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学乡土,是寻根,也是寻路

2015-04-29阮佳波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游学乡土葡萄

阮佳波

在大多数家长的眼里,“游”即是玩,而玩与学是截然对立的。

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早已妇孺皆知,按理两者应当相辅相成,但我们往往推崇前者远胜于后者,还认定后者是无关紧要甚至是无用的。可如果说学习是一种获得与创造,其实那些被误解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反而往往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古人讲求“知行结合”似乎远胜于当代,其实质就是体验式学习的古代样本。

三年级上册课文《孔子拜师》讲述了孔子年轻时候不远千里去拜老聃先生为师的故事,呈现给孩子的正是不折不扣的“游学”过程,孔子率门徒周游列国的治学行为也早已被看作现代游学的起源。

“游学”一词或可认定最早出现于《史记》,《春申君列传》有“(春申君)游学博闻,事楚襄顷王”的记载。解构“游学”这一偏正结构的词语,我们便可知游学是“游为方式,学为目的”,或者说“游学”之中“游”是次要目的,“学”才是主要目的。游学的益处当然不一而足,而在学校乡土课程的开发推进中,我更倾向于弥足珍贵的亲身体验,它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以及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是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基于此,我提请学校成立了“校园寻路小记者团”,逐渐迈开了游学乡土的脚步。

一、游学乡土,有助于还原课本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单元导语如是说:“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下面的课文,为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我们现在在教材和其他书上看到诸如《乡下人家》这样的文字,它们的形成无一不是来自于作者曾经亲历的鲜活体验。得益于文字工具化的压缩和保存,这些体验才可以被我们一遍遍感知、重温。可以说:语言文字是风干与凝练了的生活,而语文学习就是要尽可能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高度还原作者的认知。

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我们小记者团便出发了,游学的地点就在学校附近一个几乎人人都到过的村庄。农村生活对于我校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的观察却并不仔细,好多细节都是在学习了课文以后才第一次关注的,如:南瓜、丝瓜等各种瓜长在地里的异同,小竹林间探出头来的春笋,母鸡、公鸡不同的个性,沿河的风景以及河与周围人家和家禽的依存关系,等等。

我在学生游学的时候设置了两次主题讨论。第一次讨论主题为“你有什么发现?”。先让学生们在到达村庄之前,用简短的时间以集体缓慢背诵的方式回顾课文里的细节,然后嘱咐他们选择一部分景致写下来并去有意识地观察——那些在先前被认为是从未见过的事物。

学生分头行动,回来纷纷反馈,不少在往常被忽视的画面在汇报阶段都被逐一印证了真实的存在。学生的兴奋溢于言表,于是第二次讨论的主题便是“你还有什么发现?”。我同时下发了一张纸条写明要求,内容很简单:在某一户、最多某几户人家的范围内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以及你的联想。

前几种感官信息的捕捉相对简单,后面的联想则需要学生经过问询、采访以及较为多元的思考,而之所以限定观察的范围则是为了让学生的观察更有针对性,更加深入。这种半命题式的体验,使得学生拥有了更多观察和判断的能力,在题材的取舍上也经历了思辨的过程。一位学生在游学后这样写道:

我们绕过几栋屋子,穿过篱笆墙,看到河水时,我跳着跑向河边。风吹过水面,水“哗哗”地响。水清澈透亮,像块未经雕琢的宝石嵌在两山之间。我被自然的伟大力量吸引着,欲步不前。那一刻,心里面好宁静。水缓缓流着,像在流过我的心,轻轻洗涤我的灵魂。那种感觉是安静吗?我说不清。只是感到这自然中山、水、树、草全具有一种意味,一种真正的美,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听着,感觉着,竟然许久许久……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在何方。(李宗婷《乡村雨过》)

乡村的一切在小作者的笔下,显得那么的舒畅、和谐。其细致的观察、朴实的语言、深刻的体会,让人不由对乡村产生无限的感想。“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这是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的观点,也是游学课堂的有力支持。

