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线”串起一颗颗“珍珠”

2015-04-29孔洁慧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文语文课堂

孔洁慧

【摘 要】

“主问题”设计的研究,实际上是课堂提问设计研究。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主问题 设计

主问题的语文教学模式同以往问答式教学、讲读式教学方式迥异,能在实践教学中起到简化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效果、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在具体运用中,要理性关注教学对象的学情、教学内容的取舍及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从而设计主问题,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理解、品味、欣赏、探究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是能够让阅读研讨深深进入课文的教学问题。所以“主问题”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一、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作用

1.精设“主问”开展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当前的许多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多而杂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的,显得肤浅、流俗,属于假象理解。而在《春酒》的教学案例中,由于教师精设主问“作者有哪些回忆?作者从春酒中品味到怎样的道地家乡味?”于是,学生远离了课堂上的碎问碎答,迅速找到对话文本的关键点,并围绕主问题展开积极有效的对话,抓住“关键点”深入理解文本,先作生本对话,再和谐地推进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设身处地的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作品的深层意蕴,从而引发思想的震颤、精神的提升和人生的思考。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对文本的细节有美的体会,对作者的情思有深切的感悟,创造出美好的教学情境。

2.精设“主问”开展语文教学有利于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体作用。主问题的设计,答题范围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如《爱莲说》的教学案例中,第一环节的问题设计,语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从花的外形着眼进行回答,而底蕴深厚,思维深刻的同学就可以从由花的象征意展开阐述,可见,虽是一个看似平凡的问题,却暗含着分层教育的效果,可引领多数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进行思考;第二个环节的设计更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充分调动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这与只有几个尖子生在唱主角的课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3.精设“主问”开展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主问题的设计,使对话形式灵活,对话理解多样,学生围绕主问题可以自由地言说,减少了多话题所带来的诸多制约,读出了作品的人物形象,读出作者,读出自己,个性得到张扬,真正体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的教学理念。如《老王》教学案例中,我设计的“这是一个令你( )的老王”这个主问,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在多种学习形式的方式中,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形成开放的课堂。

二、主问题设计的几种方法及示例

“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主问题”教学现象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问题”的广泛运用将从大面积上改变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习惯。“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对“主问题”设计的研究实质上是对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下面就是常见主问题设计的几种方法及示例:

1.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或内容。如《老王》教学过程简介:

教师让学生围绕“这是一个令你( )的老王”的问题展开阅读,然后课堂上展开交流,学生的回答可以说异彩纷呈,有的说这是一个令我同情的老王,结合老王遭遇的种种不幸阐述;有的说这是一个令我感动的老王,结合老王的善良、质朴来分析;还有的说这是令我敬佩的老王,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如既往的帮助作者。最后教师归纳并提问:文中的老王令大家同情、感动甚至钦佩,作者杨绛女士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回忆他们之间的往事的?(理解“愧怍”)

2.关键字词或一句话品析。如《爱莲说》教学过程简介:

教师解题导入:“爱”是喜爱的意思。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作者周敦颐独独钟情于莲花,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学生自由朗读后,很多同学都能找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翻译、理解此句。在理解中自然过渡到作者喜欢莲,还因为“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后,课堂上师生探讨君子有哪些美德。接着教师追问:像作者一样喜欢莲花的人多吗?请结合课文原句回答。学生很快就找到“世人盛爱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分析钟爱莲花的人少,喜欢牡丹的人很多。教师结合“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这句话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不良社会风气,感受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志趣。

3.对课文主题理解分析。如《春酒》教学过程简介:

教师先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涵咏文字,沉醉其间。学生读毕,问学生:“作者借春酒表达怎样的感情?从哪一段文字直接看出来?” 学生齐口同声地回答:“思乡之情,从最后一段。”而后问学生:“作者有哪些回忆?从春酒中品味到怎样的道地家乡味?”引导学生对话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验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乡情。最后在吟咏思乡诗词中结束。

4.利用课文题目。如《背影》教学过程简介:

一用标题:文中出现了几次背影?二用标题:着重写的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出现的背影?三用标题:作者在背影中寄托了哪些情感?

围绕标题,三次设问,不仅让学生理清了课文写作思路,还带动了对课文精彩段落——望父买橘的品析欣赏,更让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课文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这三个问题反复利用标题引出话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品析课文内容和理解课文主题。

总之,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好的主问题设计就像一根线,能串起学生在文本探究中一个个精彩的想法,使得这些想法如同珍珠一般大放异彩。这样才能做到让老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碰撞,进而融合在一起。这正是现在的语文课程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余映潮.我对阅读教学“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语文教学,2007(9)

【2】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孙春成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J】.語文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课文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美在课堂花开
背课文的小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