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侯乙编钟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

2015-04-29郭彦华

北方音乐 2015年15期

【摘要】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宏伟的编制不禁让人惊叹战国宫廷音乐的奢侈与豪华。本文主要探讨这种古老的“远古之声”在新时代的“复活”形式和在现代可能的“生存方式”。 曾侯乙编钟以“复制”到“复原”的形式在新时代“复活”,并将在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便找到可能的生存方式。若将“钟律”运用到曾侯乙钟的仿制中,并截取部分编钟依照一定比例缩小到儿童可以接受的形制,便可以在学前器乐活动中发挥一定的教育功用。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复制与复原;钟律;大小形制;器乐造型

1978年,在湖北随县城郊发掘出土了震惊世界的地下音乐宝库——擂鼓墩一号墓。墓中共出土70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125件乐器,基本涵盖了先秦战国时期器乐考古的主要研究对象:编钟、编磬、鼓、篪、排箫、苼、五弦琴、十弦琴、二十五弦瑟。从随葬的编钟系列之楚王镈及其它铜器铭文中可以断定墓主人的身份和名字,战国时期曾(随)国的国君乙。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以其“诸侯轩悬”的礼乐规格,足以使后人窥叹战国时期宫廷音乐的奢侈与豪华,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黄祥鹏先生曾在《钟磬复制的研究成果》一文中提到:“古代编钟要在新时代中复活,重新参加到民族乐队中来……我们现代人在古人未曾有过的理想与新条件之下来复制复原钟、磬乐器,理应产生新时代的、自己的畅想。”那么,这种“远古之声”以什么样的形式艰难“复活”?又将以怎样的可能性在现代“生存”呢?

一、曾侯乙编钟的复制与复原

复制曾侯乙编钟既应遵循文物原件的外貌,即使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或后来时间环境的影响而有缺陷,也不能修改;还应将实际音响与钟铭研究相结合,遵循文物的音乐性能。曾侯乙编钟自出土后,考古工作者们便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复制工作。1979年,由湖北省博物馆牵头,多单位联合协作、跨越学科开始全套编钟的复制工作。曾侯乙钟的铸造有塑形、冶铸和调钟工艺。“商、周青铜乐钟发展到西周中晚期以后的编钟,已经形成为按照一定的设计调律,在铸造前即要预期它的音的效果的成组青铜乐器。”[1]可见,在造型前已有设计好的形制、尺度以及合金比例等规格,并按要求铸成钟坯。浇铸工艺结束后,便取得大概的预期音响效果。但此时初成编钟的音列音高与设计音高存在一定误差,需通过精细的磨、剡加工,才能使同钟正鼓音和侧鼓音同时达到“标准”①而又不失优美音色。

除上述人耳“标准”造成的音高偏差外,再加上当时社会政治、生产力局限以及保存时间、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出土编钟的实际音高与钟铭设计音高有出入是必然的。而复制的编钟是以曾侯乙钟的实际音高作为标准的,因此“复制研究工作成功以后,功亏一篑,还有新的高峰等待着我们继续攀登。这个高峰就是在调律问题上实现曾侯乙编钟原有的乐律学设计音高。”[2]

自2008年末开始,中国音乐学院乐器博物馆项目组历时三年,完成了编钟的复原工作。赵塔里木、王子初等各位专家在艰难曲折的征程中从三方面开展了复原工作:编列原貌的复原,在8组65件编钟中,有一件为楚惠王在曾侯乙死后铸赠的铜镈,铜镈将原来最大的一件“大羽甬钟”②挤掉,并将下层钟架横梁截短,复原的编钟则全面恢复了改动前的情形;钟律的复原,“曾侯乙编钟用的是钟律,不是三分损益法……因为曾侯钟在十二律的调律法中,只用了五音作骨干音,其他的音是‘輔③、‘曾④关系”[3],复原的编钟准确的恢复了编钟铭文标注的十二音音律体系⑤;青铜制作工艺的复原,在迄今出土的先秦编钟中,曾侯乙钟的制作工艺是先进的,但仍存在加工粗糙、钟体上下长短不一等缺陷,复原的编钟尽量弥补了技术和工艺的疏忽。至此,曾侯乙编钟以“复制”到“复原”的形式在新时代“复活”了。

二、曾侯乙编钟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生存方式

音乐自起源以来一直遵循客观的规律生存发展着,原始的音乐形式是比较简单的,节奏是它的基本因素。从上古出土的乐器看来,音阶观念在节奏的基础上开始萌芽,打击乐在先秦时期的音乐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中,节奏与简单的音高概念贯穿其始终。古代的编钟能不能从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便找到可能的生存方式?曾侯乙钟的复制和复原,其诸多重大难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曾侯乙钟的钟律虽是十二音体系却不同于十二平均律,此律适不适用于学前音乐活动?另曾侯乙钟列以其三层八组65件、足以占满一小型音乐厅的庞大构造,其数量、大小是否适用于学前音乐教育活动?

