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学习准备期角色适应的有效策略
2015-04-29于健
于健
小学一年级作为儿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转折期。在这一阶段,儿童能否顺利地进入“学生”角色,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儿童今后对学校生活的态度,会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整个学生生涯,因此要对小学一年级新生角色适应问题加以重视。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安排下,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入学准备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教学,旨在让一年级儿童更好地度过幼小衔接期,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入学准备期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帮助一年级新生完成角色适应。
一、一年级新生学习准备期角色适应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相邻但却存在较大差异的教育阶段,两者最为明显的差别就是:幼儿园作为保教并重的机构,儿童从中接受的是以游戏活动为主的教育,较为自由、灵活,趣味性较强,没有严格的约束性;小学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儿童从中接受的是游戏色彩大幅减弱,以学习活动为主的教育,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较强,强制性较大。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教师及学生家长的访谈分析发现,学习、行为规范和儿童自我服务是一年级新生的三大角色任务,这是儿童对新角色感到最难适应的三个方面。
1. 学习方面。“社会上的任何一种角色,都有其相应的权力规定和要履行的责任。一个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是纯粹的学生角色,他的责任就是要认真学习。”毋庸置疑,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入学后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便是学习,并且整个学生生涯都将以学习为主。而课堂学习依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角色适应也首先在这个主战场展开,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课堂学习、完成作业等方面的表现能够说明其角色适应的情况。
根据笔者的课堂实践经验,发现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35分钟的课堂,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听讲达30次之多,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做到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以及课后不懂就问。
(2)为了进一步贯彻“减负”政策,上海市规定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但作业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是有一定存在价值的。一年级的书面作业仍然有,只是基本放在了课堂上,35分钟的课堂有很重要的部分留给了作业。一年级初始阶段的课堂并不轻松,大多数儿童还不会听课,教师往往要花大量时间去提醒儿童集中注意力听讲,以致课堂做作业的时间根本不够,部分儿童无法定时定量地完成书面作业。
2. 行为规范方面。“行为规范是指导、约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行为的各种准则。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其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进入小学后,除了学校层面制定的诸多成文性的规范之外(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个人也会在课堂、班级中制定很多个性化的规定。
笔者的教育实践表明,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遵守行为规范,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学初,班主任花费很多时间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规范,这些规范包括课堂文明礼仪、正确坐姿、举手方式、课前学习准备以及学习文具摆放等方方面面,有的儿童往往不能办到。这些现象时有发生:上课铃声响了依然在教室外玩耍;课间把时间全用来玩耍,上课了才举手申请上厕所;上课时在教室随意走动、随意说话甚至吼叫;集体活动不能快速到达,不能按照老师的指挥统一行动,遇到与同伴产生矛盾时只会用哭闹、打架、逃避等不恰当的方式解决。
3. 儿童自我服务方面。儿童独立性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儿童的独立性对其将来良好的发展影响重大。在小学阶段,对儿童独立性的要求比幼儿园阶段大大提高,主要表现在外界对其自我服务能力的期待大大提高,自我服务即要求儿童能够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自己动手服务于自身。
笔者的教育实践发现,部分儿童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到其身心健康。例如,有的儿童不能及时如厕,这样的情况在初入学阶段时有发生。有些孩子不会管理自己的东西,一动桌子,抽屉里的东西洒得满地都是,自己坐的那一块地很脏,总有各种垃圾,可老师对他们的批评教育往往不起作用,最有问题的永远是那几个孩子,经常丢东西的也是那几个所谓的“老油条”。
二、一年级新生学习准备期角色适应的意义
1. 对儿童自身发展来说意义深远。小学一年级阶段作为儿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可以说是儿童成长的关键转折期。在这一阶段,儿童能否顺利地进入“学生”角色,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儿童今后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和趋向,常常会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整个学生生涯的学业成就,有的儿童甚至可能因此奠定整个人生的基调。
2. 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从客观方而来说,小学一年级新生角色适应不良还会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首先,小学一年级新生角色适应不良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若新生在课堂上迟迟不能进入学生这一角色,不能遵守课堂纪律,如上课时不合时宜地讲话、随意走动,既耽误自己的学习,又影响了班级的其他儿童,教师的频频提醒,会占用本该用于教学的时间,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干扰活动的影响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极为不利。
其次,小学一年级新生角色适应不良还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若教师把大量的教学时间都用于提醒、矫正儿童角色适应不良的行为,必然会造成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影响儿童取得良好的学业成就。
三、促进一年级新生学习准备期角色适应的策略
1. 正确认识儿童的发展。首先,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儿童的发展规律。要充分认识儿童在学龄初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还应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性造成的适应程度的不同。通过调查发现这样几类儿童入学后比较难以进入角色:一类是性格内向、胆怯、自卑的儿童,一类是所谓的“多动症儿童”,还有一类是认知上存在缺陷、学习成绩落后的儿童。如果老师用冷漠的态度对待这些儿童,会使这些孩子陷入恶性循环,影响他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教师要识到,此阶段的儿童可塑性很强,教师要留心观察,应有意识地去贴近这些学生,满足他们的情感发展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指导学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不同类别的儿童,使适应不良的儿童产生安全感、归属感。
2. 实现游戏化教学。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学习与游戏地位的相互转换。幼儿教育中虽也存在教学活动,但与我们日常所指的课堂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活动相比,幼儿园依然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这一切便发生了变化,教学活动成为校园生活的主体,尤其是课堂教学,从时间上占据了儿童的主要日程表,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还过多地保留了学前阶段的心理特征,所以这种突兀让儿童难以适应。杜威在这方面发现:儿童自发的游戏欲望在低年级时是最为强烈的。所以我们呼吁:在小学低年级段,把游戏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发展自我,把学习内容用游戏的方式呈现,激发儿童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3. 建立家校协同指导模式。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儿童的角色适应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家长应该站在支持学校教育工作的立场,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保持一致,与学校密切联系。学校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形式,例如召开家长会、举办专题讲座、开放日、家校工作讨论会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指导,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家校双方互相交流教育信息,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中的表现,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积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保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学校与家长的关系才能更加融洽,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合力就越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要有共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在促进儿童的角色适应上,家庭与学校一定要步调一致、协调配合。
“小学教育是国民的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开端,是发扬文化的始基。”小学一年级学习准备期阶段作为儿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更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细心地呵护每一位儿童,帮助他们完成小学新生角色适应,为今后的学习乃至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M].北京:人名教育出版社. 1991.
[2]刘金华.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黄丽清.解决幼儿入学社会适应性问题浅谈[J] .教育评论.2001(1).
[4]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6).
[5]周明荣.小学新生适应性障碍分析及对策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05(11).
[6]王余幸.小学新生适应不良成因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