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论筝之起源

2015-04-29刘平阳

北方音乐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民乐起源

刘平阳

[摘要]筝,是中国古老的弹奏乐器。其历史之悠久,几乎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中华文明初始繁荣的阶段。其与中国特有的文明文化共同发展到今天,未曾衰绝。古筝,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着许多变化,弦数由二十五弦发展为十三弦,后又逐增至十六弦,十八弦。当今,除了当代发明的新型转调整合蝴蝶筝外,一般常用二十五弦古筝。筝弦一弦一音,分布五音。然而关于古筝的起源,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流传较广的说法有几种,我认为各有各的道理,但没有一种说法很让人信服。

[关键词]古筝;秦筝;起源;民乐;综合

引文

古筝,又名秦筝,传说中,是发源于秦国并流传至广大九州。然而,秦筝的说法至今很少有人质疑,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它不同于故事、传奇等曲折离奇的叙事作品,会在民间的传播中发生意义的扭曲,“秦筝”它仅仅作为一个乐器的名称,并不会在口耳相传中发生巨大的改编,因此,人们愿意相信,它的由来是值得相信的。《集韵》记载,“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此外,还有姐妹争瑟,兄弟争瑟的说法。我最先看到这个说法是在王天一、王居野所著《古筝教学法》中,此外,很多古筝教材都支持这一说法。也有很多教材因为古筝起源的不确定性而干脆从筝的结构和技巧说起,对筝的起源闭口不谈。然而笔者对这个说法是不赞同的,证据如下:瑟分大瑟,中瑟,小瑟,大瑟五十弦,李商隐的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说的就是大瑟。据此,可以知道这符合第一段的第一种说法,筝是由大瑟分裂而成。但是,我们当今使用的古筝多为二十一弦,弦越多,音域越广,表现力越强,如果筝一开始就是五十弦,在根本的弹奏方法和技巧不变的情况下,唐宋时期就根本没有必要把它改成十三弦,此后,又逐渐增加到十六,十八弦。那么,请允许笔者提出两种假设。第一种假设是,倘若争瑟的传说为真,那么分裂开来的未必是筝,而是广泛流传的小瑟,历史上记载,大瑟五十弦。根据考古发掘,湖南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出土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而河南信阳、湖北江陵等地楚墓、湖北随州曾侯乙墓、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都出土有瑟,弦数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所以,第一段中提及的筝初为25弦,其实很有可能是小瑟。不过这也仅仅是猜测而已,上述古瑟至南北朝时期失传,至今已千年之久。实事究竟如何,我们无从得知。

然后,就有了第二种假设,假如瑟裂成筝是实事,那么可以肯定今日我们所言之筝,绝非秦时之筝。我刚刚说了,在根本的弹奏方法和技巧不变的情况下,音域越宽,乐曲的表现力就越丰富,如果筝由开始的二十五根弦发展到后来唐宋时期的十三弦,那必定是筝的构造,或者说根本的弹奏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乐器所传递的情绪和感觉彻底颠覆了从前。然后日益发展到今日的21弦。假如这个假设成立,那么秦时的筝一定是和瑟的弹奏方法和音色是大同小异的。

一、蒙恬造筝

还有一种说法,持信者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这一段记载,《风俗通》记载说:“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二种说法相符,筝最初是五弦的。然而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乐器,“筑”。

根据这个记载,汉代以前,筝应该是和筑长得差不多,后来开始出现像瑟的筝。那么筝与瑟,筝与筑的关系到底是怎样呢?是分瑟为筝,还是筝为筑的演变?这个说法实在过于传奇,值得关注的只有“筑”这种乐器的演变和筝的关系,至于蒙恬其人,是秦国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传说他还是毛笔的发明人,是“笔祖”——经过后人推敲,这个位置他坐得不是很稳。因此,笔者同样认为,仅凭《风俗通》记载便断言蒙恬造筝,未免太过武断,此种说法依旧不太可信。也许他只是对瑟(或筑)的弹奏方法有所改革,时间久了在民间流传成了一个完全与实事相悖的故事。当然,这也是猜测。

二、筝瑟并存

学术界普遍认为,筝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乐器,这种乐器只有五弦甚至更少,演奏极为简单。而筝、筑、瑟的关系,则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

这个说法似乎兼收并蓄了几种说法中合理地地方,然而,我们看《说文》中的记载,“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历史可以证明,它是一种古击弦乐器,类似于今天的扬琴,然而它和瑟一样,早是失传已久。它形体似筝,颈细肩圆,演奏时,以左手握持,右手以竹尺击弦发音。所以,如果说筑是筝的始祖,我觉得,毋宁说筑是扬琴的始祖更恰当些。况且,这个三者并存的说法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筝的起源的问题,而是巧妙圆滑地把问题避了过去。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筑演变为筝,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那么筝筑同源,我们在求问的就是“筝源”。而它把本可能是“源”的筑,与筝并列起来,便说它们同源,就以为巧妙地解决了筝源的问题,这简直是白马非马的诡辩。

三、外来说

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筝乃传自外国。日本的田边尚雄在他的《东洋音乐史》中就提出了筝是战国末期从西方传人秦国的观点。日本的另一学者林谦三则认为田边尚雄的论据不足。我个人认为,这个林学者的观点是比较中肯的。中国在四千年前便有关于弦乐器瑟的记载,且史书上尽有“争”为“筝”源之说。而外来说法并没有相关证据佐证,因此,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足以取信的,也是荒谬无稽的。因此,在此便不多作论述。

四、结语

筝作为我们中华传统文明流传下来的一种重要乐器,对其熟练地演奏、练习、传播是习筝人的学习之道,然而对其的学术考证也同样不可忽略。关于筝的起源争论已久,每个观点都有其坚实的论据,然而每个观点又有其难以自圆其说的缺失。希望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被提出,而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猜你喜欢

综合民乐起源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圣诞节的起源
民乐国祥
奥运会的起源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清明节的起源
万物起源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民用飞机机电综合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