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长笛演奏时音准问题的探讨

2015-04-29赵婧

北方音乐 2015年2期

赵婧

【摘要】在长笛演奏中过程,要想突出长笛之美感,音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音不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对影响长笛音准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以提高长笛演奏质量。本论文针对长笛演奏时音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长笛演奏;音准问题;演奏质量

长笛是西方吹奏乐器的一种,虽然随着不同的发展时期而经过了改良,能够胜任多种演奏形式,但是,在演奏的过程巾,音准问题依然是难点。如果长笛演奏过程中出现音不准的现象,就犹如歌唱者“五音不全”一样,一旦低音稍高或者稍低,就会“跑掉”。长笛的音色优美,如果出现音不准的现象,就会严重破坏演奏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影响长笛演奏巾的音不准因素有很多,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其中气息的运用、口型以及指法对于音准的影响很大。

一、长笛演奏时影响音准的主观因素

(一)气息的运用对长笛音准的影响

让长笛发出声音,运用嘴唇和气息就可以凋节同一个音的升高与降低,所以,气息的运用对于长笛的音准影响很大。

气息与音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当向外呼气的时候,口型运用不当而导致声音忽高忽低。特别是在“音头”的吹奏过程中,气吹得过于用力,就容易偏高,而“音尾”则偏低。如果气息控制得当,使吸气和呼气有效统一,就会提高发音质量。否则,如果吸气和呼气控制不够,在吹奏长句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长句还没有结束就耗尽了气息,结果只能“挤气”而导致音高偏低。

此外,吹奏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果演奏者在演奏过程巾的呼吸等同于止常的生理呼吸,就无从气息控制问题了,笛音也会忽高忽低,处于不稳定状态。所谓的控制气息,就是要最演奏者在吹奏长笛的时候,能够运用腹肌和横膈膜等等的收缩对气息有节制地向外输出。由于所呼出的气息通常都是自上而下地推动,那么,在呼吸力量的控制上,要依赖于腹肌、横隔膜、腰肌等的收放来平衡气息。

(二)气息的控制对长笛音准的影响

在进行长笛演奏巾,除了要保持气息稳定之外,还要注意口型的变化。通过对嘴角肌肉以及嘴唇的控制,避免口型过紧使音偏高,口型过松使音偏低。在长笛吹奏的过程巾,如果肌肉的收放力量过小而导致呼气速度减缓,就会使发出的音偏低。如果肌肉的收缩力过大,就会使呼气变得急促,当然,呼气的快慢以及口风的大小,对长笛发音的音准也会有所影响。

长笛是否准确发音,笛身与口型的位置调整也发挥着作用。当长笛演奏者将笛子的管身稍微向内转动,长笛的音高就会偏低;笛身稍微向外转动,长笛的音高就会偏高。当演奏长笛时,处于高音区弱奏的时候,会导致音高偏低,此时,只要适当地扭转管身,就可以解决。长笛演奏不可以过度疲劳,否则,嘴唇会有麻木感而失去控制,如果口型出现变化,就会导致发音不准。

(三)指法的控制对长笛音准的影响

在长笛的吹奏中,指法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长笛的发音原理上来看,音孔开闭会改变笛子的音高,发音主要是通过空气柱长度的改变来实现的。那么,在长笛演奏中,手指抬起的高、低自然会影响剑音准。那么,长笛演奏除了要持笛姿势正确外,还要考虑手指抬起的高度,以有效调节音孔开放程度。

二、长笛演奏时影响音准的客观因素

长笛演奏时,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到音准。比如,演奏场所的气温会引起长笛音准的变化。如果环境温度较高,音准就会变高;反之,如果环境温度较低,音准就会有所降低。可见,长笛处于不同的环境温度中,音准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演奏者在演出的时候,要提前熟悉演奏场所的环境,以便熟练地调节音准。从长笛发音原理的角度而言,长笛发音的主要因素在于演奏者吹进笛身里空气柱的作用。在演奏者进行长笛演奏过程中,所吹进笛身内的热气,就会促使长笛温度升高而使整体的发音频率有所提升。因此,在演奏之前,长笛演奏者就需要将笛子吹热,再进行校音,以对不同演奏环境的温度差别有所兼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夏季演奏,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将笛子定音到音高的极点,以在吹奏长笛的过程巾能够对笛子以有效控制。不吹的时候,要将笛子装好。冬季演奏时,要事先将长笛贴身预热,也可以采取向笛身里吹气的预热方式。笛子吹奏完毕后,为了保持长笛的温度,要将笛子贴身保存。在平时练习吹奏的时候,要对音准倍加注意,特别注意不同气温下口型、气息以及指法的调节,以寻找音准控制规律。

综上所述,长笛演奏要获得优美的音质,提高对于音准的把握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长笛演奏者而言,影响音准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之外,主要还在于演奏者要具有良好的长笛演奏素养,树立音准观念,以提高演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