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乐趣

2015-04-29周月卿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乐趣体验学习

周月卿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趣味性,引导学生体会教学材料中的情感,感悟其中的“味道”。本文就这一做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生 语文 学习 体验 乐趣

教学过程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主要阵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趣味性,要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体会教学材料中的情感,感悟其中的“味道”。

一、课前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整个课堂进程的兴奋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能主动地去学习,就要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没有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的重要基础,才能使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教师在上课开始应尽量创设情景,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特点,引领学生走进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进行识字教学《菜园里》这一课时,预先准备了一些蔬菜,并用小卡片标明蔬菜的名称,摆放在教室周围,并且让同学们自己预先画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蔬菜,做成漂亮头饰。这时,学生就觉得自己像坐在菜园里一样,感到十分新奇,很有意思。当我亲切地跟孩子们说:“大家看,我们今天来到了‘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地说:“想!”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大大激发了,而这些蔬菜的名字也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

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获得情感體验

《语文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情、积累和运用。”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不断地选择、变换“读”的方式,以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预习时的“读”,宜选用默读、自由轻声读;讲授课文时的“读”,宜采用教师范读、比赛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欣赏、背诵时的“读”,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品读、比赛表演读、配手势读等方法。在采用多种形式读的基础上,我不时地激励学生:“谁会读?谁读得最好?”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热情高涨,敢读敢说,大胆地表现自己,学习效率很高。低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更应培养起读的兴趣。我们可以借助色彩鲜明的挂图、动画、音像等手段,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主动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感受不同的情态,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三、教会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质疑

在让学生多读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多思考,学会质疑。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学生心中有疑,才能冲破脑中的“平静”,才能积极主动去思考。教师在努力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还要提倡、鼓励、引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他们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例如,在讲授《荷花》一课时,我让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如“冒”等字眼,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用“长”、“钻”、“露”等词?此时,在学生的心中产生疑惑,于是他们主动地在学习小组里交流讨论,后来终于明白荷花是从这些挨挨挤挤的荷叶中硬挤出来的,说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荷花变得更美了。在不断地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领会作者的情感。又如,在上《地球爷爷的手》一课时,上课开始,我让孩子们玩一次纸飞机,比比谁的飞机飞得最高、最远。正当他们的兴趣被激发之时,我抓住时机质疑:“不管纸飞机飞得多高、多远,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孩子们摇着头,可这时已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并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质疑后,支持、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展开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解决疑点。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好的质疑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和灵感,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课堂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

四、让练习与趣味结伴

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布置作业应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发展,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作业,积极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教师应注意把握作业的难度,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采取分层布置的方法,把基本相同的学习内容设计成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在学完《黄山奇石》一课后,教师可分以下三个层次布置作业:①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方法描述各种奇石的句子,把它们抄一遍;②找出这些句子,再模仿句子写一句话;③想像一下课文中没有描写的奇石,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等,选其中一种写一句话描写它,或者画一幅话来表现它们的奇特。不同层次的作业既能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能力,又满足了后进生和学优生的需要,使全体学生“各尽其能”,都能得到发展。

教师还应变换作业内容和形式。变换作业内容和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式。可将画出课文内容,表演课文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调查作为学生的作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并复习、回味和更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例如,在学完《菜园里》一课后,可让学生随父母家人去菜市场或农田认识更多的蔬菜瓜果,将新认识的蔬菜瓜果用彩笔画下来,写上名称等作为作业,也可进一步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一句话来描写新认识的蔬菜瓜果,或者写一写自己是否喜欢它们,为什么喜欢等。

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融学习与生活体验于一体,将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然、主动的过程,不断地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乐趣体验学习
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点滴谈
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乐趣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