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挪位的小点心
2015-04-29何艳敏
何艳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14-02
观察目的:
了解区域材料创设与幼儿自发游戏的影响。
观察策略:
轶事观察法:本案中将运用该观察法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记录方式偏向叙事性方式,记录内容为幼儿与现有娃娃家材料的互动情况。因该方法无需安排特别的情境,所记录的信息资料,可以不断重复再利用,而且在这过程中老师可以同时千古观察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故本次活动幼儿行为描述中采取该种观察法。
影像记录:本案通过影响记录法了解幼儿在娃娃家中的社会互动性,该记录法能为教师提供多角度的信息,以更为全面的形成对观察行为的理解。影响记录还为教师后期整理分析娃娃家材料游戏有效性提供了语言和非语言资料。
观察描述:
本案例中共涉及有7人。男A,B,C,D,E,F和女A,娃娃家分为甲区(厨房,客厅)乙区(卧室)两部分。
在整个游戏活动中,男A更热衷于厨房,虽然他在厨房中并没有任何与玩具和同伴交流的行为,但在这个区域中他坚持着自己的游戏,即使是吃完点心他仍热衷于在厨房呆着。女A作为这个区域中唯一的女孩子,活跃度仅仅高于男A,即使是女孩子们通常喜欢的娃娃家,她在此区域中仍表现出步步后退的,躲避于角落的行为。在8分钟左右,无任何游戏行为也无和同伴老师交流的愿望。之后在老师的介入下回到了甲区和其它幼儿抢夺饼干后,回到乙区,和老师说了很多关于周日外出游戏的事,然后又沉默了。与环境无交流,观望帘子对面和楼下游戏区的孩子,逐步退出游戏区域坐在楼梯上。
男C和男D将玩具饼干放在了床上,即使老师介入也不愿意挪地方。
点心后女A和男D离开了区域,男E男F进入区域,将圆柱枕(椅子)当成了大炮进行自己的游戏。点心散落在床上,男A\B都没有离开过区域,对于区域其它材料不再有兴趣。
男A和男B始终未离开过该区域。
以下为该区域平面图,以及活动中幼儿活动线路和交互情况。
研修历程:
确定观察目的——分析前行为——剖析行为——了解后续事件——分析评价
一、确定观察目的
开学伊始,老师根据以往经验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娃娃家的游戏区域。根据小班幼儿平行游戏多的特点,老师们分别设计了三个不同风格的娃娃家区域。但每个区域中的摆设和游戏材料是不同的。为了更好验证游戏材料的有效性,我们确定了本阶段观察的重点,了解娃娃家区域材料创设与幼儿自发游戏的影响。
二、分析前行为
在该阶段的研修过程中,我们研修关键点是“原因”。寻找每个孩子出现这样行为的原因,寻找当时孩子所处游戏环境中的原因。团队中老师对于孩子们的行为通过文字或符号逐步形成对该行为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于行为发生的经过及因果等形成了完整的轮廓,这一环节为我们形成问题解决策略提供了参考。
三、剖析行为
本案中,我们针对女A男A男B的行为剖析了材料与幼儿的兴趣转移,针对男E,F的行为重点研讨了材料有效性和教师的介入策略;在对于玩具点心位置的分析中,了解区域材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7位幼儿的整体活动交互性研讨区域材料对于幼儿社会交往的影响等。
四、了解后续事件
我们认为观察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因此,当我们的策略是否有效,研修是否能帮助老师时,我们就需要一个这样的了解后续事件的研修过程。
五、分析评定
虽然我们再资料的诠释和解释过程中众说纷纭,但是,对于观察记录的资料分析与解释仍是观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体现出观察的有序性和科学严谨性。本团队根据轶事观察的特点还设计了《观察程序确认表》以保证观察的分析评定工作顺利开展。
附表:
分析解读:
一、方法论——角色定位转变的技巧曲尽其妙
我发现男C和男D将玩具点心放在了床上,显然这是有些不妥。如果我一句话“把玩具搬到餐厅里去”孩子会很乖地完成我的任务,但我更想知道这背后的原因。为了衔接更有情境性,我不停地询问“娃娃几岁了?什么名字啊?该过生日了吗?”“有蛋糕吗?”但是孩子們指指餐厅里的桌子上的蛋糕,不理会我的提问,继续在自己的小床上吃饭,“为什么不去餐厅吃啊?”孩子们显然仍很奇怪地看着我“这是桌子”“明明是小床啊?”这个角落当桌子就行了。“那床脏了怎么办啊?”孩子们还是不愿意去餐厅吃饭,“这是为什么呢?”对比后桌子和床后,我发现我找到了问题。餐厅的桌子很小,而床相对就比较宽敞。然而,当我们研讨时,老师们还给我提供了更多的介入素材。如和孩子们一起来动手改变环境,又如利用一些突发事件等让孩子们关注游戏。
二、策略——让区域材料成为隐形的教育者
我们可以称设更多情景引领孩子们去别的区域交往;游戏区里规则不变,但参与游戏的幼儿可以选择多个角色等等。区域游戏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在自我尝试、小组讨论、集中分享中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积累主题经验,幼儿在小组游戏时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整合已有的和同伴的活动经验,对学习行为和学习策略进行自我调节。我们相信孩子,破除孩子们对于教师的依赖,“用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