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以能为中心”的教学

2015-04-29沙华中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心学科素养

沙华中

摘要:“以能为中心”是相对于“以知识为中心”提出来的,是指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以能为中心”的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注重探究过程、突出学科能力、强化迁移整合、指向学科素养等基本原则,其基本教学策略包括设置问题情境、知能有机融合、实现由扶到放、注重反复实践、坚持课外延展等。

关键词:“以能为中心”的教学;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A-0037-03

“‘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研究”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该课题研究已历时三年多。全区各小学都是本课题组成员单位,研究范围涉及各个学科。课题研究对本地区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方法论意义。

一、“以能为中心”的内涵

“以能为中心”是相对于“以知识为中心”而提出来的。课题中的“能”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潜能,二是能力。“以能为中心”,即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

“潜能”,即以往遗留、沉淀、储备的能力或能量,人的潜能在激活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显性作用。“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与问题解决、任务完成、活动效果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能力就无法形成和表现。因此,当我们使用“能力”这个概念的时候,不是泛指的,而是特指的。如果要使个体在多种活动中都表现优异,那么,就要发展他的多种能力。“能力”,还是一种假定的“结构”,构成这个结构的东西是一些“因素”。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提高“能力”,应当有两个方面的作为:一是改善“因素”,二是优化调整“因素”之间的关系。

“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的内容很广很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四大支柱性能力,这是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侧重于学习能力的要求。各学科教学都要结合自身特点,将所要培养的学习能力具体化、序列化。这方面,各学科课程标准有具体的阐述。

“以能为中心”并不拒绝知识学习。两者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时也是相互促进的。摒弃任何一方,都是没有道理,也是不现实、不可能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没有单纯的知识学习,也没有单纯的能力培养,两者相伴相生。

能力培养离不开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与提高。能力分为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如查字典就是单项能力,而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包含的情感以及在表达上的特殊作用,就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此外,一些能力长期不使用将会转化为潜能。因此,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复习等方式对能力进行巩固性练习与运用。

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应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旨归。素养不高,知识越丰富,能力越强,其对社会对他人的危害就越大。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本课题的最终目的。

二、“以能为中心”的教学的基本原则

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各种课型也有不同的任务,因此,“以能为中心”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方法,但在教学上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坚持以生为本原则

相对于“以知识为中心”,“以能为中心”的课堂更加注重“生本原则”。因为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一些知识的传授是可以“以师为本”来讲解的。教师讲得生动,讲得深入浅出,讲得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就可以接受和掌握。而能力只听讲不练习是一定不能形成的。如同学习游泳一样,游泳的知识要领是可以讲解的,也是可以听懂和背诵的,但游泳的能力不经过自身实践,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因此,能力一定要靠学生自己练就。

2.重视探究过程原则

探究贯穿于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学习与培养过程之中。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学习能力,甚至是一种学习素养。美国教育家杜威特别强调“做中学”。不管是哪门学科,探究学习的方式都可以应用。重视探究过程,就是要转变教学方式,由以教师讲解传授为主,转化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已有能力会得到强化和巩固,新的能力会得到培养。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还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兴趣。

3.突出学科能力原则

每个学科的教学都有其独当之任,这也是学科存在价值的重要体现。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是基于学科本质。“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学,就是要回到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即学科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以及促使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上去。”[1]因此,“以能为中心”的学科教学也一定是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学中要将培养本学科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方面来对待。同时,能力培养不能面面俱到,在学科能力的培养上,要做到一课一得,训练扎实。

4.强化迁移整合原则

“潜能”与“显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力只有在运用中才能显现;能力只有达到一定次数的运用,才会巩固下来,以至灵活自如、融会贯通的熟练运用程度。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学科间的整合,并设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迁移运用、整合运用,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能为中心”的教学除了在相同情况下不断重复运用能力,以达到巩固的效果外,还应该在适当改变条件的情况下,使能力得以灵活运用,甚至使能力得以迁移;或者使“多种能力”交互使用、整合使用,从而形成综合能力。

5.指向素养提升原则

学科教学坚持“能力为重”无疑是对的,但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教学目标,这三个维度是不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就是“素养”。从这个角度说,教学目标最终是指向素养的提高。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有主线。“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为主线,在知识的传递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2]但“从知识到素养,能力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它是素养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又是‘知识到‘素养的必经之路”[3]。

三、“以能为中心”的教学的操作策略

“以能为中心”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事实上,也不可能有一种模式能够适应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型、所有的教师和学生。但这并不代表“以能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没有基本的操作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有:

1.设置问题情境

“在罗杰斯看来,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4]。远离问题情境,就阻隔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路径。教师应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课堂成为能力训练的场所。

2.知能有机融合

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并不矛盾,能力的培养往往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学科教材是不能没有知识的。当下,知识体系仍是学科课程的基础,脱离了学科知识,教材就缺少了根基。但掌握知识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知识与能力”放在同一个维度,融合在一起进行阐述,这很有道理,这说明了“知识”与“能力”是相互融合,也是互为促进的。因此,能力的培养应与知识的学习合为一体,不要人为地割裂开来。

3.实现由扶到放

能力的养成应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由扶到放的策略。特别是培养一些复杂的或有一定安全风险的能力更应如此。比如,数学学习中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乐器演奏中左右手分工合作弹奏的能力、语文学习中文学鉴赏和诵读的能力等,都是复杂的,而科学实验能力、体育教学中的杠上运动能力则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这些能力的培养特别需要由扶到放。由扶到放,也便于能力的快速形成和灵活运用。

4.注重反复实践

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升的。人类的能力总起来包括三个方面,即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在学科能力培养上,也要立足实践,且要反复实践。课堂离开能力的实践,就不是“以能为中心”。可以说,离开实践,能力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课堂教学就是以知识学习为依托,以能力养成与提升为重要目标的反复实践的过程。当然,知识学习与能力养成最终都应指向人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5.坚持课外延展

既然能力培养是一个不断反复实践的过程,那么,仅仅凭借课堂上有限时间的训练显然是不够的。“以能为中心”的课堂必须要向课外延展,能力必须要在课外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整合。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内会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培养制订方案、简单的采访等能力,但实践活动更多是课外的调查、取样、实验以及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只有在课外的反复实践中,这些能力才能得到巩固和提升,多种能力才会被整合成综合能力,且能得到灵活地运用。从另一个角度说,课内形成能力的目的,就是为了离开课堂能够运用,能够在生活中自如地解决问题,从而体现“社会人”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与新趋势[J].人民教育,2013(24).

[2]陈志刚.对三维课程目标被误解的反思[J[.中小学教育,2012(12).

[3]姚虎雄.从“知识至上”到素养为重[J].人民教育,2014(6).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92.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中心学科素养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学科新书导览】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