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叶杨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2015-04-29彭言劼李明勇赵亚津庞旭凤宋春草熊瑞婷杜克兵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组织培养

彭言劼 李明勇 赵亚津 庞旭凤 宋春草 熊瑞婷 杜克兵

摘 要: 以大叶杨幼嫩的带腋芽茎段为试材,建立以腋芽诱导途径为基础的植株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大叶杨腋芽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NAA0.1 mg/L+6BA0.1 mg/L,接种30 d,腋芽萌发率可达100%;最适宜增殖培养基为MS+NAA0.1 mg/L+6BA2.0 mg/L,培养30 d,增殖系数可达4.0,幼苗生长健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IBA0.2 mg/L,培养30 d,平均生根达4条,平均根长为4.7 cm。

关键词: 大叶杨;组织培养;腋芽诱导;快繁体系

中图分类号:S722.3+7;Q8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2-0013-04

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 属于杨柳科Salicacae杨属大叶杨派Leucoides的一种植物,是杨属植物中最古老最原始的树种之一,为中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原产于华中地区,仅在湖北、陕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省有野生种分布,国外无野生种群分布[1-2]。大叶杨适宜海拔600~2 800 m的山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其高山地区的适生性是山地杨树育种的优良基因资源。但是,迄今大叶杨仍处于野生状态,未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因此,开展大叶杨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研究显示,大叶杨扦插成活率极低,不同生根剂处理的枝插成活率均为零,根插成活率亦低于15%。嫁接成活率相对较高,但对砧木要求特殊,目前仅发现山地杨与其具有较高的亲和性[3]。这些都对大叶杨种质资源的保存造成一定困难。组织培养是快速高效繁殖、保存种质资源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大叶杨尚无这方面的报道。本研究以湖北省大叶杨优良单株为试材,开展组织培养研究,建立高效组培快繁体系,以期为我国大叶杨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从湖北省宜昌市樟村坪林场,东经111°4′~111°13′,北纬31°11′~31°18′,平均海拔1 100 m选择大叶杨优良单株,截取健壮的休眠枝条,带回实验室水培催芽。

1.2 无菌材料的获得

将带腋芽的茎段置于饱和的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0 min,取出洗净后用流水冲洗1.5 h,并用蒸馏水润洗3遍,再于超净工作台中消毒。消毒方法为:先用70%的酒精浸泡30 s,随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2遍,再用0.1%升汞溶液浸泡5 min(期间不断晃动),接着用无菌蒸馏水冲洗6次,所获得的材料即为无菌的外植体。将带腋芽的茎段切成长1.5 cm左右的小段(带1个腋芽),接种于腋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腋芽诱导培养。

1.3 腋芽诱导

基本培养基选择杨树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MS培养基(pH=5.8)[4],选用6BA 4个浓度水平(0.1,0.5,1.0,2.0 mg/L)和NAA 2个浓度水平(0.1,0.5 mg/L),以及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共设计9种处理(表1),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接种4个外植体。在对黑杨派杨树组培的研究中发现,虽然BA与NAA的比值高有利于芽的诱导,但无NAA的培养基诱芽效果不及含有少量NAA的培养基[5],故本试验中均不设单一激素处理。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1 500~2 000 lx,温度(25±2)℃,光照时间16 h/d。接种10 d后统计污染率与褐化率,30 d后统计腋芽萌发率。其中,污染率(%)=污染的茎段数/接种的总茎段数×100%;褐化率(%)=褐化的茎段数/接种的总茎段数×100%;腋芽萌发率(%)=腋芽萌发的茎段数/接种的茎段数×100%。

1.4 增殖培养

将诱导萌发的腋芽切下,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选用6BA 3个浓度水平(0.5,1.0,2.0 mg/L)和NAA 3个浓度水平(0.05,0.1,0.25 mg/L),共9个处理(表2),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处理5次重复,每重复接种3~4个腋芽,30 d后统计增殖系数及生长情况。其中,增殖系数=30 d有效芽数/接种芽数。

1.5 生根培养

将增殖培养后高约2.0 cm的幼苗切下,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采用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激素选用NAA 2个浓度水平(0.1,0.2 mg/L)和IBA 3个浓度水平(0.1,0.2,0.4 mg/L),共6种处理(表3),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接种4棵苗。30 d后统计生根数量及根长。

1.6 数据分析

试验中的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处理,用SAS9.0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激素配比对大叶杨腋芽诱导的影响

接种10 d后,腋芽诱导培养的茎段污染率为3.81%,褐化率为3.47%。外植体接种后,约7 d腋芽明显膨大,12 d后腋芽开始萌发,部分外植体基部膨大形成黄绿色愈伤组织(图1A)。30 d 时统计结果显示,外植体腋芽萌发率最低的培养基为IC1,仅为31.3%。6种培养基(IC2~IC4、IC6、IC8、IC9)的腋芽诱导率达到了75%以上,且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IC2的腋芽萌发率最高,达到100%,且茎段生长正常,叶片鲜绿(表1,图1A)。方差分析显示,6BA及其与NAA的交互作用对腋芽诱导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NAA的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6BA浓度的升高,萌发的腋芽茎段几乎不伸长,呈丛生状。综合萌发率与腋芽生长性状,选择IC2(NAA 0.1 mg/L + 6BA 0.1 mg/L)为大叶杨腋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2.2 增殖培养

