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职业教育的基本遵循

2015-04-29周建松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

周建松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的重要批示,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职业教育的基本遵循。如何更准确、更完整、更全面、更科学地把握习总书记批示的精神实质,值得深入思考。需要牢记一个使命,履好两大职责,确立三个地位,构建四合机制,弘扬五大风尚,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关键词 习近平;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2-0058-05

2014年5月30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批示。近一年来,全国上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呈现出十分繁荣的景象,表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发展势头。然而,如何更准确、更完整、更全面、更科学地把握习总书记批示的精神实质,仍值得我们认认真真下功夫研读和体会。

一、牢记一个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凝结所有中国人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走中国道路,需要中国精神,更需要凝聚中国力量,而这些举措的实现需要人才作为基础和保障。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提供基础性、专业性、职业化专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坚实人才保障的重心在保障,关键在坚实。

坚实人才保障,就昭示着必须大力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保持数量上的稳定和增长,保持专业上的结构优化,保持地区和范围的扩展。正因为这样,普职大体相当乃至高中后整体推进职业教育和教育的职业化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强化对职业教育的办学保障,就显得更有必要。

坚实人才保障,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培养方针,这就是习总书记所要求的正确的人才观。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会议报告,明确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党对教育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反复强调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职业教育必须培养人的一技之长,然后在岗位上施展其一技之才,为个人自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一定要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尤其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把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放在更高位置上。

坚实人才保障,就要求在重视全日制学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把职前、职中、职后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学校多种功能,为人才队伍建设做出持续不断的贡献,打造职业院校发展综合体。

二、履好两大职责: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中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一)服务发展

服务发展是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第一项要求,这就赋予了职业教育最基本和重要的职责,必须牢固树立服务行业、企业和区域发展的基本定位,在实现基本定位的同时服务国家总体战略,推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目标的实现。

服务发展首先必须定好学校的位,根据学校的性质、现状、条件和国家、区域、行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选好位、调好位、定好位。职业院校有区域综合性的,有行业特色型的,定位不同、服务范围和对象不尽相同,但服务的含义和性质不变,如应当在服务企业、行业或区域发展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实现自身的价值。

服务发展同时必须拓展其范围,服务的内容既应包括人才培养、岗位培训,更应包括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应建设社区(行业)终身教育中心,同时服务于承担行业企业和区域的文化和特殊工艺传承和技术技能积累。

服务发展应当构建学校与区域行业企业的互动机制,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做到同步考虑、同步规划、优先投入、率先发展,实现两者的协同。

(二)促进就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促进就业应当是职业教育带有标志性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社会和学校都要树立正确人才观,要共同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促进就业,就必须坚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育人工作中的就业导向,要按照社会需求办学校,对接行业需求办专业,适应岗位要求建课程,坚持职业化、强化专业性,突出一技之长、强化一专多能,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和能力。

促进就业,就必须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就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处于中心和重要地位,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和全方位就业工作服务体系,无论是学校还是政府,都应把它当作大事来抓。

促进就业,就必须强化以创业带就业的工作体系建设,职业教育围绕学校特点,要努力办好专业、注重学业、强化职业、重视就业、鼓励创业,努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然后实现成就事业的目标,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六业贯通”办高职,贯通的前提是就业导向、产教融合[2]。对此,中央反复强调要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氛围的形成,职业院校应该在创业教育中积极作为、有所贡献,培养一批又一批创业者。

三、确立三个地位:把职业教育从教育发展、人力开发、青年成才的立体化视角来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职业教育批示开篇就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这实质就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事实上,它也是我们履行为“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重要条件;或者说,必须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确立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才能创造条件,为“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力保障。

(一)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似简单,实则深刻。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文化领域排斥、轻视职业教育,甚至回避职业教育。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有了大致明确的职业教育概念和范畴,但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一个低层次、低水平、低质量的教育。因此,明确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有利于更好地制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确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构建好职业教育体系。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制度和计划安排,解决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和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努力锤炼我国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以彻底扭转当前职业教育被视为“二流教育”的看法,使其成为所有公民有吸引力的教育选择,并同时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社会和谐与实现个人成长及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这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旨归[3]。

职业教育地位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必须也应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使全社会都来认识、关心和重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地位与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既然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实现自身均衡协调发展,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短板位置,必须积极发展、大力发展、加快发展,尽快消除短板负效应,跟上发展总步伐。

职业教育地位与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作为国民教育体系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有高水平的、相对独立又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该适应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达到世界水平,并与普通教育均衡等值,切实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开发是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要求,具有多种路径,也有多种渠道,应予以同样重视。

从人力资源开发谈职业教育,必须把职业教育当作主要渠道、重要渠道、正规渠道,而不是可有可无,更要防止成为被动选择,应该以重要环节的要求抓好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

