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秉一颗赤子之心,走近河南戏曲

2015-04-29李静

北方音乐 2015年11期
关键词:豫剧

【摘要】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融合有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各种元素,而中原,是最早拥有戏曲艺术的形成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元素的地方,所以,也可以说,中原是戏曲艺术的摇篮。而中原,历来都作“河南”解。但是底蕴深厚的河南戏曲,现存状况却是喜忧参半。

【关键词】豫剧;不平衡;传承现状

中国的传统戏剧,又称为“戏曲”。“戏曲”这个名词的使用始于元代陶宗仪,见于《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是此处的“戏曲”还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自近代王国维始,方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1]中原,地处九州之中,华夏腹地,自夏商周以降,多是国都重地。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原文化整体呈现着博大包容、丰富多彩的总体特征,中原戏曲也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

种类繁多,流派纷呈

——以河南省豫剧为例

清代以来,原生于河南的剧种、外省流入的剧种有50多个。[2]如曲牌体剧种:曲子戏、大弦戏、罗戏、扬高戏等;板腔体剧种:豫剧、越调、宛梆、怀梆、道情戏、大瓶到、四股弦、怀调、卷子、坠子等;综合体剧种:豫南花鼓戏、四平调、二夹弦等;民间小调:固始的灶戏、新蔡县的杠天神等;其他剧种还有皮影戏等。中原经济区传统戏剧不仅种类繁多,每一剧种里的流派也是十分丰富。

豫剧,是河南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一般认为产生于明末清初,是秦腔与蒲州梆子先后传入河南,同当地的“本地土腔”及民歌、说唱小调相融合演变而成。也有说是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的。”[3]豫剧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结构。主要分慢板、流水、二八、飞板四大类。每类又有许多变化。豫剧表演重唱工,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风格朴实清新,乡土气息浓厚。行当分有大红脸、二红脸、小生、边生;正旦、小旦、老旦、帅旦;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俗称“四生四旦四花脸”。

关于豫剧流派,历来说法不一。按地区划分,豫剧包括豫东、豫西、豫南、豫北;按腔调分,有油梆、枣梆;按其分布地区和声腔划分,有四大派别:祥符调、豫西调、沙河调、豫东调,这里从其分布地区及声腔划分上对各类别豫剧的发展及现状做简要概述。

祥符,系河南开封县旧称。祥符调,也就是指流行于开封一带的有其特色的豫剧腔调。祥符调的板路及唱腔、唱法,约形成于嘉、道年间,以封丘县清河集和开封朱仙镇为中心。1914年进入开封之前,各流派一般尚无假嗓唱法,举凡生、旦、净、末、丑,均以“大本腔”唱出,只在某些唱调(主要是[慢板])的尾部使用“赝腔”,加上其时女演员尤其是成名者甚少,主要是“外八角”统治舞台,因此在艺术上一般认定“祥符调”的特点为细腻、典雅等。事实上是在1930年以后,随着以陈素真、司凤英、马双枝、阎立品、姚淑芳、陈素花、田岫玲等为代表的女演员的大量涌现之后,该特点才真正形成,其腔体主干音和豫东调并无分别,八十年代以后也才有“陈(素真)派”之说。[4]

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或“豫西梆子”。是乾隆年间流行于河洛一带的“十字调”梆子腔与传布在伏牛山麓的“靠山簧”(俗称“靠调”)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新兴品种很快代替了长期统治这一区域的弋阳腔、乱弹和罗戏,并吸收了它们的有益成份。豫西调风格苍劲、悲壮、深沉、浑厚,传统演唱全用真声,大腔大口,赝腔带“咦”,“寒韵”(落4、7)较多,且长于鼻音,这些特点便决定了它表现悲剧的突出功能。1935年周海水戏班二进开封,不仅为其发展打开了局面,并且“豫东”的慷慨、激昂和”豫西”的深沉、悲壮,相互交溶、结合,这为豫剧此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奠基和决定性的作用。

