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声乐教学中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5-04-29张培培

北方音乐 2015年2期
关键词:歌唱艺术声乐教育综合能力

张培培

【摘要】“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声乐艺术的形成是与人类的生活、劳动、历史、情感、地域风俗脱离不开的,要想准确的用歌声来表达不同民族风格,不同语言的声乐作品,不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声乐教育者和学生们树立好正确客观的教育与学习概念。

【关键词】声乐教育;综合能力;歌唱艺术

纵观中外一些著名歌唱家的成功之路,他们拼搏的精神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总是能打动和鼓舞我们向着声乐艺术的高峰攀登,同时我们也经常能听到是谁一夜成名,或是谁在哪一位导师的引领下一帆风顺的走上了歌唱家的位置。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一个人的成功是具有偶然性的,但另一个不可辩驳的道理和事实,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那些真正站在声乐艺术巅峰的歌唱家一定是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

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综合能力”这个词,而这个词的解释是对人们的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的评估和检测,再具体些综合能力是指,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即“以提高声乐演唱综合能力”为目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几十年来,声乐教育家、歌唱家、作曲家、理论家,以及声乐爱好者和广大观众,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目前,我国的各大音乐学府所设定的声乐教育种类一般分为美声、民声和流行二种唱法,而随着外国歌剧、音乐剧的走进来和中国声乐人才的走出去,特别是国际声乐舞台流通性的需求,使得巾围的声乐教育和歌唱者们演唱作品的范畴得以较大空间的扩大与释放。我们越来越多的媒体在重大的演绎活动中看到一些国际级的外国歌唱家,如“多明戈”在2008年奥运会上演唱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而我国的一部分歌唱家如:廖昌永、迪里拜尔、黄莺等早在多年前就在国际的歌剧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些歌唱家在学习外国声乐作品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解决语言、文化、历史、风格等一系列的知识,用一定的精力来深挖作品的精髓才能达到准确完美。

邡么我国的声乐教育无论哪种唱法都代表着中国的声乐派别,中国的声乐如何跻身于世界声乐舞台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我国的声乐选手参加世界级的声乐比赛巾频频获奖,到国际著名的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国家级院团赴国外艺术交流和商业演出,一部分专业人才到国外的音乐学院学习进修等等,这途径和办法加速和提高了我国声乐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水平,也很大程度的扩大了中围声乐的知名度,但无可争辩的一个事实是绝大多数的声乐艺术人才必须要依靠国内音乐院校或专业院团来培养,某种程度上来讲音乐院校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声乐水平的进展及其在国际声乐舞台上的地位。

纵观中国声乐的国际、国内形势后,信息时代经济飞速增长,媒体日益繁荣,似乎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目不暇接,人们恨不得把身边的-切事情都以加快速度为目地的催熟,速成班、快进班比比皆是,在声乐界此种现象不在少数,一部分教师在学生基础不稳定的情况下盲目的进行大作品的训练,渴望其超出同龄人、同年级的水平,以其树立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一些学生过分的渴望一夜成名狠拼一两首大歌,期待着在比赛中获奖而功成名就。有句老话叫:滴水穿石,也就是想成大器务必下真功夫的道理。

声乐这一学科是需要拿出较大精力去探索研究的一门学问,要把相关学科都学好了,才能达到我们最终的学习目的,完成学习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达到声乐演唱的“综合能力”的有效体现。

一、音乐作品的形成与定位

无论中国或外国的歌剧、音乐剧或者一首声乐作品,它们的创作都是有文化背景的,这些作品的创作根据或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或讴歌一个伟大的时代,作家在受到某种题材情感冲击的时候,产生了创作的欲望,而他(她)们的创作心态一定是理性加感性的,首先一定要对将要创作的题材进行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度分析,包括它的年代、民族、地域、语言等等。编剧或词作者对歌词的创作定位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曲作者的风格定位,也就是说词曲风格一定是统一的。打比方说:一首描绘新疆地区的词是绝对不能用朝鲜族的曲调去谱曲的,如果非要打破常规去这样做,那也只能创作出奇怪的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像中国歌剧中的剧目,如《白毛女》、《江姐》、《野火春风斗古城》、《苍原》;外国的剧目《图兰花》、《阿依达》、《茶花女》、《费加罗的婚礼》这些经典的剧目它所容纳和展现的文化艺术含量一定是倾注了编剧多年的生活阅历和艺术积淀,也可以说体现了词作者艺术表现手段上的“综合能力”。那么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首先要定位出清析的创作脉络,这就要求作盹家具备深厚的作盹功力和文化底蕴,也可以说这同样是一种艺术表现力的“综合能力”的展现。

