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流浪者之歌》旋律中的歌唱性
2015-04-29丁琰彦
【摘要】带有强烈浓厚特点的吉普赛民间音乐《流浪者之歌》成为了世界提琴音乐爱好者们喜爱的乐曲,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法描写了这个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准确的抒发了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宣泄正是这个流浪民族的特性——歌唱性。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浅析,结合吉普赛民族的音乐特点,来说明音乐中旋律的歌唱性在表现人们内心情感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浪漫主义; 咏叹调; 宣叙调;修辞学
因小提琴自身能够演奏模仿歌唱性的人声,所以更加奠定了作品旋律的歌唱性,展现出乐曲旋律的优美、凄婉,用以表现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时的心境。通过对作品旋律性的抒发,歌唱出吉普赛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热情与渴望,借以通过《流浪者之歌》这首小提琴作品,来具体分析和深刻理解乐曲旋律的歌唱性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作者及作品的风格特点
作者萨拉萨蒂(1844—1908)是十九世纪末西班牙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流浪者之歌》又称《吉普赛之歌》此曲创作于1898年,原为管弦乐伴奏,后常用钢琴伴奏,这首乐曲旋律凄婉、优美,是吉普赛流浪民族生活流离不定的真实写照。萨拉萨蒂的父亲是一个军乐队的乐手,也是他的小提琴启蒙教师。萨拉萨蒂十岁时去马德里学习,十二岁时第一次公开演奏就因超高的演奏技术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萨拉萨蒂还和不少的作曲家有交往、做朋友,这些作曲家把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赠送给他,如:布鲁赫的协奏曲《第二苏格兰幻想曲》;圣桑的《引子和回旋曲》;拉罗的协奏曲《西班牙交响曲》;维尼亚夫斯基的协奏曲《约阿希姆变奏曲》;德沃夏克的《玛祖卡》等。萨拉萨蒂之所以演奏非常成功,这与他有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是分不开的,无可超越甜蜜而又纯净的音色,运用颤音的色彩比当时一般音乐家所运用的要宽得多,运弓自如通畅地流动而没有阻力,他的演奏技巧近乎完美,是当时新型小提琴演奏家的代表。作品第一部分疾苦的、悲愤的;第二部分缓慢的、忧郁的;第三部分,欢快、跳跃的、充满喜悦气氛情感的热烈展现,前后三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也是这首作品的特点之一。创作这部作品的感情基调正是吉普赛民族具体生活的真实写照,歌唱的民族,歌唱出动人的旋律,不难想象,音乐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更深层次说明了歌唱性在音乐作品形象中的深切含义和感人至深的作用。
二、《流浪者之歌》的旋律及曲式分析
《流浪者之歌》听到标题就充分的感受其是具有歌唱性旋律的作品,它展现匈牙利民间音乐旋律的显著特点,通过吉普赛这一民族所独有的特性,作者用音乐的灵魂谱写出打动人心的旋律,充分的体现了这首作品整体旋律的歌唱性。全曲总共分成三大部分。
《流浪者之歌》音乐一开始就吸引听众在提琴G弦上的激动豪放和从低到高径直而上的小调音阶,曲调的尾音用一连串音阶或分解和弦奏出以衬托音乐的气势,是吉普赛人乐队贯用的手法,演奏时乐曲节奏相对自由。第一部分包含4个小段落,第一主题开始,由伴奏声部沉重有力地显示,然后小提琴在G弦上用饱满的前音加花重复,使这一沉重充满紧张不安的旋律,悲怆凄楚,带有明显的悲剧性色彩。当小提琴演奏这一宣叙调般的主题旋律时,伴奏部分的震音更大大增强了这一主题阴暗的气氛,紧接着,小提琴在震音的伴奏下,奏出了惆怅凄楚的第二段旋律,使音乐的悲怆剧色彩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段起伏跌宕,充满激情,如泣如诉。即时插入的快速华彩和带颤音的下行音调,每一句都是由高音区开始下行到中音区后进行迂回,增强了吉普赛民族音乐即兴特点和丰富的情绪化色彩。(30—44)小节,纷繁复杂的技巧的运用,让原本悲凉、压抑的感觉得到些许缓解,最后一小节C小调V7—I的和声进行,伴随下行到主音的旋律音调,使气氛渲染部分得以圆满结束。
这段著名的旋律原本是匈牙利作曲家艾勒梅尔所做歌曲而改编的,但是经过萨拉萨蒂改编后,加入了匈牙利民间音乐特点的切分节奏,慢板中特殊的节奏伸缩,这是其他民族音乐所没有的。在每一句的结尾倒数第二个音符时值都要拖长一点,相对伴奏声部在极微弱的力度上奏出短小的乐句,预示着这部分主题性格,十六分音符和符点,八分音符共同组成的极高音特点的节奏,都是西班牙风格重要材料特征。
重音的标记是这段音乐风格的显著标志,把之前奔驰的情绪收敛起来换成叙事的气氛,当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后缓缓奏出令人感伤的旋律,描绘出吉普赛人民深埋在心底无依无靠的惆怅和悲哀,让听者亦感受悠远的凄凉和哀伤。第二段是前段的变化反复,保持了前段的句法、结构,但在声音处理上更加微弱,反复一遍后,有一个5小节的弱小结尾,它首先把音区降到最底并减慢速度,以双音震音持续一小节,而后以音阶上行几乎到最高音区,在C小调主和弦上结束,紧接着,乐曲气氛陡转,进入快板奏出了舞曲般欢快热烈的第三部分。
尾声是极其精彩动听的快板,这一突然地转变顿时把人们带进热闹的欢快场面。这一主题热情奔放,欢快炽烈,充分体现了吉普赛人狂放不羁、开朗欢乐的性格,与之前惆怅悲凉的情绪和缓慢柔和的节奏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乐曲用拨弦技术开始另一主题(第98小节)使乐曲情绪越来越高涨,这一主题反复一次后(在结束前又再现一次),乐曲转入A大调,采用提琴强而有力的顿音技法奏出,十六分音符流利的跳弓构成无穷动式的段落,频繁使用泛音和左手拨弦奏法的技巧,使此段落音乐逐层转向高潮,最后在两个有力的和弦拨奏中结束全曲。
三、小提琴在乐曲旋律中的演奏作用
