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之花在幼儿的操作中绽放

2015-04-29叶舟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2期
关键词:豆豆动作动物

叶舟

操作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促使幼儿的手、眼、脑、口并用,通过实际操作,不仅可以让他们在自主愉快的气氛中加深对数学要领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使幼儿的逻辑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操作条件,使幼儿“动”起来: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能亲身体验参与活动,让数学活动在操作中绽放。

一、倾听操作要求,让幼儿懂操作

倾听能让幼儿正确明白他人或同伴说话的意思。因此,从小班开始,我们就应该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操作前认真倾听的习惯,努力让每一个幼儿注意力集中地听讲,力求提高数学活动中操作的有效性。

1. 在教师演示时倾听。根据需要教师可以边演示操作的程序,边做必要的启发、讲授。这样的方法一般用在幼儿能力比较弱的年龄段。还有用在幼儿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操作内容,需要教师的示范来模仿。比如,在进行数学《哪个多哪个少》活动时,教师在进行两组物品瓶娃娃与豆豆的比较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能力比较弱,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操作演示,并用语言进行讲解:一个瓶娃娃只能吃一粒豆豆,吃完后再比一比,瓶娃娃与豆豆哪个多哪个少,让幼儿知道拿到自己的操作教具时该干什么,做完后还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2. 倾听教师的指导语。教师可用明确的指导语,使幼儿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比如,在进行数学活动《动物园里装电话》,教师没有示范,幼儿即将自己探索排列数字拼出小动物的电话号码,那么教师就要用指导语让幼儿知道自己的操作过程需要围绕以下三点要求进行:每只动物家里的电话都要用到这6个数字,但6个数字不能重复;每人为6只动物设计一个号码,6只动物家的电话号码不能相同;把你想好的电话号码写在动物后面的表格上。

二、“动”“思”结合,让幼儿能操作

皮亚杰认为:“智力始于动作。”数理逻辑知识是从人们对客体所施加的动作中抽象出来的。幼儿获得有关感性经验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操作来获得。操作可以为从形抽象到数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所以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来操作是保证操作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学习“7”的组成,操作过程中教师只为每个幼儿准备了7粒糖果和一张格子记录纸。教学时,要求幼儿先数一数共有多少粒糖果,再把糖果分给宝宝和贝贝两个小朋友,试试有多少种分法,每种方法都要不一样,分一次就把自己的结果记录下来,分的方法和前面重复了就不再记录,直到把记录纸记满。幼儿因为有了充分的实物在面前,有了材料摆弄,所以在分的过程中,就会自己进行动手探索,并会慢慢的操作探索出:7分成几和几的6种分法。数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试一试,数学水平和对问题的探索操作方面会更大胆,思维的独特性、变通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表达操作过程,让幼儿善操作

语言和动作有密切的关系,幼儿的语言是常与动作结合的,动作是语言的基础,而语言对动作又能起辅助调节作用。但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操作结束后,幼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操作过程的现象。所以在操作活动后,要引导幼儿养成会表达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语言表达,幼儿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1. 讲述操作过程。就是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来讲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思维。例如,“按大小顺序给物体排列”操作活动结束后提问:“你是用怎么给这些小动物排队的。”若幼儿回答:“我是把最大的狮子爸爸排在第一个,然后第二大的排妈妈,最小宝宝是排在它后面,一个个排出来的。”又有幼儿说:“我是把最小的狮子宝宝排在第一个、第二个……”这就说明他已掌握了教学重点“按大小排序”。

2. 边操作边讲述。这种方法是在操作过程中同时进行的。我认为这样可以降低幼儿在数学操作活动中的难度。教师设计好的表述内容,幼儿根据内容边操作边讲述。例如,“一只小鸡吃一条虫,两只小鸡吃两条虫……”这种方法有利于幼儿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加深对数的理解。幼儿通过边操作摆放边表述,认识图形知道它们的同一特征。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所以当幼儿在讲述过程中出现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帮他讲完。

猜你喜欢

豆豆动作动物
自由自在的豆豆
豆豆过夏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我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