沙河调,又称“南路调”,实际是“南阳调”顺沙河东下与“豫东调”相互交溶的混合产物。流行区域以漯河、周口附近的沙河沿岸为中心,西起南阳的白河、瀼河,东达安徽阜阳的颍河、涡河,传布于大约20多个市县。其音乐形态,在唱腔板路中似乎多了一点坠子和越调的成份,但也强化了一些粗犷、豪放的风格。据现有资料,清道光年间,新蔡、沈丘、临泉一带已有梆子戏“窝班”的兴建。之后经由清光绪年间蔡玉贞、后来的顾家班等的发展逐步完善。1936年顾秀荣与“梆子大王”陈素真同台公演,是为“沙河调”与“祥符调”艺术交流之始。后经历过抗日战争爆发期间各路名家荟萃后剧种走向的成熟,于五、六十年代伴随着老一辈名家的先后辞世而慢慢模糊或消失。

豫东调,又称“下路调”或“东路调”。是豫剧流布地域最广的一个唱派。原是以商丘为中心,滥觞于虞(城)、夏(邑)、太(康)、柘(城)、鹿(邑)、睢(州)、宁(陵) (俗称“外八处”)等地的一种唱法。约于嘉、道年间形成。宗“蒋门”。其主要特征是以56723为腔体的骨干音,亦称“上五音”;以562765245为旋律线,主音落5。“二本腔”(假嗓)演唱。女声花腔较多,具明快、俏丽特点,男声则挺拔、昂奋,原以本嗓“带喊儿”唱出,或称“腔儿”,“河南讴”之名实由此出。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渐与豫西调交融,而互相吸收。至八十年代便基本被以演员为中心的唱腔风格流派所代替了,如“马(金凤)派”“唐派”(即“红脸王”唐玉成)等。[5]

豫剧这几个流派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紧密相连。在历史的发展中,“由祥符调派生出豫东、豫西、沙河等多种地域特色鲜明的声腔流派,”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改善,“豫剧迅速跃升为剧团数量最多、从业人员最众、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全国第一大地方剧种。”[6]

地区分布不均,剧种发展不平衡

当前河南省戏曲活动的繁荣程度主要以豫剧、曲剧、越调三个剧种为主,三大剧种尤其是豫剧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而其余剧种的活动地域性则较强,多以某种剧种的发源地为中心分布于周边地区。[7]如从陕西、山西等地传入的眉户剧种,其传唱范围主要在三门峡地区;商丘花鼓戏则主要流行在河南豫东商丘地区。

剧种之间发展不平衡。豫剧、曲剧、越调等大戏剧种发展形势较好,分别拥有丰富的演出团体、剧目和创作演出人员,每个剧种还以演员表演特色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戏剧流派特征。但眉户、扬高戏等剧种发展相对势头较弱,如眉户剧种,尽管这些年来创作和演出了《千金风波》《生命之光》《雨过花更艳》等现代戏,一些剧目获得了省、市级奖项,但其传唱范围仍局限于三门峡地区。

剧种流派发展不平衡。河南地方大戏豫剧、曲剧、越调等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流派,每个流派剧目创作、演出等也不尽相同。以豫剧为例,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分别创作或演出了大批优秀作品。受文化体制、传承方式等影响,不同流派剧目的创作、演出以及影响也不尽相同。

传承现状

虽然戏曲艺术是重要的民间艺术瑰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及新媒体平台等的不断涌现,戏曲艺术的传承不容乐观。

戏曲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受冲击。戏曲艺术的生态土壤是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下形成的乡村社会,戏曲几乎是这种社会里民众最主要的娱乐形式,并且常常通过民间民俗活动等形式传承和表达。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乡村社会不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和解构,使得建立和生长在这一生态土壤上的戏曲艺术也逐渐不被人所重视,甚至弃如敝屣,因为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更有趣味更方便快捷的消遣娱乐方式。

受众结构老龄化,潜在力量缺乏。调查显示,仍然坚持听戏看戏唱戏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绝大多数仅限于老年人群体,这也源于他们早年养成的习惯和怀旧情绪。然而因为生长于现代文明和城市中,自幼周围便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消遣与玩乐工具与渠道,再加上学校戏曲教育课程的缺乏,戏曲的青少年受众相比以前骤减。这导致戏曲艺术传承的未来基层力量不足,结构老龄化,如此下去,会直接导致戏曲艺术的传承举步维艰。