增殖培养过程中,幼苗在叶柄处产生腋芽,同时在基部切口处分化出不定芽(图1B),或者基部膨大形成愈伤组织,再从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图1C)。9种培养基对增殖效果的影响极显著(P<0.01)。方差分析显示,NAA、6BA对增殖效果的影响皆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两者的的交互作用对增殖效果的影响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NAA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6BA浓度的增加,增殖系数呈上升趋势。6BA/NAA浓度的比值在20以上的3种培养基(PM2,PM3,PM6)的增殖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两者的比值达到40时(PM3),导致幼芽长势弱,节间生长不明显,芽成簇状芽。9种培养基中,PM6的增殖系数最高,达到4.0,且芽苗生长健壮(图1C),故认为PM6(NAA 0.1 mg/L + 6BA2.0 mg/L)为大叶杨的最适增殖培养基。

2.3 生根培养

培养7 d后,幼苗逐渐从基部生出不定根,30 d时6种培养基中,幼苗生根率皆为100%(表3)(图1D)。当IBA浓度相同时,0.1mg/L的NAA(R1,R3,R5)对生根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0.2 mg/L的NAA(P<0.05)。生根效果最好的是R3和R5,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R5的生根条数最多(4.7根),平均根长也最长(5.27 cm)(表3),但基部膨大形成愈伤组织,炼苗时易造成根系折断。R3的生根条数为4条,平均长度为4.7 cm(表3),且根系分支发达(图1D),幼苗生长健壮。因此,选择R3(NAA0.1 mg/L+IBA0.2 mg/L)培养基为大叶杨最适生根培养基。

3 讨论

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种质资源离体保存,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无性系,而且有占据空间小,节约土地资源和降低保存成本等优势[6]。目前,已有许多物种利用组培进行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报道,例如葡萄[7]、柑桔[8]等,也有大量杨树组织培养快繁的报道,如箭杆杨[6]、钻天杨[9]、山新杨[10]等。本研究以大叶杨腋芽诱导途径建立了较高效的组培快繁体系,实现了大叶杨利用组培方法进行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NAA已被报道普遍使用于杨树及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中,对培养结果影响显著,而大叶杨腋芽诱导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AA对诱芽效果的影响不显著(p>0.05),试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中NAA浓度取值范围太小,NAA的诱芽效果在此范围内差异不显著,亦可能是大叶杨对NAA不敏感。后者与全永寿等[3]用不同生根剂处理大叶杨枝条进行扦插无成活的情况相符。

除了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植物产生的影响外,激素间的不同配比对组培效果的影响也很重要。于志水等[5]在黑杨派杨树的组培体系研究中发现,6BA和NAA的比值对芽诱导具有调控作用,比值越大越有利于芽诱导。本研究增殖培养中观察到的相似的情况。高比值(20以上)的组合对芽的诱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比值相同,激素浓度不同时也有相似的效果(PM2与PM6)(表2)。但是,过高浓度的6BA(PM3)会造成芽苗长势弱,基部叶片大,节间生长不明显,形成簇状芽。这种丛生芽不仅在继代操作中不易切割开,而且在后来的培养中易畸形或玻璃化[11,12]。

生根是组织培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生根是否成功可以决定能否得到一棵完整的植株。而大叶杨扦插繁殖几乎不能成活,原因可能是不易生根。本研究采用了两个促进生根的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是使用无机元素减半的1/2MS作为基本培养基促进侧根的发育[13];二是采用IBA与NAA两种促进生根的激素组合。付成华[14]在对常绿杨生根培养时发现,过高浓度的IBA会使根系纤细,毛状根少,基部产生膨大的愈伤。本研究中在IBA浓度达到0.4 mg/L(R5)时,植株基部膨大,根系细,分支少,而在0.2 mg/L的IBA(R3)中生长的植株根系粗壮,分支发达(图1D)。

参 考 文 献

[1]洪涛,麻左力,陈敬诗.大叶杨花部形态及其在杨属的分类位置[J].Acta Botanica Sinica, 1987,29(3):236241.

[2]朱彤,李文钿.大叶杨胚囊及胚珠的形成和发育[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9,7(1):1322.

[3]全永寿,杨年友,李玲,等.鄂西大叶杨快速繁育技术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8,(5):3233.

[4]Wang Huimei,Liu Hongmei,Wang Wenjie,et al. Effects of Thidiazuron, basal medium and light quality on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 cultured stem of 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 [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8, 19(3), 257259

[5]于志水,金红,苘胜军,等.黑杨派杨树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2,(6):1113.

[6]陶延珍,李枫,李毅.箭杆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203207.

[7]张利平,曹孜义,李唯.多效唑在葡萄试管种质常温保存中的应用[J].园艺学报,1994,21(4):389391.

[8]王大元,李建知,彭素兰,等.用组织培养方法保存柑桔种质的初步研究[J].园艺学报,1979,6(2):9597.

[9]祖元刚,刘红梅,王慧梅,等.钻天杨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3):522522.

[10]张冰玉,苏晓华,郑书星.山新杨叶片高频率植株再生体系建立及其遗传稳定性[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3):6873.

[11]李昆.I-63杨和I-69杨组织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12]浦艳吉,李国怀,姚延兴,等.李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8(2):214217.

[13]祁春芳,郑智礼.白杨派杨树组培技术研究.山西林业科技[J],2000,(4):2123.

[14]付成华.黑杨派杨树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大学,2005.

(责任编辑:郑京津)

猜你喜欢

组织培养
扁桃斑鸠菊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我国北美红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组织培养诱发玉米自交系H99、A188和黄早四的变异研究
红花木莲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初步研究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文心兰切花无病毒种苗组培快繁生产技术
东方百合“甜梦”花器官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天然植物激素对铁皮石斛组培苗诱导芽分化的影响
迷你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与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