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鸣奏曲的音乐特征分析
2015-04-29彭珊
【摘要】贝多芬钢琴鸣奏曲在曲式、和声织体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建设性的探索,体现了贝多芬本人对音乐的领悟和对钢琴的驾驭能力,突破了钢琴音乐形式发展的桎梏。本文对贝多芬钢琴鸣奏曲曲风的流变做了简要梳理,揭示音乐创作的规律,以期为音乐创作提供灵感之源。
【关键词】贝多芬鸣奏曲;特征;技法
贝多芬是莱茵河畔一名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是欧洲音乐史上一名罕见的多产音乐天才,他的创作广博浩瀚,涉及到交响曲、钢琴鸣奏曲、弦乐四重奏、小提琴奏鸣曲、歌剧、弥撒、清唱剧、舞曲等几乎所有体裁,其中三十二首钢琴鸣奏曲被钢琴家们奉为“新约全书”,在钢琴艺术史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位置。贝多芬的作品极富有创造性,继承了古典主义的大成,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作曲中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对自由、真理的热切追求。三十二首钢琴鸣奏曲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也是他的呕心沥血之作,超越了时代的钢琴发展的时代步,集大家之所长,体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气魄、海顿的风俗性艺术风格、巴赫的宏伟气魄和莫扎特的细微刻画,带有日耳曼民族的理性却又不失浪漫,成为18、19世纪只交的一座音乐丰碑。
一、贝多芬的艺术创作生涯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钢琴发展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贝多芬生长在音乐世家,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从小就耳融目染更重器乐和唱法,具有卓越的音乐天赋,是当地的音乐神童。在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创作歌曲并在音乐会上演奏,十二岁时能够娴熟地演奏曲子,并担任管风琴师聂费的助手。在聂费的引导下贝多芬极大开拓了音乐视野,对德国古典艺术充满了热爱,之后又跟随莫扎特学习音乐,受到莫扎特即兴演奏的起发,在启蒙思想盛行的欧洲大陆,贝多芬的创造力被点燃和解放,创造了多首具有崇高世界观和对自由的热切向往的作曲,成为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从1798年开始,持续的耳鸣困扰了贝多芬的创作,他对生命陷入了绝望,但在1802年,贝多芬决定向命运抗争,在耳聋的状态下继续创作,开启了创作生涯的新的开端。
二、贝多芬钢琴鸣奏曲的特征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是他向命运抗争的心里路程和音乐生命,具有时空维度的自传意义,也是贝多芬所有创作作品的重心所在,被钢琴家们尊称为“新约全书”,是每一个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都要学习的曲目。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历史地位体现在它缔造了世界钢琴音乐的一个巅峰,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极大提高,并超越了时代的脚步,在世界钢琴史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位置,是人类宝贵的音乐财富。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极大提高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体现在他将自身的思想感情通过曲子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并且在曲子创作中注入了极具戏剧性的音乐效果,扩展了奏鸣曲内部的矛盾冲突,使之具备了充沛的发展动力,并且在演奏手法上,贝多芬扩大了演奏音域、增强了弹奏力度、提高了手指技巧,突出了奏鸣曲内部结构的对比,为钢琴艺术创作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标杆,成为钢琴艺术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贝多芬的钢琴鸣奏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创作作品,包括2号—22号,主要是对古典传统技法的展示,其中唯一一部以文字命名的“悲怆”即出自这里。第二阶段成熟时期创作作品,包括22号—90号,主要变现为贝多芬在古典传统上的突破和创新,将和弦的功能性逐渐弱化,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曲风。第三阶段是晚期创作作品,包括90号—111号,贝多芬的风格基本固定,并且每一首都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贝多芬将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放到了与交响曲同样重要的位置,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钢琴造诣深厚的海顿和莫扎特等普遍将钢琴奏鸣曲当作教材,贝多芬却将它作为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倾注了充沛的感情和心血。在曲式结构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早期和晚期大有不同,早期为古典乐的三个乐章,晚期变成了浪漫乐派的四个乐章,并且增加了三重赋格、主歌谣曲式等等新的曲体结构。在和声特征方面,贝多芬使用了大量的不协和和声,并且在最终没有得到解决,从而使乐曲充满了抗争、矛盾的英雄气概,在晚期创作中他频繁变换和声,大量使用减七和弦、那波里和弦等,具有浪漫派的风格特点。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早期,从年轻作品到1802年之间是贝多芬模仿和吸收的时期,按照曲风的发展,可将早期创作细分为波恩时期(1783出版)、维也纳前期(1796—1799年)和维也纳后期(1801—1802年)。在维也纳前期,贝多芬创作了奏鸣曲Op.2,No.1(F小调)、NO.2(A大调)、No.3(C大调);奏鸣曲Op.7(降E 大调);奏鸣曲Op.10,No.1(C 小调)、No.2(F 大调)、No.3(D 大调)(1798 年出版);奏鸣曲Op.13(C 小调)奏鸣曲Op.14,No.1(E 大调)、No.2(G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op.13)也出自这个时期。在早期创作中,贝多芬延续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古典传统风格和技法,但在曲式结构、和声和转调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悲怆》中实现了自我探索的光辉顶点,具有空前的独创性。
三、结语
贝多芬以深刻、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脉搏。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永恒的宝藏,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雅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上)[J].钢琴艺术,2002(10):12-15.
[2]赵鑫珊.贝多芬之魂[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4).
[3]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7).
[4]雷蕾.浅析贝多芬奏鸣曲[J].辽宁师专学报,2005(4).
作者简介:彭珊(1993—),女,山东甄城人,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