构的校本课程是以“行”为中心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我们不同,我们都行”为理念的扬长实践课程;(2)以“在生活中学会生活”为理念的生活实践课程。(3)以“在动手探究中学创新”为理念的科技实践课程。(4)以“与小植物共成长”为理念的种植实践课程。
(三)教育应有水一样的开放性
海洋通五湖,连百川,开放成就了它的博大;江河上连百川千溪,下通无边大海,开放成就了它奔腾不息的力量。河塘池渠一旦封闭,必死无疑。这就告诉我们一条真理:开放致活,封闭致死。
教育也应该有这样的开放性。开放式教育系统包含五大要点:
1.小教材向大教材扩散
“小教材”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材,具有高度的简约性,并有时空的局限性——最新的知识、最新的生活、最切近的资源都被排除在外。“大教材”是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可能,适时拓展的多种形式的材料或资源,它不局限于文本,还包括各种视频的、网络的以及实物的、场景的学习资源。我们要有开放的视野,在教好“小教材”的同时要努力向“大教材”扩散,一切更利于孩子成长的资源都应该是孩子学习的教材。扩散的内容须是与“小教材”有联系的,是与儿童身心系统息息相关的,它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扩散的方式包括:问根寻源的扩散、拓宽背景的扩散、举一反三的扩散、同题异构的扩散、异质比较性扩散。我们要建立“小教材”与“大教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教材体系。
2.形式化课堂向非形式化课堂拓展
师生被封闭在教室里,老师讲学生听,正襟危坐,这是传统的形式化课堂。但课堂不能仅限这种形式。我们让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参观校园,对着雕塑讲故事、讲校史;我们把著名校友请回学校来,让他们跟学生谈成长经历、说人生经验、讲科学奥秘;我们组织学生到著名校友纪念馆、到现代农业生态园、到常州恐龙园、到上海科技馆、到东方绿洲、到深圳特区、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去参观、考察、游览、实践……这些都是没有固定形式的非形式化课堂,这样的课堂没有时空边界,没有统一模式,是更加宏大、丰富、综合、自由和感性的课堂,是直抵学生感官和心灵的课堂,是弥补形式化课堂诸多不足的多元化课堂。
3.单向教学结构向立体结构转化
传统教学的单向结构是这样的:
教师(教材) 学生
在这种结构的教学中,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将知识灌给学生,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我们现在要打破这种结构,要着力建构如下一种立体开放的教学结构:
教师 学生
教材 学生
在这种结构的教学中,学生要跟老师互动,跟同学互动,还要跟教材互动。要让学生在多维互动中主动建构意义系统,从而获得更好发展。
4.单一课程与综合课程有机结合
所有学科老师都要对其他学科内容有所了解。不同学科的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不同学科的老师要寻找结合点,进行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这是一种结合。另外一种,就是根据有意义、有意思的主题进行学科整合,例如,以“校园植物”“走进春天”“拥抱秋天”“家乡银杏”“感恩”等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多门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素养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进行综合运用。
5.校园小世界与校外大世界联通
要将学校放在世界网络版图之中。要加强学校与相关系统的联系与交流。例如,学校要与所在社区、与现代企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与世界各地兄弟学校建立很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不同学校的老师可以借助网络视频同时备课、上课、研讨,不同地区或国度的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言语互动、经验分享、情感沟通和文化交流。
(四)教育应有水一样的默化性
水具有默化之智。她,润物无声,浸润无痕,渗透无影。
教育人要据此深思:无声响、无痕迹、无速度、无强度,是不是代表无作为?轰轰烈烈、声嘶力竭、猛攻强打是否一定有效?立竿见影能否有长效?
