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古筝艺术的创新及其文化审美属性
2015-04-29尹丹
尹丹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古筝艺术文化审美属性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以新时期古筝艺术创新和文化审美属性为基础,简要论述了新时期古筝的突破点,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古筝艺术创新和文化审美属性的转变,使古筝这一古老乐器能够与时俱进,实现古筝艺术上的真正创新。
[关键词]文化审美;艺术创新;创作思路
前言
古筝艺术由来已久,古筝曲目通过艺人间的口传心授逐渐流传下来,并经过长期沉淀和积累逐渐成为我国古筝艺术上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但新时期的古筝艺术家们并未就此而满足,而是不断寻求技法、曲目创作等方面的创新,力求精益求精、创做出更多更好地古筝作品。下面我们就新时期古筝艺术创新及其文化属性进行简要介绍,明确古筝艺术新时期发展方向,不断改进筝艺技能技艺。
一、传统古筝艺术的表现特点
(一)传统古筝艺术的题材特征
传统的古筝作品一般多是写景、抒情、叙事或是根据地方音乐进行改编四类题材,其中对写景与抒情题材的选择更为热衷一些,此类音乐题材能够更好地陶冶人的性情。传统的古筝曲题材多是精细短小的,常常对一个情景或是一处风景进行细致的表达,就算是一些名曲中,也很少出现大篇幅的题材。
(二)传统古筝艺术的技法特点
传统古筝各流派在与地方性音乐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由于地域与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音乐风格也大有不同,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演奏技法,其中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像是右手弹弦、左手按弦已成了传统古筝艺术演奏中的根,各流派不同技法的形成也以此为基础,相邻地区由于较为相似的风俗习惯与艺术风格等也存在着一些共性,主要可分为北派与南派,其中北派中以山东筝与河南筝以及陕西筝为主要代表,而南派中主要包括潮州筝、客家筝与浙江筝以及福建筝,北派的作品大都刚劲而有力,而南派的作品大多细腻而悠长,两派在古筝艺术的演奏技法上既有其各自的独特之处,又存在着共通之处。
二、新时期古筝艺术的创新体现
(一)新时期古筝艺术在题材方面的创新
一部音乐作品是以题材与体裁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之前说过传统古筝的题材大多是在写景、抒情或是叙事以及根据地方音乐而改编得来的,其种类较为单一,而且规模也很小,同时,这几类选材也多为对汉族人文风情的创作,因此,以少数民族为题材进行创作是新时期古筝艺术中的一个空白区域,首先作曲家可以着重描写一下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以及自然风光。其次,作曲家还可将某一题材进一步做大,使其更加丰富的展开,规模更加宏伟,主题更加突出,像是何占豪在一九九二年创作的一曲《临安遗恨》,这是一首古筝与钢琴协奏的曲子,完整的诠释了岳飞在赴刑前对江山以及百姓的担忧之情,以现代化的演奏形式为人们呈现出岳飞赴刑这一传统历史题材,通过对变奏与转调等多种技巧的运用来变化音乐主题并再现了三次,这都是传统古筝艺术中所没有的,、不但更加突出了音乐主题,同时又增强了音乐的对比性与其内部的戏剧冲突,使作品更加宏伟而富有气势。
(二)新时期古筝艺术在演奏技法上的创新
首先在七十年代,赵曼琴先生编创了一系列的筝曲,其中使用到了快速指序,后来1983年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银河碧波》中的筝曲《井冈山上太阳红》,国内才正式传播这一演奏技法,快速指序主要是让右手的五个手指能各司其职,它们处于同等重要确地位,这样不论是在演奏间域或是指序的组合方面都能发挥最大化的功能,这一演奏技法也是新时期古筝演奏技法中的主要创新,也是运用最为广泛地一种技法。再者传统的古筝作曲中通常只演奏单个泛音,而新时期却出现了连续泛音的演奏,演奏者的左手小指必须轻搭于要打泛音的琴弦上,注意找准泛音点,由左右手来同时刮奏出泛音,体现出筝曲的流畅性与宁静性。其他还有多指摇、短摇、轮指以及点奏等许多基于传统技法上的创新,不单是手指技术方面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作曲家通过运用这些技法而对作品主题的表现力的增强。
(三)新时期古筝艺术在弦序排列方面的创新
在八十年代末期,古筝作曲家大都运用人工调式的定弦方法,突破了传统五声音阶在音程关系上的局限,依据要创作的审美需求与情感需求来设计琴弦音阶的排列,服务于不同的作品主题与风格,让作品更加的生动。再者还可通过移动琴码来做出的临时转调,把作曲家个人的主观意志发挥极致,给听众带来一种不同的全新体验。
(四)新时期古筝艺术在音色方面的创新
琴码以左是无旋律区,在这一区域没有音高,传统古筝演奏中单是以左手运用吟、揉、按等作韵技巧来表现艺术,而新时期的古筝创作中,作曲家则开发出一些独特的演奏方式,另外还通过拍打琴弦或琴面来追求不同的声音效果与表现力,运用这类技法没有了具体的音高要求与指法上的限制,但要求演奏者要具备较高的节奏感与力度掌控能力。
(五)新时期古筝艺术在深奏形式上的创新
在新时期的发展进步中,古筝艺术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独奏乐器进行演奏的局面,主要体现在复调演奏与协奏曲的出现,作曲家通过这些新的演奏形式,使古筝可与其他乐器合作进行演奏,不但推动了古筝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乐器的演奏形式。
三、新时期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怀
音乐是文化艺术的一个分支,它不但具备音乐本身的艺术特性,同时也包含重要的文化属性,而音乐的文化属性既包括其在现实社会中多种表现,也包括其影响到的各个领域,音乐文化属性内涵要较音乐作品本身广泛,而新时期古筝艺术作为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音乐表现力以及文化属性内涵在我国文化艺术界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随着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经受了历史不同时代的考验,自然有着其特殊的文化属性。同时古筝艺术作为一种完整的呈现,其主要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描述与人类性情的陶冶,因此,艺术形式的呈现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其中艺术作品即为审美对象,而听众则是审美主体,处于不同阶层与类型的听众对作品将会有不同的审美反映,这也就决定着音乐作品的审美属性,新时期筝曲与听众受这些创新表现的影响,作品表现出来年美学内涵也会不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古筝作为中国一件传统的民族乐器,至今仍受人们所喜爱,随着新时期艺术的发展,也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走进了创新之路,作曲家应沿着这一道路继续寻求创作上的突破与创新,更好地满足听众对审美的体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