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应给小组讨论加点催化剂

2015-04-29葛燕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同学评价

葛燕

【摘 要】

本文针对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使小组讨论成为更好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小组讨论 低效 原因 解决方法

如今,高效课堂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独学、互学、合作学习代替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小组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万能法宝。然而,仔细审视平时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情况,却发现存在不少问题:讨论无中心主题,乱哄哄,此问题没好,彼问题已来;学生层次不同,这组没讨论好,那组已经结束;小组中只有少数活跃分子参与讨论,发言;讨论时间不够或过多,话题过大或过小,甚至与教学目标根本无关,致使讨论大多无效;教师不能对讨论结果及时点评、总结,教师监控不力,课堂纪律极差;总之,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成为调节课堂气氛,赢得评课教师彩声的必要手段。

小组讨论虽有效却不高效。那怎样才能让小组讨论达到高效呢?这就需要给小组讨论加点催化剂,在这里笔者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生主观上没有学习的欲望,自控能力太差,或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不想参与讨论;有的学生基础薄弱,表达能力欠缺,无法参与讨论,或老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过难,不适于讨论。长期下来学生对讨论就流于形式,小组讨论就成为一种摆设。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要多动心思,找寻一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

第一,调整学生的座位形式,变传统的学生面向黑板而坐为面对面而坐,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便于学生交流讨论,还给学生带来了新奇感。

第二,变换对学生的评价形式,例如采用加分形式。对组内的个人评价,由组长组织评议,半数以上的人认可就可以作为某同学的得分,组内的评议以一节课为单位,每一节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应该得到一个相应的评价分。组间由教师提议,大多数同学认可。组间的评议是一种奖励制,既并不是每个组在每堂课中都能得到一个分数,而是在全班的全部小组中表现突出的一个或几个小组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分,凡受到奖励的小组,其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做一方面能体现个人在小组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团队的功能。得分由班长记录,可以记入学生档案,作为学期结束评优评先的参考。有时也可以采用实物奖励的形式,班级拿出一些班费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奖励给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或小组。

其次,教师缺少对讨论小组的构建,缺少对讨论内容的明确,缺少对讨论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缺少对讨论过程的监控,缺少对小组讨论的激励机制的建设。

1.合理分组,合理分工。要使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合理分组是关键。小组的构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每个小组的人数以6—8人较为合适,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

小组内成员人人都要参与操作、讨论,每个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义务。而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看到的都是一些好学生在活动,而一些胆小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中被忽视了。因此,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活动中,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要让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担任一定的角色。所以小组建设中还应设有讨论主持人、主要发言人、讨论记录人等。角色担任可以在小组分工中明确,也可以采用轮换制或是分学科固定。让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位置上得到锻炼、提高,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小组内是不可缺少的。这也能最大程度杜绝有人不发言、不讨论的现象。

2.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适当,精选问题。教师应根据大纲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制定每节课的目标,目标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教学内容设置要有趣味性,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量安排要适中,适于当堂课完成。要想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必须精选讨论问题。问题预设要有梯度性、可辩性、必要性、开放性,尽可能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思考收获,如果讨论的问题选择不恰当,问题设计太宽或太窄都不利于学生讨论的深入。还可以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辩论的冲动,使学生感觉到小组讨论的必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备好课本知识,还要备好学生在课堂上讨论随时可能产生的一些未知的东西。学生在预习时,老师要提醒他们把自学中无法解决的疑问用红笔圈下来,在小组讨论时,提出来共同讨论。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都有了定向,知道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该说些什么,也体会到了小组交流的意义和趣味,因而也会积极的参与讨论了。

3.教师的有效调控。小组讨论之前,老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制定讨论的规则,甚至作出礼貌上的要求,如讨论时的热情倾听,积极参与,高度注意,谦逊民主等。同时,小组讨论又是个动态的学习过程,随时都可能有新的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小组讨论的展开。因此,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到脚勤、口勤、眼勤和耳勤,全方位地观察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深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倾听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对不讨论的学生予以教育;对捣乱学生加以制止;对信心不足、语言表达困难的学生予以鼓励。总之,老师要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调控。

4.科学安排小组讨论结束后的评价。正面的、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讨论结束后,师生还要分析本次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可结合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及时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分析本次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用到了哪些科学有效的方法,产生了哪些新的观点,以及产生哪些新问题。教师在对小组的集体成果进行评价时,应对整个小组进行评价,而不是针对个人。教师应避免使用诸如:某某同学演得最好;某组某同学汇报的最具体。应从小组角度来进行表扬,通常更应该多使用像:某个小组演得最好;某个小组汇报的最具体等。

总之,要使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还要我们教师在小组讨论上多花一些心思,更深入地去研究探索,让小组讨论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更好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同学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如何帮助开放教育学生有效开展小组讨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