二、游学乡土,可促成采风创作

我们把游学的触角伸向了采访创作,第一站我们便朝着当地的夏盖山出发。

夏盖山是一座有着独特地理位置和悠久神话传说的小山。它的海拔并不高,但周围是海涂平原,因此也有了几分雄伟气象;山名之所以有“夏”,缘其是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的登高望海之处,后人追念大禹,也将山改作夏姓,又因它状如锅盖,就称作了“夏盖山”。当然夏盖山的传说远不止此,它还是千百年当地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见证,这里是明代抗倭的前沿阵地之一,也是八年抗战时期当地民众抗日誓师之处。当地人对夏盖山怀有特殊感情,因此常常攀登,它也是所有当地的祖辈们埋葬永年的归处。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就是看中它传说丰富、奇石多样、意义非凡且近在眼前,而且山周围几所庙宇构筑精巧、壁画传神,学生可以各取所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果不其然,一路上学生发表各种疑问。即便是刚到山脚的时候,就有学生发出感叹:原来夏盖山也那么高,远远地看分明就是一个土丘而已。也有学生对山脚和山顶以及山间的奇石洞穴分外感兴趣,一次次提问。我让他们描述看到的奇石的样子时,几个孩子争相运用比喻,言语间没少蹦出《黄山奇石》中那样精彩的句子。还有学生对山下山上的两座庙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顺便研究起山脚供奉菩萨和山顶供奉大禹夫人的两座庙的差异,供神与供人在建筑上有何不同。更有学生对一路上的墓碑感兴趣,私底下统计各个姓氏的出现频率。

一路上,我不禁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话:“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不到一周,孩子们的作品就纷纷交了上来。

对于盖北这一带的人来说,夏盖山是座有着深厚情感的山,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许愿瓶,小小的一座山,被人们寄托了许多的美好遐想。(陈盼盼《山若有情山亦老》)

回想过去的沧桑 ,又看现在的安乐,不经发出感叹:这千百年来的沧桑,夏盖山,你,是唯一的见证者,你是多么伟岸啊!(赫傲宇《与山对话》)

而在参观另一处崧厦老街和崧城庙后,学生用饱含感情的笔写下了:

一叶知秋,一街识城。如果说历史是一片叶子,那么老街则是这片叶子上一根最不起眼的叶脉。

新的与旧的,在这里交错成一种特别锤炼后的语言,在微风中向人们轻轻讲述着或悠远、或沉郁、或欣喜、或苦涩的故事。老街上还有一块石碑,石碑贴在墙里,碑文已经看不清,但隐隐约约的字迹如老街那样永恒又神秘。这宽宽窄窄的老巷,高高低低的民宅,我想若是再来一把如酥小雨,细细地斜织着,能把我们收留在屋檐下,任由一切都被笼罩在雨中越发变得模糊,那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惬意啊。都市丛林中,城里月光下,浮华喧嚣后,老街如梦,蜷伏于我们情感的某个角落。(方园园《老街如梦》)

中国传统的游学活动素来是知识分子人格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说新语·赞誉》记载孙绰言云:“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我也不禁感叹小学生的语言在经过四五年的锤炼之后,也突然在不经意间都能开出花来了。“一叶知秋,一街识城”八个字便是多么醉人,多么凝练,却又是给人多么丰富的联想啊。作为老师,有时候我真觉得,我们不是在教给他们什么,而是更多地在负责欣赏他们。在年复一年中,品尝他们带给我们的喜悦。这些学生中,不少还是新居民子弟,他们笔下的第二故乡也在一次次的游学中,开始生动和饱满起来。

三、游学乡土,惊喜于学以致用

司马迁也是游学者的代表,正是他20年的游学生涯,《史记》的创作才变得游刃有余:一是在采风访俗中搜罗了民间诸多宝贵的一手材料;二是名山大川陶冶了司马迁的性情,也形成了他瑰丽奇伟的写作风格;三是司马迁瞻仰历史遗迹,通过直观的感受获得了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理解。游学的磨砺往往可以引起一个人从兴趣到性情的大幅度改变。再如玄奘、徐霞客等大家无不印证了这样的观点。