创作一部歌剧或者一首经典的声乐作品的前提,需要创作人员付出极大的精力,更需要一种高水准的“综合能力”,那么作为歌唱者、作为一部歌剧的人物角色或一首声乐作品的解读者,如果其不具备相等的声乐演唱的“综合能力”,那么想要完美的展现出声乐作品的艺术底蕴和感染力,以其达到陶冶人、感动人、教育人的目地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无论是一部歌剧的导演或一首作品的词曲作者,他们在选择角色或演唱者的时候是需反复衡量和慎重选择的,也可以这样讲:一部再优秀的声乐作品,没有一个高水平的歌唱者的精彩演绎,那么它的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是无法得到充分体现的。

二、如何培养歌唱艺术的“综合能力”

在本文巾多次提到了“综合能力”的重要件,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具备“综合能力”的声乐人才呢?这关键在于培养过程中的教育和引导是否正确,解决办法是要在提高声乐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尤其是在改正那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学习风气上下功夫。在教学的过程巾,经常会遇到一些低年级的学生问老师:”我的嗨C什么时候能解决?什么时候能唱大作品?什么时候可以比赛获奖?”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多数会觉得很无奈,如果直接批评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回避话题又不是解决学生们内心困惑的办法。

实际上,影响声乐学生进步的最大障碍就是这种缺乏专业认识的“乱着急”。在本人看来目前各大音乐学院的声乐学科课程配置是科学合理的,既符合我国的声乐教育实情,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拿沈阳音乐学院为例,专业课除声乐课以外还有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作品分析、民歌、戏曲、形体、表演、合唱、西方音乐史、中音史、钢琴副科、艺术概论、文化课同时还包括体育课以及选修课程,当然在我看来要想满足知识量的需求,还应该利用休息日和课外时间读一些中外的诗歌、散文和名著。

就以上的课程表来看,没有哪一条是与声乐无关的,认真踏实的学好各科专业对声乐专业的帮助既是潜移默化和显而易见的。以视唱练耳和乐理课为例,不论哪一种演唱方式,我们在演唱一首新作品时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将起着最直接的作用,旋律、节奏、音高在视唱、乐理储备能力充足的歌唱者面前将一目了然,再加上对歌词的理解那么一首作品的大概脉络已十有八九、胸有成竹。假如再用钢琴试奏出作品的具体旋律就会使演唱者得到一个较完整的音乐形象。并据此来定位和判断作品的风格,民歌课帮助学生了解民族声乐的根源及不同地区民族的特色唱法,戏曲课则使学生深入了解部分有代表性的如京剧、豫剧、昆曲等剧种的唱腔特点,中西方音乐史可以使学生全方位的解读中西方音乐发展轨迹。总之这些与演唱专业有必要关联的课,不应该被区别出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而是都很重要,这些课时的学习会很自然的影响和帮助学生增强专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而形成一套整合后的概念,这就是声乐艺术“综合能力”的形成。那么文化课和体育课这些看上去和声乐专业没多大关系的课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呢?事实证明一个缺乏文化知识和强健体魄的人很难胜任,哪怕一个一般性的简单工作,更别说从事声乐艺术的学习是一件需要高度开发大脑灵活性和一定体能支出的艺术学科。

三、结语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常被用在建筑上,比喻打牢地基才能建筑起高楼大厦,声乐演唱艺术又何尝不是呢?!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所谓的准备就是要耐得住学习的寂寞和枯燥艰苦,储备下大量的知识,杜绝和改掉急躁情绪,静下心来蓄势待发。总之,培养出有较高艺术造诣的歌唱“综合能力”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歌唱艺术声乐教育综合能力
高校对从事声乐教育的学生钢琴伴奏的培养
声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研究
交叉学科下高中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探究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歌唱呼吸的艺术运用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
个性化声乐教育和实践
试论歌唱气息的训练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