从人力资源开发谈职业教育,必须链结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把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资质同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相关政策、相关证书结合起来,实现两者一体化和协调运行。

从人力资源开发谈职业教育,就必须从体制上建立起相对统一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把职业教育与就业、职业教育与劳动、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建成一张网,使其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青年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径

青年人的成功成才大门是广阔的,把职业教育作为重要途径,必须树立并澄清新的理念。

人才多样化理念,就是说人才具有多样性。满腹经纶是人才、一技之长也是人才,紧缺和结构性需要更是人才,技术技能传承更需要特殊人才。

人才大门是开放的理念,应把职业教育的人才纳入国家人才总体战略,并采用人才平等政策,尤其强调人人平等、机会均等、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当前,有些考试政策排斥职教领域和相应学历的人,应予以调整。

鼓励各就各位、岗位成才。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必须防止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现象,鼓励各方面人才尤其是职业教育人才立足岗位,尽展其才。

四、构建四合机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出成效

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战略,必须有推动国家战略实现的机制,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从其特点和特色出发,构建鼓励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具体举措。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机制建设,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通俗地说,要构建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四合”机制。

(一)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四合”机制的第一要位,办好职业教育,必须把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在一起,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研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研究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当前的一个突出点是新技术革命广泛兴起,产业转型升级一浪高过一浪,产业整合势在必行。工业4.0和互联网+等战略的深入推进,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产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职业教育不仅要适应,而且应该积极研究适度超前,这就必须建立产业与教育的融合机制。当前正在进行的产教行业对话应是一个良好开端,而唤起产业和教育各自的自觉,或者真正建立产业部门举办职业教育的机制应该更有意义,更有成效。

(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全社会和职业院校的共识。实际上,它也是产教融合的具体化,产教融合带有根本性,校企合作落实好具体问题,建立广泛而又深入有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教育与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的结合也就有了可靠条件。最近几年来,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中,各学校与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建立的由政行校企共同参加的理事会制度,以专业(群)为单元组成的“六合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学校想方设法建立的兼职教师制度,订单培养制度,都是校企合作的具体化和有效实践。应该说,它不仅已成共识,而且在不断深化和完善,目前,不少企业也已在合作中尝到了甜头。

(三)工学结合

如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解决办学模式创新问题,那么工学结合应该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以工作与学习结合为指引,重视教师的教与练统一,学生的学与做统一,培养学生行的体验、做的能力,做到动脑动手协同,以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各学校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特别是广泛推进的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已大见成效,应持续推进,不断创新。

(四)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知行合一,既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现形式,也是职业教育特色和特点的落脚点。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知行合一既是质量要求,也是特色所在;知行合一,既是一个理念、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品格、一种价值追求。它要求我们的学生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基本业务工种,实践至上、动手为要,脚踏实地、岗位成才,这正是职业教育必须倡导和坚守的宝贵经验。

五、弘扬五大风尚:坚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和营造人人皆可人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职业教育要得到良好发展,社会舆论、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提出要加大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同时明确要求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人出彩的机会。

(一)劳动光荣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强调“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持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弘扬劳动光荣,弘扬劳动的重要性,对推进和加强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和劳动者的地位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促进作用。

(二)技能宝贵

技术和技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然而,受长期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忽视技能,忽视一技之长,看不起或不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情况相当普遍。强调技能宝贵,对推动人们学习技术、苦练技能、强化和推崇一技之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技能人才日益受到全社会尊重,各地技术工人、技能标兵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在不断健全,这对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大有帮助。

(三)创造伟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造伟大,我们理解它包含了发明创造、技术发明、技术革新,包括了创新创业等一系列范畴。凡是对现有技术技能有改进,现有工艺有优化者应均视为创造,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创业者也视为创造。这同职业教育正在强化的创业教育相适,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创业创新创效实践非常有益。

(四)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皆可成才,实际上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职业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概念。一个人不论智力体力状况如何,通过接受职业教育乃至技术技能培训,都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些人也应当是人才,也就是依靠劳动和技能生存、生活、发展的人。人人皆可成才理念是对全社会的激励,是对劳动者的讴歌,是成才观的创新,对职业教育发展就是一个印证。

(五)人人尽展其才

人人尽展其才与人人皆可成才是孪生姐妹的关系。人人皆可成才要通过人人尽展其才来表达,人人尽展其才促进人人皆可成才的实现。人人尽展其才,就是人才不分高低、贵贱,而是根据不同特点和特长,按人才调适在不同的岗位上。这更是一种优化了的人才观、成人观,对推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批示,虽然只有417字,但仔细学习和体味,它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它应该是我们办好职业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遵循,只要我们正确领会,认真贯彻、创新工作,并善于用创新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做强,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做大,并在实践中把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职业教育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