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巷.往事

2015-04-29董开超

意林图解作文(小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梅子琴弦伯伯

董开超

在太外公家附近有条幽静的小巷,小巷的路面全是用石块垒铺而成,显得有些起伏不平。倘若漫步于小巷之中,你会听见脚踏石板发出的“嗒嗒”的响声,这声响没有一定规律,但似曾熟悉,越听越美妙,越听越舒心!

我带着好心情,再次踏上这条熟悉的小巷。偶见石缝之间长出秋后清丽的小花、小草,在沧桑及冷峻的石头的衬托下,显得尤其迷人。俯下身,想要摘其一朵,却舍不得。那一天到晚寻觅啄食的鸡群与狗,也不忍心踩踏它们。它们安静地歇欢在我脚下,小草、花儿对我微笑着,仿佛成了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清香,每一株都望着我。我蹲下来,静静地痴望,仿佛自己也是一株花,轻轻被风一摇,便翩翩与伙伴们舞啊舞。这里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驻足在小巷中,多少年幼的记忆涌上心头。小时候因为我身体差,妈妈就经常把我送去开中药店太外公家,这样可以多请教太外公。在太外公的精心调理与帮助下,我的身体渐渐地强壮起来,也认识了许多草药,连放在药柜的哪一格我都一清二楚。那时,我就喜欢这里,认为这里比城市好,至少在外面玩时,不用担心交通事故问题。而这条石头小巷就成了我酣畅玩耍的主要去处。

依稀记得来回奔跑于小巷的日子,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小巷两旁坐满了纳凉的人们,有就地而坐的,有带着缺角木板凳而坐的,也有放下摇扇铺地而坐的,等等。聚在一起攀谈,场面热闹极了。他们喜滋滋地谈论着东家孩子考上北京什么大学了,给我们村长脸了,小子真有志气呀!又说西家孩子在哪个城市里做了官,遇见村民们还是一样亲,这娃,从小就是个好孩子呀!大家谈笑风生,其间会有小伙伴站出来吆喝、催促道:“该到张伯伯给我们拉二胡的时间了,我就为听二胡而来的!”这时,张伯伯触动二胡的琴弦,便发出极美的音韵来。听说他从来没有学过谱,我惊呆了,怎么没学过还能拉出如此美妙的音乐呢?

村民们一边聆听着优美的音韵,嘴里不住地哼着“咿咿呀呀”,另一边手里还不停地赶着活儿,织毛衣、剥豆豆、纳鞋底……张伯伯拉二胡拉累了,就轮到梅子奶奶讲故事,听说梅子奶奶的故事,每天都是新的,从来不重复。我瞧她嘴中蹦出来的词儿,也像一串会跳跃的琴弦。有时这琴弦特别调皮,惹得干活的人,笑得前仰后合,手儿发抖,不听指挥,甚至不小心将豆豆撒了一地。却没法责怪梅子奶奶。

梅子奶奶今天的故事讲完了,村民们纷纷拿出熟花生、番薯片、橘子等分享新产的农作物。这些食物是我见过和尝过的最香最甜的。

在这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我甚至喜欢上了这里的土腥味、牛粪味、灶烟味。

忽然,起风了,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响声,树上的鸟儿也开始啼叫。不知不觉我已走出这条小巷,回头发现小巷还是原来的小巷,只是少了昔日围坐的村民,原来是深秋已至……

(指导教师:张宁玲图/周弘)

好词好句好段

小孩子坐在台阶上玩耍,大人们就开始天南海北地侃3起来,粮价现在多少,黄豆和玉米已经卖多少钱一斤了,谁家准备建新房,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哪户人家养的猪今年赚了多少钱。平时哪家有好吃的,总不忘记先给孩子留一份;家中小孩的衣服不穿了,就送给邻家的孩子穿,省得再去买,也不浪费。一条小巷,就如一条纽带,连接着你我他,大家荣辱与共。(周恒太《小巷情深》)(好词:天南海北 侃 浪费 纽带 荣辱与共)

名家写小巷的好段

站在一个制高点俯瞰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个城市的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显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当天黑下来,灯光亮起来的时分,这些点和线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黑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王安忆《长恨歌》)(好词:制高点 俯瞰 凸显 笔触)

写作亮点: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唯美的语言以及真挚的情感描写了记忆中的小巷以及巷子里的人、物、景,读之,对故乡的赞美、怀念和依恋之情溢于言表。

你还可以这样写:借物抒情的写法是叙事性散文常用的写作方法之一,其作用在于通过描写事物来抒发情感。如同样写故乡的小巷,你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如写记忆中的小巷是热闹的,村民围坐闲聊,鸡鸣犬吠;而今的小巷是冷清的,偶有人路过,或低头不语,或表情冷淡,失去了往日里的热络。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对童年里的小巷的热闹、人与人的亲近的怀念之情。

猜你喜欢

梅子琴弦伯伯
绝活
请牛伯伯讲“为什么”
帮牛伯伯围栅栏
“伯伯”叫错了?
和甘伯伯去游河
想念
播种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额头上的琴弦
谁动了我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