关于钟律今用。所谓钟律,即骨干音宫、商、徵、羽与其“輔”“曾”关系音构成的音律。“輔”“曾”关系音分别为其骨干音的上下方纯律大三度音,即上方宫輔、商輔、徵輔、羽輔,下方宫曾、商曾、徵曾、羽曾。在这种律制下,以上层钮钟、中层二组7号甬钟“姑洗宫”为标准的“姑洗均”对应的是钢琴上小字一组的C大调七声音阶。从与编钟同时出土的均钟五弦琴⑥,以及后来琴的演奏实践,黄先生得出“钟律就是琴律”的结论。公元六至十六世纪,琴徽位的泛音是不折不扣的纯律,这更加佐证了钟律与琴律的渊源。琴律(钟律)与十二平均律可不可以同时运用?答案是肯定的。在我国古代传统音乐中,琴上的纯律与琵琶、阮所用的平均律就是同时存在、异律并存的。同调两律间音高之差不是很大,况且这种异律并存现象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存在方式。综上,不仅曾侯乙钟“姑洗均”与今天钢琴上中央c为首的七声音阶相吻合,古代异律并存的传统也可适用于今天的平均律音乐时代。

关于大小形制。曾侯乙编钟长钟架长748cm、高265cm,短钟架长335cm、高273cm。最大钟通高152.3cm、重203.6公斤,最小钟通高20.4cm、重2.4公斤,总重约5000公斤。而6岁学龄前儿童的标准身高大约为男111.2-121.0cm、女109.7-119.6cm,显然还没有钟列的最大钟高,更不用说承载大钟钟锤的重量以及敲钟的安全问题。曾侯乙编钟在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有可能的生存方式吗?早在1983年,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就曾成功仿制过一套十五个小三度排列的双音编钟。这套编钟共有两个半八度、三十个音,但所用律制律吕相叠,同钟双音为小三度关系。这种调音工艺不失为一种古钟今用的大胆尝试,但与钟律的出入从遵古的角度来说是不严谨的。曾侯乙编钟在学前教育阶段生存的可能性必须考虑编钟的数量及大小问题。而这种考虑应以遵循编钟的钟律为原则,进行可行性的探讨。若将三层编钟每层截取一部分姑洗均七声音阶音列,依然按照上层钮钟、中层下层甬钟的排列方式,以适合学前儿童身高的比例缩小来制作一套“小编钟”,会不会是一种比较合适的仿制呢?

若这种仿制设想成立,这套“小编钟”适用于什么样的音乐活动?在学前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器乐造型作为三大造型之一,对于儿童自我表现和把握、与他人合作、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情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常见的器乐造型有无音高打击乐器、音条乐器、吹乐器和管乐器音乐活动。“小编钟”若作为一种造型活动,可归于音条乐器类。“小编钟”的使用可参照钟琴、木琴和钢片琴,特别是钟琴。这三种琴使用方法一致,但钟琴音色清脆、明亮、富有诗意和儿童气息,况且音区较高,常做高声部使用。中国人讲“金声玉振”,金就是指钟的声音,钮钟声音清脆,甬钟音调低沉。按一定比例仿制的“小编钟”因缩小形制而带来的音域变化,可添加新材料或增减钟壁的厚度适当地进行解决。“小编钟”挂在钟架上,可根据演奏实际自由卸装、更换,以降低演奏难度。甚至可只留下五声音阶作为演奏对象。

在器乐活动中,一般有器乐伴奏和器乐演奏两类。“小编钟”伴奏可有意识培养儿童简单的曲式意识,即歌曲开始前可有前奏、歌曲的分段以及歌曲结束的尾奏。可将“小编钟”拆卸到只剩五声音阶,从简单的任一单音伴奏到探索“波尔动”⑦,逐步发展至用五声音阶里的五个音进行即兴的创编,尽可能地探索各种旋律线条。除了横向的伴奏外,可适当加入纵向和声音程,比如在尾奏部分可以同时敲击do、sol来结尾。“小编钟”演奏可在奥尔夫图谱教学、故事配乐中灵活的运用,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图画或故事的关键点并思考与音乐的关系。故事、图画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样的演奏方法可以表现这些特点?通过儿童即兴创编、演奏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

曾侯乙编钟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探究,只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教育中运用的大胆设想。如果这个设想有实施的价值,将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首先乐器制造厂商需经过更多日以继夜的努力来充分考虑“小编钟”的钟律、大小、形制、制作材料等诸多问题,并制作出可以推广的“小编钟”。当然,如果能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将这一音乐形式不间断的传承给下一代,也是几代音乐人“畅想”的实现了。

注释:

①春秋战国时期尚无科学的测音设备体系,调音的标准是人耳,因此实际音高与钟铭乐律设计音高不可避免会有偏差.

②楚王镈将最大的甬钟挤掉后,在横梁上仍保存“姑洗之大羽”的刻文.

③輔表示某律上方的纯律大三度.

④曾表示某律下方的纯律大三度.

⑤輔曾十二音音律体系不同于今天的十二平均律.

⑥编钟调律的音高标准器.

⑦曾表示某律下方的纯律大三度.

⑧輔曾十二音音律体系不同于今天的十二平均律.

⑨编钟调律的音高标准器.

⑩do、sol两个音的即兴演奏.

参考文献

[1]黄祥鹏.复制曾侯乙钟的调律问题刍议[J].江汉考古,1983(2).

[2]同上.

[3]黄祥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M].(台北)汉唐乐府,1997.44.

作者简介:郭彦华(身份证号码:370305198802203423),山东临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