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喘息不止,只因“心理缺氧”

2015-04-29

心理与健康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心理疾病人际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弗洛伊德和亚历山大就认为哮喘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围绕着对母亲的过度依赖和分离恐惧的潜意识冲突。现在,越来越多的呼吸科专家认可心理社会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将哮喘的喘息发作和咳嗽症状看作是期望得到他人关注和保护的“被压抑的哭喊”。

强烈的精神或心理刺激是导致哮喘发作的常见的心理社会原因。各种生活事件也有可能诱发哮喘,如失恋、丧偶、原生家庭不和睦、经济困难、下岗、升职工作压力、人际冲突、居住环境不佳等。灾难性事件同样也会诱发哮喘发作,在9·11之后的几周中,纽约的哮喘发病率提高了27%。

尽管所有人格类型的人都有可能罹患哮喘,但是依赖性强、被动、敏感、情绪不稳定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罹患哮喘。这些人格特质的人在人际关系中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会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常常感到自卑,常常缺乏人际安全感,并且对他人和社会常常抱有负面的态度。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对周围环境及未来常常感到不确定。他们在生活中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常常迫切地期望有人能够真正地了解和关注他们,哮喘就成为一种吸引他人关注的方式。哮喘的治疗除了医生的努力,患者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那些把治疗的责任完全推给医生的依赖性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差。

错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也会导致哮喘的频繁发作。哮喘患者的内在信念常常是灾难性的,往往会在实际的危险没有发生之前,就开始过度紧张,甚至会因为发现自己忘记携带哮喘喷雾而诱发哮喘。自我中心的人也更容易被哮喘找上门或者患病后更容易发作。他们常常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自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焦虑不安、愤懑;也可能更容易相信自己的想法而不遵从医嘱,不接受正确系统的治疗而导致发病。

心理社会因素会导致哮喘的发生,同样,哮喘也可能会诱发心理疾病。由于哮喘导致的生活质量的降低,患者更容易患抑郁症、恐惧症等心理疾病,也有少部分的惊恐障碍等心理疾病被误诊为哮喘。此外,一部分治疗哮喘的药物,如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可能会诱发焦虑。

那些家庭关系尤其是母子关系中存在过度照顾和依赖的儿童或成人也不乏因为对分离的恐惧而发病的例子。当然,父母过于严厉也会导致孩子自卑、压抑、敏感,而更容易成为哮喘患者。

所以,在哮喘的治疗中要充分重视生理心理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了常规的抗炎、抗敏、免疫治疗等方法之外,还要重视心理调节和精神科药物的合理使用。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心理疾病人际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