我在推进乡土游学中,也是期望学生在广泛的接触中,能形成自己的关注点和观察力。因而在进入高年级后,撰写课题、编写剧本等综合性学习成为了游学课堂的新内容,这也或多或少地打破了学科之间的藩篱,成为一种融合着人文社科的学习。

盖北镇是中国著名的葡萄之乡,素有“江南吐鲁番”之称,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葡萄。历次游学中,我们对葡萄的关注也是持久的,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采访一次。学生们已经有了面对农技师、游客、葡萄销售人员等的采访积淀,加之学校农业科技乡土课程的开发,还为全体学生配备了一个农业科技基地,所以学生对葡萄不仅并不陌生,而且还有特殊的情感。一次,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微课”这个概念,记者团成员们便跃跃欲试,要自己动手操持起剧本,做一个“葡萄采摘游”的推介视频放到网上去。说是剧本,其实就是他们把自己的作文切碎成段,放置到一定的场景,借鉴电视上一些旅游节目的拍摄,从而演绎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旅游宣传片。

《野藤架下好风光》剧本

导演:韩真凡

出镜主持:冯熠飒

摄像:上官晗晗

镜头1

地点:野藤葡萄公园内

景别:中景

动作:坐在亭子上自然摆腿

时长:15秒

配词: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优越。没错,我说的就是盖北。采摘四季仙果,尽享美丽乡村的甜美。今天就由小冯我带领大家走近盖北野藤葡萄。

镜头5

地点:葡萄地里

景别:中景,成片穿插故事插图

动作:先停后走动,直至走出画面

时长:30秒

配词:相传,大禹治水曾驻足于夏盖山……

镜头10

地点:葡萄地里

景别:近景、特写,多次切换

动作:对答采访

时长:50秒

配词:在我的身后还有一位老爷爷在劳动呢,让我们去打听打听他在干吗吧。

“老爷爷,你在干吗呢?”

“我在疏果。”

“什么是疏果呢?”

“疏果就是把僵的葡萄去掉,留下健康的葡萄让他们茁壮成长!”

镜头15

地点:野藤葡萄公园外

景别:中景

动作:俏皮玩耍 时长:20秒

配词:每年的暑假,是我们盖北葡萄成熟的季节,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走进盖北,碧叶连天,随风荡漾,满架满棚如珍珠、似玛瑙、晶莹剔透的葡萄定会诱得你垂涎欲滴。欢迎你来盖北尝野藤葡萄!我在这里等着你们哦!

这些过程脱胎于传统的游学,又在实践操作中结合了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以当代的学识要求来增进学生必要的人文素养,也解读出古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新的现实意义。所谓的游学绝不是享受,而是一种感受,是人生的体验,且是包含了通过内省的带有目的性求索欲望的体验。

就是在这么一步步走来的过程中,孩子们“动静结合”,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也生发了为家乡兴盛作贡献的朴素愿望。我自己也是充分经历了这个过程后,才为学生编制成了一本《乘着公交游上虞》的校本教材,分“春花”“夏味”“秋色”“冬韵”四大块。撰写了30多篇文章,分别介绍可以利用公交方式实现的赏花游、仙果游、山水游、人文游,形成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上虞走读攻略”。目的也就是让更多学生,尤其是外来务工子女——“流动花朵”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上虞,爱上上虞,留在上虞。

游学由来数千年,正如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大家之一严复所说:“大抵少年能以旅游观览山水名胜为乐,乃极佳事。因此不但怡神遣日,且能增进许多阅历学问,激发多少志气,更无论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我也一直认为:“游学可以让自己沸腾,也让自己安静;游学可以让自己丰富,也让自己简单。”而小记者社团的名字之所以叫作“寻路”,我当初在设想的时候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在丰富的见闻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道路,其中包括了我们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根基,也同样包含了未来需要拼搏的方向。乡土就是我们可以扎根、吸收养分的地方,因此游学乡土是寻根,也是寻路。我很高兴学生们现在喜欢上这种语文学习方式,而我也会继续从事这个探索。以前是我带着他们四处游学,挖掘乡土,现在已经是反过来了,变成孩子们催着我一起去游学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镇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猜你喜欢

游学乡土葡萄
葡萄熟了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当葡萄成熟时
乡土中国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