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动因与运行机制探寻

2015-04-29孙泽文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运行机制

孙泽文

摘 要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以技术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注重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肩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多重使命。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既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切入点,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略。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注重开放融合,着力队伍建设,增加专项投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形成开放与灵活的策略和机制,从而减少转型发展中思维定势的阻抗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动因;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3-0020-05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后产生的外驱力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力共同作用所催生的产物。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无论之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是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分类管理和增强办学活力等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在大力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背景下,必须准确界定其内涵,深入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动因,聚焦核心要素,探寻符合国际潮流的多样化发展机制。

一、应用技术大学的涵义与特征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一些欧洲国家基于当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将部分基础较好的工程师学校、高级专业学校合并,陆续升格为应用技术大学。为消除国际社会对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n,FH)的误解,德国将其英文名称设计为“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经由奥地利、荷兰和芬兰等国家的广泛使用,已成为当下一个较为流行的国际

性名称。

在西方,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指在工程、企业经济、社会管理、制造业和信息技术领域实施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它与普通大学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形成双轨制格局,得到欧盟各国的普遍认可。如德国现有应用技术大学247所,设有本科和硕士学位,部分学校还可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注册在校生70.3万人,约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3[1]。此外,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日本技术科学大学和台湾地区科技大学,也可称之为应用技术大学。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为理想模型。其是一种以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办学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将理论转化为技术,提供成果转化和技术支持,以及实用技术的课程,通过以工为主、多科协调,培养本科、硕士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肩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多重使命,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多科性新型大学。名称中的“技术”是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不能狭义地理解为生产技术,而是包括各种为职业所做准备的技能[2]。作为一个具有“科学、工程、技巧、技术和艺术”等实用性科学与技艺的指称,其还包含知识、技能、规则、经验、秘诀以及思维等方面的意蕴,是应用技术大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科研方向设定的重要依据。

作为一种理想的大学类型,应用技术大学介于学术型大学与高职院校之间,是两种类型融合而成的变体,与国外服务型大学组织模式十分接近。虽然在类型上有别于传统的大学,但在社会价值、实际功用上与之具有同等地位,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鲜明特征。

(一)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使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应用技术大学应“面向行业、立足应用、服务地方”,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政府制定区域社会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参与学习化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宽厚的理论基础、技术和方法、

经验的积淀,以及整体性的思考结构。依靠产学合作提升办学水平,通过必要的基础理论教学和充分的职业训练,使学生形成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科学精神,培养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运用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不断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使之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大力发展应用类学科和专业,使其兼具技术性、应用性与职业导向性

在遵循技术技能生成逻辑的基础上,应用技术大学注重以文理为基础、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对接社会现实需要,关注实践工作经验,按照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路线整合课程体系和设计学习方式,满足职业化、个性化的需求。在专业达标、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一批品牌特色专业[3]。如芬兰赫尔辛基大都市应用技术大学的工程技术、农业技术、信息技术、老年保健技术、商业管理技术、文化与创意产业等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形成复合型技术教育特色。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更注重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形成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的专业集群,把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对接起来,以保证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聚焦重点专业技术领域,关注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

应用技术大学注重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结合,关注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与企业联合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机构,围绕工业技术转化项目,强化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开发新的产品与技术流程,解决现实生产的具体技术问题。保障应用型知识与技术在企业的运用与转移,尽快实现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由于应用技术大学具有主动与实践联系的机制,注重为学生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提供各种机会和条件,其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到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而且能够将技术研发与教学活动相融合,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又能够使之训练其他领域的专业技术,形成不同领域间交集共融的知识结构。

四)致力于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良性互动机制,实行开放式合作办学

应用技术大学服务地方产业行业的使命,决定了其开放式合作办学的特征。合作可采用高校为主、企业为辅的方式,也可以是校企双主体办学,形成工学结合的模式和协同创新机制。政府、研究机构也应以适当的方式积极参与合作,从中寻求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结合点,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从合作内容角度看,高校可以与企业共同设计课程,共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开展合作项目的研究。学生到企业去实习,高校为企业提供培训和服务,企业选派技术专家承担实训课程教学,参与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和职业规划。使教育过程体现出一定的实践性,把知识的传递、生产和运用等环节有效整合起来,促进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一般而言,应用技术大学的诞生时间都处于该国或该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对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的旺盛期[4]。由于强调高等性、专门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应用技术大学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知识发现与创造、知识传承与应用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为促进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和知识贡献。

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背景与动因

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既是服务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变革内在逻辑的自然演绎和延伸。

首先,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也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方略。我国产业结构非均衡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实体经济的快速壮大,电子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低技术含量产业比例下降,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锐减。2013年,我国服务业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电子商务、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迅猛[5]。随着技术进步和升级,市场对学术性人才需求减少,

人才供给出现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高级工、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求人倍率分别高达2.34、2.25、2[6]。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国家进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人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而应用技术大学的主要优势在于“学术教育和技术教育并举”,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能借助复杂知识在技术性生产中使用新方法、新工艺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对实体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在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的同时,应用技术大学还能融入社会,服务地方,肩负知识创新、技术咨询、区域服务以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它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既符合深化社会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诉求,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内在需要。