《流浪者之歌》这首作品的技巧性非常高超,几乎囊括了小提琴中所有高难技术,也正是发挥乐器本身的高度性能,结合音乐的形象写出的作品——通过从乐器的性能到音乐形象,体现了作者高超、巧妙的构思,这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创作的一大特点。“歌唱的旋律”就是抒发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传递手段,正是因为优美动听的旋律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才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小提琴作为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在旋律的演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提琴自身就是歌唱性的乐器,它的声音悠扬悦耳,如歌如诉,更加突显了旋律的歌唱性。作曲家正是利用这一特征,来抒发人们心底的歌声。歌唱的技巧——这里单指弦乐器歌唱的技巧,提琴的声音在作品中出现器乐化的人声,提琴艺术从伴奏圣咏诗,模拟人声,独立的歌唱以至发展成高度技巧的歌唱艺术。歌唱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是倾诉人们心底深处的情感,演奏这种旋律性的语言就更加贴切体现出歌唱性的特点。《流浪者之歌》这首作品是作为小提琴乐曲而被演奏,作品本身的旋律就更加形象准确的被表达,作品的伴奏也独具特色,原为交响乐队伴奏,现在多用钢琴伴奏。在这首作品的伴奏中同样突出了旋律的对比,钢琴与小提琴的配合,犹如两个流浪者在相互诉说他们生活的流离凄凉与孤独悲伤。当小提琴演奏完一个乐句后,钢琴伴奏同样以非常贴切的旋律加以回复和肯定,说明了音乐语言中的对话性同样需要演奏者用歌唱的情感加以表达和诠释,从而使旋律更加丰富、流畅,体现出歌唱性在整体的伴奏中同样重要,以此来衬托小提琴旋律的优美、哀怨,让旋律的歌唱性发挥到极点。
四、吉普赛音乐的民族性阐述旋律的歌唱性意义
作者萨拉萨蒂正是用这样一种歌唱性手法创作出这部经典的作品,通过对这部作品旋律的了解,不难看出作者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情节,吉普赛风格音乐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极大充分的完全体现,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注定了要有歌唱的美好,有可以抒发本民族情感的声音,尽管他们的形式不同,但共同的愿望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用心底最深处的灵魂来歌唱生活,体现歌唱的意义,用自我体会来谱写出动人的旋律,迸发出内心涌动的激情。歌唱本身对人们的生活就是精神上的需求,对作品的深入了解,更加进一步体会歌唱性的表现以及旋律是展现歌唱性的手段,歌唱性又是依附旋律而存在的,二者相符相承,不可分割,是相互联系的。歌唱性的体现正是对作品本身的情绪感悟,这种情绪的抒发来源于人们的内心情感,正向诗人所写的诗其实都是写给自己的,作诗是对个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音乐也是如此,只是表现的更加抽象,没有那么直白、具体而已。一切苦难过后,人们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一个流浪的民族更加迫切的需要这种渴望的实现,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又是如此简单和美好,用心中最朴实、质朴的声音来祈祷上帝的恩赐,祈祷美好生活的开始,希望这优美、凄婉的旋律可以打动上帝的灵魂,让一切苦难都结束吧!对于每一位倾听者来说,当听到这样一种声音的时候,无论作品的大小与否,成功与否,都会触动人们内心最隐秘的深处,随之产生音乐上的共鸣,体现音乐本身对人们情感表达的作用,使心灵得到歌唱,让听者的情感得到升华,永住在耳畔,珍藏于人们的心中!
五、结语
通过浅论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旋律的歌唱性,体现了歌唱性在音乐作品形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深刻涵义。情感的根本是用歌唱的声音来表现音乐作品的旋律、风格和中心思想,体现作品的深层含义。虽然只是单一针对这首器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论证,但就旋律的歌唱性在《流浪者之歌》这首作品中所体现的作用,足以说明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应该具备深刻的思想感情,情感的体现是用情、用心、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释放出心底的歌声,心底的音乐,感动自己同时打动和感染听众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韩里.欧洲弦乐艺术史[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第一版).
[2][德]佛朗兹法加,华天任.小提琴的名琴[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6.
[3]塞穆尔啊普尔鲍姆,塞达啊普砣姆《世界弦乐艺术家[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5.
[4]罗传开.外国名曲欣赏词典[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
[5]林逸聪.音乐圣经[M].华夏大陆出版社,1999.8.
[6]于润洋,张前.西方音乐美学史[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1.
[7]李哲洋.世界音乐解说全集[M].台湾大陆出版社,2002.5.
[8]陈平等.外国音乐表演用语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12.
[9]罗小平.音乐价值三议[M].中国音乐学院出版社,1997.2.
[10][德]贝塞勒近代音乐鉴赏问题[A].西方音乐社会学现状[C].金经言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丁琰彦(1978—),女,辽宁大连人,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教师,管弦系主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