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辨误二则

2015-04-29林献忠

文物春秋 2015年1期

林献忠

【关键词】《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鹊山;李咨印信;辩误

【摘 要】本文通过历史文献的梳理与考证,纠正了《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上册《序图》部分两个错误,认为该书中《河北省历史图(五)·隋时期》内丘县处标注的“鹄山”及《河北省历史图(八)·清时期》内丘县标注的“鹤山”为“鹊山”之误,又内丘县冢疙瘩墓群出土的铜印文“李亮”乃“李咨印信”之误,应予订正。

由国家文物局主编、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1]一书,是一部严谨的大型工具书,又有很强的科研学术性,并具有鲜明的河北地方特色。它利用地图的形式,对河北省历次文物调查所获的大量资料进行科学概括,综合反映了河北省文物工作中已有的学术成果和最新的重大发现,全面地记录了河北地区已知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状况。是书从编写到出版历时20多年,其优点和价值自不待言。然白璧微瑕,现就该书一点小的瑕疵予以辨正。

该书上册《序图》部分《河北省历史图(五)·隋时期》,在内丘县西部标注有“鹄山”;而在《河北省历史图(八)·清时期》则标注为“鹤山”。我们认为这两处标注有误,当标注为“鹊山”。《汉书·地理志》载:常山郡,“中丘,蓬山长谷” [2]。《元和郡县图志·河东道》内丘县条:“鹊山,在县西三十六里。”[3]《太平寰宇记·河北道·邢州》内丘县条记曰:“蓬鹊山,亦名龙腾山,在县西六十三里。”同卷“龙冈县”之“鹊山”条下引《水经》云:“其西有龙腾溪、鹤度岭。”[4]《读史方舆纪要》卷15《北直六》“内丘县”载:“蓬鹊山,在县西六十三里。亦名龙腾山,以山有骞举之势也。龙腾水出焉。”[5]嘉庆《大清一统志》载:“鹊山在内丘县西,即古蓬山。……鹊山上有白石如鹊,故名,其顶为龙腾山。”[6]同治《畿辅通志·舆地略·山川八》内丘县条,言鹊山:“谨案:府志、县志,俱别载蓬山。《康熙志》:‘蓬山在内邱县西十五里;又云龙腾山在蓬山旁。考《寰宇记》《方舆纪要》《雍正志》《一统志》皆合为一山。盖古实一山,后人分呼为三山也。”[7]谭其骧先生言:“鹊山蓬山皆蓬鹊山之简称,亦即敦与山”[8]。由此知,蓬山、鹊山、蓬鹊山、龙腾山为一地多名,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境。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内丘县西标注有“鹊山”[9]。

又该书下册,在《文物单位简介·邢台市》内丘县部分,讲到金店乡冢疙瘩墓群时说:“北墓墓门上置青条石,刻有‘陈留太守李君车7字,出土篆刻‘李亮铜质方印一枚。”此铜印释文有误。该铜印兽钮,2厘米左右见方,印文为朱文,孙剑华主编的《内丘县文物志·墓葬》中引傅振伦先生所释,印文当为“李咨印信”[10]。

————————

[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文物出版社,2013年。

[2]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1567页。

[3]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第429页。该书记鹊山与内丘县之距离,该书记为“三十六里”,经实测,此处有误,应以《太平寰宇记》及《读史方舆纪要》为准,即“六十三里”。

[4]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1222页。

[5]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第665页。

[6] 清·穆彰阿、潘锡恩等:《大清一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38页。

[7] 清·李鸿章:等《畿辅通志》,载《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河北》,凤凰出版社等,2010年,第428页。

[8] 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长水集》(下),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9]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地图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10] 孙剑华主编:《内丘县文物志》,燕山出版社,1999年。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