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弥撒《荣耀经》音乐特点及理性思维
2015-04-29吴迪
吴迪
【摘要】《荣耀经》是常规弥撒的第二曲目,形式相对较为简单,歌词较长,多排比,造成一种有力的散文结构。音乐主要表达对主的赞美,荣耀归于至高的天上的主,一种虔诚的宗教信念。音乐多是动机重复构成,形成一种内在的统一性。《荣耀经》创作的目的、构思、技术、美学,无不体现出西方音乐创作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荣耀经》;圣诞节弥撒;理性思维
荣归主颂(拉丁语:Gloria in Excelsis Deo),或译“大荣耀颂”,天主教称“光荣颂”,是基督宗教用于礼仪的一首诗歌,是礼义的一部份。歌词是从《圣经·新约》的《路加福音》第2章第14节衍出的赞词,在2世纪巾已开始流传,并由教宗西玛克最先把它放入重大节日的弥撒之中。现今弥撒中除了将临期、四旬期、殡葬及追思弥撒外,均会在慈悲经后唱或念。通常首句“天主在天受光荣”会由主祭起唱(念),信友接唱(念)。而在大礼弥撒(由教宗、主教所主持的弥撒,通常为重大节日)中以拉丁语唱,主祭起唱“Gloria in excelsis Deo”,唱诗班接唱。
一、《荣耀经》音乐特点分析
圣诞节弥撒的《荣耀经》开始的起调不由唱诗班的独唱者演唱,而由主持仪式的神父演唱。结束音在G上,音域在dl-d2之问,是第八教会调式,即下混合利底业。谱曲是音节式和纽姆式的结合。曲目特点是歌词很长,开头援引圣诞夜天使们对牧羊人的欢呼“天主在天受光荣”,并继之以穿插着祈求的赞颂之词。歌词从容不迫的重复“主啊…,主啊…,主啊…”;“只有你…,只有你…”,把各种不同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并造成一种有力的散文结构。曲目的长度使它倾向于排除装饰性的或精致的谱曲,歌词的分段性质似乎有助于音乐内部乐句的重复。
二个纽姆式动机A、B、C从乐曲一开始到结束,分别重复了11次、10次、10次之多(见谱例上标记)。A动机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句“in excelsis Deo”词上,唱“re mi fa sol fa sol la sol sol”,一种盘旋向上的动机,凸显词意“天主在天受光荣”;B动机第一次I出现在第二行“hominibus”一词上,唱“re do xi la sol la xi la solsol”,一种直线下行的动机,凸显词意“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C动机第一次出现在第二行“Laudamus te”一词上,唱“do la solla sol mi fa mi re”,一种盘旋下行的动机,每次都是在A动机前出现,凸显词意“全能的天主圣父”。
二、《荣耀经》音乐创作的理性思维
A、B、C二个动机顺序循环反复出现在乐曲一些显著的词上,如“Pater”(“天父”)一词、“Jesu Christe”(“耶稣基督”)、“Spiritu”(“圣神”)以及结尾的“Amen”(“阿门”),通过重复动机而形成圣咏的统一,具有一种仪式的和象征性的以及音乐上的功能,因为它连接了有关天主的三种体现,即“圣父”、“圣子”和“圣神”的歌词。在以“Domine”(“主”)一词开头的歌词的二次陈述上使用了平行乐句;在以“Qui tollis”(“除免”)一词开头的歌词的两次陈述上使用了平行乐句。这样的精心设计,理性思维的音乐创作,表达出对主的赞美,荣耀归于至高的天上的主,一种虔诚的宗教信念。圣咏音乐主要围绕结束音G和其上方五度的吟诵音D进行,且每一个乐句都结束于结束音G上,进一步加强了音乐的统一。可以看出《荣耀经》音乐并不是纯粹音响的无序堆砌,而是“被组合成特定的(音乐)文化巾人们可接受的模式类型”。音乐历来被认为是情感艺术,然而,我们不能否认,与情感因素相对应的理性思维对音乐的推动也是毋庸置疑的,《荣耀经》音乐创作的理性思维对今后西方音乐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迪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