戏曲传承的活态基础面临挑战,即传承人的紧缺。目前,由于对承人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不够,致使很多传承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坚持下去。此外,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也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承担起戏曲艺术传承的任务,使得原本就不健全的戏曲传承体系面临更加窘迫的境地。例如,在2014年12月份,焦作市博爱怀梆剧团走进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演具有四百年历史的地方名剧《赶秦三》,虽然演员精湛的演技和投入的状态,让在场的人享受了一场民间艺术盛宴。但是其演员趋于老龄化,男性演员紧缺,一人分饰多角,以及戏服及设备的破旧及不全,都让人感受到这种盛名之下的老剧种并未得到很好的重视与传承的危机与悲凉。2006年怀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进入名录只是第一步,如何维护和发展才是非遗的最终目的。

戏曲题材陈旧,缺乏创新。调查发现,在现存的各类剧中,传统剧目居多,很多都是流传已久的旧戏,新剧和现代戏较少,或者说能被人们认可和喜欢的新剧并不多。在形式上也缺乏创新,并未充分利用当前极为流行的动漫及网络游戏这两个渠道来对戏曲做宣传,忽略了创新才是发展的原动力。

数字化开发力度欠缺,产业化不够。科技越来越进步,而戏曲艺术的发展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高科技资源,生产数字化产品,建立集收藏展示展演为一体的网络动态戏曲文化博物馆。同时,未能通过运用高科技进行戏曲产业化开发。早在2012年12月15日,由城大互动视觉及体现应用研究室、敦煌研究院和香港之友合办,香港敦煌之友理事会主席余志明赞助的《人间净土》,在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运用三维立体技术将远在千里之外的敦煌壁画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是由30名各领域专家历时6个月,利用卓越的虚拟实境技术,将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内的瑰丽景象,以全新的立体动画形式,辅以数码音像效果给呈现了出来。站在尺寸一如真迹的投影厅内,参观者四周360度环绕屏幕上展现出220窟内的全部景观:高大的佛像、精巧的装饰、灵动的舞者,个个栩栩如生。中原传统戏剧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也可以借鉴这种形式,充分发挥高科技优势,建立起虚拟动态的戏剧文化博物馆供人们参观,这样既节省了实际戏剧演出过程中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消耗,又可以不限时间随机随时根据需要播放,有利于让人们更加方便地了解传统戏剧,也为政府节省一些财政支出。

越来越多的地方剧种濒临灭绝。调查发现,除了豫剧、曲剧和越调三大剧种之外,其他很多小剧种都面临着濒危的境地,例如:宛梆、怀梆、道情戏和豫南花鼓等四个河南独有的剧种,还有大弦戏、大平调、二夹弦、四平调、落子腔、坠剧等六个源于河南的剧种;嗨子戏、柳琴戏、清音戏、扬高戏、柳子戏、五调腔、山梆、八调腔、豫东花鼓、丁香戏、蛤蟆嗡、梨黄、灶戏等,另外还有两百多年前曾极度盛行的清戏、罗戏、卷戏三个剧种;河北梆子、山东梆子、上党梆子、汉剧、京剧、蒲剧、秦腔、评剧、越剧、迷胡、黄梅戏、昆曲等等。

结语

河南地方戏的传统剧目有四千多出,从尧舜传说时代,到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有各不相同的剧目,纵贯几千年,其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思想内容之丰富,是其他民间艺术不可相提并论的。长期以来,由于保护传统剧目工作不能持续进行,传统剧目正面临生存的危机。河南是中原戏曲的摇篮,众多的戏曲剧种,都发源于河洛文化。但目前这一戏曲艺术瑰宝正在日渐流失,亟待我们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保护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戏曲艺术。

参考文献

[1]张庚,赵景深等.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1.

[2]刘景亮.中原文化大典·文学艺术典·戏曲[M].郑州: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4.

[3]刘波.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马紫晨.中国豫剧大辞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8.

[5]马紫晨.中国豫剧大辞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4:12.

[6]张大新.中原戏剧的回望与前瞻[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15.

[7]张文敏.增强河南戏曲资源开发应用的措施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l(1):106.

作者简介:李静,河南大学文学院2014级民俗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豫剧
档案管理助力非遗保护
勇毅执着的追求 坚实丰厚的建树
——郭克俭《中国豫剧演唱艺术》评介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豫剧马派唱腔在民族声乐中的借鉴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豫剧现代化进程分析
外来文化影响下豫剧发展的对策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