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演进和实践基础
2015-04-29曾宪植
曾宪植
党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理念、新思维、新论断,有其特殊的理论演进过程和客观的实践基础。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演进和实践基础,探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正确处理正在发生的深刻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們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6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又从速度、结构和动力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是党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也是对国际、国内对中国经济增长担忧的积极回应。
我们先从国际上看,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每年的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经济的增长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与中国经济的兴衰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德国经济学家米谢艾尔·麦克唐纳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编制出一个有趣的“40个依赖中国的国家”名单。这些国家对华出口份额都超过其出口总量的15%。这个名单不光有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世界上一些重量级的发达国家。而且,这个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有鉴于此,党和政府有必要把我们的主动意识和底线思维“亮”出来,向世界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在这个不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时期,必然伴随调整的阵痛和成长的烦恼。通过这样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常态”,将产生新的、更大的发展动力,必将继续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调整时期,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还将为世界作出贡献。这些贡献,源自于中国自身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
再从国内看,经济下行的压力,让人们的神经变得脆弱。习惯于高增长的人们,不要说7%,就是8%已经足以使其产生恐慌感了。然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结构的调整,往往是在经济增长由高速向相对较低速的下行区间内才能得以有效实施的。经济增长由超高速降至较高速的区间,市场上紧绷的关系才有可能松弛下来,实现“脱钩”“解扣”,结构性改革才便于实施,资源重组、结构调整才能进行并趋于合理。道理虽然如此,可是经济运行从来就不“单纯”。在现实社会中,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GDP增长还是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经济运行状况与各级官员的政绩息息相关,经济运行周期影响着相关官员的仕途。因此,几乎没有哪位领导喜欢在自己的任期内出现经济下行的状况。加之,2008年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由2007年的1416%下降到963%,适逢全球金融危机的开始,当时党中央为了保住经济不至于大规模下滑,采取“救市”方案,推出了四万亿强刺激措施,遏制了下滑,使经济保持了增长势态。当时出台四万亿刺激措施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但是同时也助长了人们对刺激性措施的依赖性。事实上,四万亿刺激措施的出台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没有四万亿投资托底,中国经济难逃萧条命运,但是在强大行政干预下形成的巨额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只能是一时的。在短期取得漂亮数字的同时,也给未来发展留下了诸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剧,影子银行泛滥,以及大规模产能过剩等很多隐患,形成一个个雷区,迟滞了中国经济转型和调整的步伐。如果再来一个四万亿,中国经济如何承受?因此,党中央必须让全党在思想观念上进行一次彻底的转变,摆脱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旧的以增长速度为核心的发展意识,树立新的、与新的发展常态相适应的发展理念,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减速,是中国经济自身调整的需要,是趋势性和长期性的,是以“调整”换“速度”,以“结构”换“增长”。
二、“新常态”的理论演进
2012年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年,在这一年里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滑,从2011年的93%掉到了77%,突破了8%的心理防线。2013年初,面对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是否出台新的刺激性措施摆在了中国最高决策者面前,它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着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意志和决心。出台新的刺激性措施则表示维持旧的发展模式,对经济发展来说就像打了一剂“强心剂”会出现经济增速的反弹,形成一串串的繁荣数字,而从长期来看无异于是“抱薪救火”,会加剧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会错过改革发展的良机,甚至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出台新的刺激性措施则要加快改革,涉入改革的深水区,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尽快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以避免经济进一步下行和可能出现的“硬着陆”风险。在这样一个选择面前,上任三个月的李克强总理旗帜鲜明地作出了抉择,提出:政府不再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要逐步缩减国家主导的投资行为;去杠杆化,以大幅削减债务,降低借贷与产出比;推行经济结构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中国改革将进入深水区,将实行新的改革措施,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获取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新活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一抉择被国外舆论称为“克强经济学”。“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新一届党中央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最初表述。
2013年9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大连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致辞,进一步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并详细说明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与主张,被称为“克强经济学”的官方版。在这个“官方版”中,李克强总理认为:第一,相信市场的力量。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结构性改革,深化中国的市场化进程。第二,坚持改革开放。再次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排除阻力,推动中国的改革进程。第三,在宏观政策上更加注重长远。这意味着,过去宏观经济一旦出现波动就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的做法已经遭到摒弃。第四,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高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更应该注重质量和效益。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对其经济学主张进行的系统阐述,一方面是回应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担忧,明确我国经济政策的宏观走向;另一方面也是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议的出台做好思想准备和理论铺垫,促使人们看清中国经济所处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
2013年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11月12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了重要判断,提出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基于上述判断,党中央进一步提出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就是既不冲出“上限”,又不滑出“下限”。“上限”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
基于三期叠加的判断,在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第一次正式提及“新常态”。新华社在5月11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中报道:“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6个月后,习近平同志在北京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发表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习近平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随后,《人民日报》的一系列文章对“新常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人民日报》刊登的题为《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的评论员文章,更将“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视作新常态下的主要特征,认为中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其后,在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015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三、“新常态”的实践基础
我们如何看待新常态?从党中央对新常态的表述来看,新常態,既是一种新思维、新理念、新理论,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理想趋势和要达到的一个新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舞人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必要条件。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表现为经济上的适度性、和谐性和持续性。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正在告别由于长期发展而逐渐表现出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
从实践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形成必然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过渡期。在这一过渡期中,机会与挑战并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不确定性有增无减。新的国际经济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在经济复苏中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重塑国家实力,一场新的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相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将有利于我国利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资源和全球市场。在这场竞争中,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能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我国就可能拉大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难以在这场竞争中掌握主动。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高达98%,经济不仅高速增长,而且保持了长期、持续、平稳的发展。经过30年的辉煌发展,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的各项基础条件已经具备。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就能更上一层楼,然而我国结构调整的阵痛仍在持续,新旧动力转换尚未完成,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新旧经济动力的转换,在短时期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困难肯定比预料的多,时刻考验着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宏观调控迫切需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找出最佳结合点。
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十三五”规划即将启动。“十三五”规划是我国形成“新常态”的关键时期,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规划好“十三五”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从2016年到2020年是不寻常的五年,既是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将比2010年再翻一番,从而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关键五年;也是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经过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将更加定型、更加成熟的五年。因此,到“十三五”规划结束时,我国必须建立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环境友好、分配公平、民生幸福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和谐、稳定、持续、合理的经济发展新常态。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王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