教育很奇妙,有时,看似无为实有为,看似有为实无为。
学校除了建构有形的教育影响系统外,还应该建立一套隐性的、无形的影响系统。这就是学校的默化系统,此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浸润;二是身教濡染;三是随机渗透。
1.用高雅文化浸润师生灵魂
营建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建设的头等大事。而文化营建最关键的原则是“知情行合一”,就是要引导师生不仅对学校文化有立体而深刻的认知,而且对学校文化能真心悦纳,更要以自觉而自然的行动来彰显学校文化。学校要通过有效的方式让校本文化资源有形化、复活化,使师生身心浸润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使文化的精髓潜入师生的生命与灵魂。
2.让师者的不言之教濡染学生
教师首先是“行师”,然后才是“经师”。教师是对学生影响力最大的“重要他人”,而教师的行为又是比语言更真实、更直观、更长久的教育资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师首先要用自身的表率行为让学生感知如何为人、如何处事。
3.将教育性雨露随机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渗透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将教育性雨露随机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像水那样“绵弱而微达,无孔而能入”。有机渗透的关键是要将教育的共性目标与教学的个性目标有机融为一体,将共性的教育内容有机融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三、教育应有水一样的美感
水的鲜活灵动,清丽澄明,律动起伏,烟波浩渺,惊涛激越,瀑泄雄险,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教育人应从水的美感中受到启迪,像水那样富有魅力和吸引力。
(一)教育要有水一样的鲜活美
水的鲜活,表现在她的新鲜、活泼,洋溢着生命活力。教育也应该有这样的美。
1.教育内容和形式要始终让学生有新鲜感
教学过程中,学生总猜不透下面有什么新奇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对每堂课、每一天都充满着期待。教者在教学中总能适时补充最时新的信息或知识,总能联系新近的生活内容。教育教学活动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和生活的芬芳。
2.教育教学过程要让孩子产生画面感
教师要善用绘声绘色的方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这种教学的本质是将理性寓于感性之中。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善于讲故事,一定善于描绘细节。
3.教育教学要具有感染性
真挚的情感最具感染性。教学必须饱蘸生命激情。教者要善于以情激情,努力使学生受到感染。当我们的教学使学生兴奋、感动、共鸣、激动和悠然心会时,表明我们的教学进入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二)教育应有水一样的律动美
我们来到海边湖边,会被有节律地运动着的水浪所吸引。
律动美,是水的重要特质,也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品质。
1.教育教学过程体现节奏美
教育教学节奏,是指教育教学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一是量的变化,指教育内容的宽窄、教育要求的高低、教育负荷的轻重、教育进展的快慢等,不僵守一态,而是富有节律地变化;二是质的变化,指不同性质的教育内容有节律地交替变换,主要指科学的与艺术的、理性的与非理性的、言语符号性的与工具操作性的教育教学内容有节奏地穿插复沓、交替呈现[1]。教学节奏的本质,是师生双方情感与思维有机交融后产生有起有伏的变化和运动。
课堂教学应追求这种节奏美。老师借用穿插、复沓、突转、中断、间歇等艺术手法,形成张弛相嵌、起伏交错、动静交替的课堂教学节奏,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教师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字音的响沉强弱,文句的长短整散,语流的疾缓曲直,能构成教学语言的声音节奏,使学生兴趣盎然。
2.教育活动的整体安排要体现节奏美
教育活动要听从生命节律的安排。生命是有节律的。怀特海先生认为,人的心智发展是有周期的:在12岁前以“浪漫”为主导(内涵包括:好奇、兴奋、直接感知、浪漫的遐想),中学阶段以“精确”为主导(内涵包括:概念化、条理化、系统化),中学以后以“综合运用”为主导。另外,人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还有很多“涡旋式循环”,即每一内容的学习都要经历“浪漫—精确—运用”的“三重奏”循环[2]。据此,我们的小学、幼儿园阶段应以直观感知性学习为主,中学以“精确学习”为主,中学后以“综合运用”为主。在各种知识的教学中也要体现“涡旋式循环”,实现“三重奏”。
人的生命有年节律、月节律、周节律、日节律,所有生命都有内在的“生物钟”。教育人要遵循儿童“生命内在的钟摆规律”,要使教育的年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活动以及年作息、月作息、周作息、日作息,与儿童内在的“生物钟”同频共振。
(三)教育应有水一般的多样美
水既有壮阔之美,又有精致之美;既有虚幻之美,又有奇险之美;既有静柔之美,又有磅礴之美……她的美体现了多样性。
教育应有水一样的多样之美。学校要提倡多样的教育教学风格,就像美丽的大花园那样,要让各种色彩、各种形状的花儿竞相开放。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生涯中逐渐形成的,渗透着教师的个性、才能、情趣、理念和信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主要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来:(1)独特的教育理解和教学主张;(2)独特的教学目标取向;(3)独特的教学内容处理;(4)独特的教学方法运用;(5)独特的教育表达方式。
如何形成教育教学风格?我认为:(1)要善于认识自我;(2)要善于进行反思;(3)要善于进行创造;(4)要以彰显风格为职业乐事。
倡导教育教学风格的多样化,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不同风格的老师能使学生欣赏到异质化、多元化的人格魅力、教育魅力,这对丰富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价值。其次,不同风格的教师交替施教,教育教学就呈现出一种多彩的变化,作为重要审美对象的教师及其教学不再单一,学生不易产生审美疲劳。
水之美还包括清丽美、和谐美,等等,教育人都应学习借鉴。
善、智、美是上好教育的三个不同维度的品质。“善”(母性)是上好教育的伦理品质,这是教育的首要品质,无此品质的教育是缺德的。“智”是上好教育的科学品质,缺此品质的教育是呆板的。“美”是上好教育的艺术品质,缺此品质的教育是丑陋的。
当教育既有母性,又有智慧,还有美感时,我们的学校就会成为令人心灵向往的乐园,使人流连忘返的学园,让人没齿难忘的家园。
我们进行“若水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就是期望建构如此理想的学校。
参考文献:
[1]柳夕浪,崔广柏.教育节奏的调整及其实验[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2).
[2][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注.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3-56.
责任编辑:丁伟红
“The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Is like Water”: My Outlook on Education
YANG Jin-lin
(Taixing Jinjiang Primary School, Taixing 225400,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like that of water. The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should have such three qualities as goodness, intelligence, and beauty. Goodness is the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 in ethics, that is, the goodness of education is like that of water; intelligence is the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 in science, that is, the intelligence of education is like that of water; beauty is the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 in art, that is, the beauty of education is like that of water. “Education like wat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ch ideology aims to cultivate children who are lovely and lively.
Keywords: water culture; The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is like water; child like water; outlook 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