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曲《渔翁道情》的演唱方法探究
2015-04-29田文升王冬弘
田文升 王冬弘
【摘要】古曲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一种音乐形式,也是我国历史人文精神物化的体现,对于发掘我国音乐价值具有相当的意义。相较于其他音乐形式,古曲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演唱方法要求较高,因此,演唱难度也比较大。本文以《渔翁道情》为例,探讨了中国古曲的演唱方法。
【关键词】基本情调;昆曲文化;美声演唱
前言
我国古曲具有典雅、含蓄、意境深远的特点,其中包含了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精神追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使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才能在保留古曲文化底蕴的同时,表现出古曲中的韵味。在探讨古曲演唱方法的时候,如何将西方的发声方法应用进去是我国不断探索的问题。当前,由于演唱方法不恰当,导致我国古曲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使演唱者充分掌握古曲的演唱方法对于传承古曲文化意义重大[1]。
一、《渔翁道情》简介
道情是一种曲艺形式,源于唐代道教,最初是为了宣扬道教的一些思想,随后逐渐成为作曲家抒怀遣兴的载体,主要以简板、渔鼓作为乐器,使形式更加活泼或世俗,大多数作品磅礴、音律多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音乐的发展。《渔翁道情》的作者是清代著名的画家郑板桥,早期他家境贫寒,以卖画为生,得友人资助考取功名,中年为官,廉政爱民,受到百姓敬重,后得罪朝中权贵被迫离开官场,再度卖画。在《渔翁道情》中,郑板桥表达了自己即使历经磨难也不会放弃做人原则的人生追求,这也是他一生钟爱怪石、瘦竹、蕙兰的原因。郑板桥的《道情十首》在面世后,经招歌演唱而闻名于天下,在坊间广为流传。我国古典审美精神注重天人合一,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高度结合,强调达到物我两忘境界,在此境界中关注生命与感悟宇宙。《渔翁道情》正体现了我国这一古典审美精神,作者在大自然中感悟人生际遇,寻求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渔翁道情》具有强烈的音乐韵律感,句子长短不一,韵脚“an”让人体会到统一与变化并存的状态,迎合了我国传统美学的规律。
二、《渔翁道情》演唱方法探究
(一)全面了解古曲的基本情调与特征
古曲包含了作者的情感、人生际遇、精神追求,因此,全面了解古曲的基本情调是成功演唱古曲的前提条件。《渔翁道情》是郑板桥仕途失意所做,应当包含被诬陷诽谤的不平、被贬谪的无奈以及坚持不懈等多种复杂的情感,演唱者应当从这些方面去把握《渔翁道情》的基本情调,站在一个大有修养的官吏的立场上去理解这首古曲,将忧伤、坚决等情感融入到演唱中。《渔翁道情》诞生于南方的扬州,带有明显的南方音乐的特征,在演唱时不能以北方歌曲的演唱方法来进行演唱。《渔翁道情》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歌词简短,韵律悠长,情感表达含蓄,且采用比、性的修辞手法,借以抒发作者的感概和情怀,演唱时应当温婉轻柔,便于表达细腻的感情;乐曲节奏具有慢而从容的特点,但歌词较长,需要演唱者调整自己的气息,始终保证气息稳定而深沉,给听者一种潇洒、从容的感受;以连音为主要的润腔特点,韵律之间音阶跨度大,要求演唱抒情、细腻、婉转;乐曲以抒情为主,意境悠远。只有充分了解《渔翁道情》的基本情调与特征,才能较好地出来乐曲中的蕴含的情感,唱出这首乐曲中的情。
(二)立足昆曲文化把握演唱技巧
昆曲在我国历史文明的长河中逐渐被延续下来,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最为灵活的形式之一[2]。如果演唱者能够掌握一定的昆曲,就能使自己感受到我国传统音乐的演唱氛围,立足于昆曲文化,实现对演唱技巧的整体把握。昆曲最大的特点就是行腔优美,语调缠绵婉转,侧重于对音乐的细致表现,希望用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修饰乐曲,使乐曲趋于完美。昆曲具有灵活多变的演唱技巧,强调控制声音的音调、停顿时间、情感等要素,对节奏快慢的把握要适当,行腔收放自如,借用昆曲的演唱技巧将大大增加《渔翁道情》的文化魅力。在演唱《渔翁道情》时,要对气息收放自如,任何时候都要保留一定空间,切忌一次性达到极致,以达到控制音量、保证声音连续性的目的。比如在唱到“老渔翁”这三个字时,音量呈现出逐渐变弱的趋势,演唱者应当控制音量,使其具有古典气质,同时,演唱者要认识到,传统音乐的曲谱只记录骨干音,演唱者可以在骨干音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达到传统音乐的审美要求。另外,演唱《渔翁道情》时,声音要求自然、隐忍、淡雅、含蓄、洒脱、无奈等,无明显修饰的痕迹,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精神,比如“离歌一阕斜阳晚”和“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这两句,演唱者的声音不仅要带有这些感情,还要有一种时光逝去的无奈之感。古曲演唱可借鉴昆曲演唱的呼吸方法、起落转承之法,丰富古曲演唱的方法,增强古曲演唱的技巧性与美感。
(三)充分借鉴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被国际广泛认可,是一种公认的较为系统科学的演唱方法,在我国逐渐被更多的人所采用。美声唱法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渔翁道情》中充分借鉴美声唱法,有利于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与作品的技术含量,要求演唱者在保留乐曲文化的基础上,对美声唱法的借鉴做到扬长避短,采用其中有益的部分。《渔翁道情》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高位置共鸣,适当打开共鸣腔体,确保音色的明亮度,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借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保持气息平和,避免出现颗粒式的气息,摒除美声唱法的颤音,以展现《渔翁道情》的古典韵味;咬字位置越高越好,尽量不要靠后,以防《渔翁道情》失去古韵。
三、结束语
古曲演唱方法多种多样,一个优秀的古曲演唱者可以完美阐释作品的风格特征、精神层面与文化内涵,只要演唱不懈努力,就能够为我国古曲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强.古曲《渔翁道情》演唱探微[J].音乐天地,2011,03:52-55.
[2]于颖.中国近现代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田文升(1983—),男,籍贯:辽宁朝阳,学历:研究生在读,职称: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声乐、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