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变革,导致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技术的复杂性和复合性急剧上升,人才市场要求劳动者不仅能够从事流水线上的具体操作,还应具备快速接受新知识的学习素质,能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在加以改进、创新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而那些学术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大都基于理论取向,他们不可能具备这种素质,这容易导致就业局限性。应用技术大学秉承应用理念,能对技术市场需求作出积极响应,加强专业集群建设、推进实用课程改造,关注真实的技术实践。把培养目标和特定行业最新技术规范衔接起来,与职业岗位的国家标准对接起来,能为市场培养出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应用技术人才。同时,应用技术大学不仅注重职业能力培养,还能预测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期望,进行具体化、精细化的指导,完善服务体系。因而,大力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就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难与新增劳动力中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落差性与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方略。

其次,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理性选择,也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切入点。伴随市场经济的高

(而对高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技术技能型度分化,职业种类越来越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造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与职业岗位错位,难以提供合理的劳动力知识结构,导致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因此,高等教育结构迫切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建立涵盖学术性和技术性结构体系,增强适应性和包容力。国务院提出把一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就是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在未来若干年内,将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由于应用技术大学破除了学术性与职业性的“二元对立”,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集群建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注重个人知识水平提升,关注知识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实际应用,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完美结合。这不仅利于高校分类体系重构,促进相关要素有序流动,填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空缺,丰富办学模式和内涵,让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长远看,其更有利于重构高校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推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因而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性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这既是支持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和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使然。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高等教育不能一股脑地青睐学术型大学,而应大力发展职业性和技术性高校,构建中、高职有机衔接、应用本科与专业硕士教育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破现有职业教育“断头路”格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健全,人才培养层次过低,严重弱化了国家经济竞争力发展的基础。由此,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基于劳动市场的技术化需求而实施转型,开展科学和技术教育,促成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延伸,在规模、层次和质量上与产业对接,为学生提供多样发展路径和机会。

第三,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当今时代,技术革命正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职业发展对从业者技术技能要求的提高,单纯的学术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需求。于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本国的职业学校升格为应用技术大学。1966年,英国将高等技术学院和独立学院合并组建30 所多科技术学院。1968年,德国建立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专业学院。1993年,奥地利通过《应用科技大学法案》,在9个省建立以科学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大学[7]。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出台相关政策,重点发展应用技术大学,逐步形成与普通大学相互补充的双元格局。总体而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不再一味扩大“学术”取向的精英教育规模,而是倾向于大力发展“应用”取向的技术性大学。应用性和技术性已经成为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就我国来说,虽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缺少直接服务经济社会的技术大学。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改变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政策议题。为实现内涵与特色发展,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政府的引领下,以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突显办学的职业预备功能,以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

目前,本科院校虽然占到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1/3,但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历史短、办学基础弱,存在分类不清、模式单一、求大尚名、学科专业不合理与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鉴于此,国家引导一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为其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他们正努力从传统的“精英”理念和“学术”模式中挣脱出来,根据地域禀赋和自身条件,建设好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集群,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8]。力求办出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赢得新的发展空间。因而,应用技术大学不仅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行政权力驱动等外力作用使然,更是一些本科院校面对生存逼迫而应对挑战、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性选择。

只有坚持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方向,地方本科院校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对策与运行机制

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系统设计,建立与国际对接的标准,凸显错位竞争优势,形成开放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减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阻抗与干扰,实现内涵水平、办学条件、社会服务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院校改革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增强学校办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成立学校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方案,负责建设实施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组建包括地方领导参与的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充分听取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与建议,争取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围绕建设的重、难点问题,开展综合调研、专项研究、项目评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重大部署上来,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领域,围绕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不断加强学科之间、学科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9],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具有交叉性、相融性的领域性特色学科。推进专业综合改革,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好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相关领域的专业集群,不断提升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契合度。修订完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教学,构建“产学研相结

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进一步推进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应用科技大学知识的学习,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和学校转型发展能力[10],使之理念先进,思路开阔,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提升学校建设中的领导力和执行力。重视师资培养,鼓励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攻读学位、进修培训,造就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以培养“双师”为重点,选派教师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引进和聘任企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任教,把他们的专业实践经验和相关课题带到学校,增强学科、专业和课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依靠多种路径,打造一支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四)设立专项经费,提高投资产出效益

根据应用技术大学的特点和要求,设立配套建设经费,实行重点倾斜,保证资金适时、足额投入。同时,加强经费管理,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加大对试点专业(集群)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支撑紧密对接产业链的试点专业(集群)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支持校企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工程实践中心、技术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经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对贡献突出的学科给予优先支持,加大对优秀教学成果和高层次科研项目的奖励力度。在突出重点工作的基础上,注意统筹兼顾,保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投入效益。

(五)注重开放融合,拓展国际合作平台

对照应用技术大学特质,大胆借鉴国外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拓展国际交流领域,寻求学者互访、学生互派、学分互认、学术交流、科研联合,特别是与国外知名技术大学合作。引进高水平师资、国际培养标准、专业课程和教材等优质资源,营造多元文化环境,使师生理解国家间文化、观念差异,通晓国际规则,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能够及时把国外先进知识、技术引入各科教学,让学

生尽快接触国际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再攀新高,培养国家亟需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从而由外向内激活学校的发展动力,实现转型的多路径突破和多样化发展。

由于应用技术大学是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种方向性目标要求,并非一种标准化、定型化的模式[11],一些高校对其内涵理解还比较模糊,对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必要性认识不足,难以形成开放灵活的多样化机制。在当前新一轮高等教育变革背景下,应对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在外部需求、政策驱动和内部协同的共同作用下,有序推进改革,达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之路,实现高等教育与产业体系的高位对接,释放高等教育的潜能[12]。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大学运行机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环境工程专业办学模式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检察机关业务运行机制面临的难题及解决之道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未来规划
应用技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践体系改革
中国开启“应用技术大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