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野下我国学徒制的未来发展

2015-04-29李玉静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徒制行业协会新西兰

摘 要 现代学徒制国际研讨会上的相关观点表明,学徒制已经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德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制定了严格的培训标准,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学徒制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对于学徒制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支持机制。近年来,我国学徒制试点初见成效,但在具体的实施机制上还不完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政府应通过政策和经费进一步加强对于学徒制的支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在学徒制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学徒制的实施对象和范围。

关键词 学徒制;行业协会;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1-0034-05

近年来,在经济不景气及青年失业率日益升高的背景下,学徒制作为一种能有效培养学习者技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学徒制作为从整体上促进青年就业、社会包容、技能匹配、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2013年7月,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世界技能大赛期间,欧洲学徒制联盟(European Alliance for Apprenticeships)成立,旨在在整个欧盟范围内,努力通过鼓励建立、更新及实现学徒制项目的现代化,增强学徒制的机会、供给、质量和吸引力[1]。近年来,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学徒制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借鉴国际学徒制发展的有效经验,2015年7月3日,在2015“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期间,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天津市教委联合主办的现代学徒制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德国的驻华使馆官员、职教专家以及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代表、职业教育科研(教研)机构专家、职业院校和相关行业企业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一、发达国家学徒制已经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

在国际社会,现代学徒制作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正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2]。研讨会上,来自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国的职教专家分别介绍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和改革情况。

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与文化、科学与艺术部Robert Geiger博士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和实施情况。一是就受训者来说,55.7%的学龄人口进入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学习,44.2%的毕业生从学龄毕业生中毕业,全国有140万名受训者在330个注册培训职业中接受培训,全国5.6%的企业员工来自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95%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受训者实现了有效就业,43.8%的毕业生在与受训的同一专业领域就业。二是就企业来说,全国约有21.3%的企业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其中大部分为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每年培训超过50万名新学徒,同时,有超过66%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毕业生接受培训后在这些企业工作,平均来说,每位雇主每年向每名学徒投入15000欧元,其中46%作为培训津贴。三是就政府来说,政府与企业共同负担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经费支出,政府每年对于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公共支出为59亿欧元,其中,联邦各州为全国1600所公立职业学校提供了32亿欧元的拨款,联邦政府对于学徒制的指导、监控和支持发展投入了27亿欧元。

在具体实施上,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70%的培训在企业内完成,具体机制是在法定培训协议的基础上,企业向受训者支付“培训津贴”,同时,企业要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提供系统的培训;30%的学习在职业学校内完成。为促进培训的有效实施,德国分别制定了企业内培训标准和职业学校标准。企业内培训标准也称为培训规章,包括某一职业领域要培训的一系列能力,企业应该怎样对这些职业进行教学,应达到的最低要求,以及受训者通过考试需要了解的知识等内容。职业教育标准以结构化学习领域的形式规定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及某一特定职业需要学习的职业理论知识。

Robert Geiger认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政府、企业、社区和社会合作伙伴间的密切合作;企业工作过程和职业学校行动导向学习的有效结合;企业内有能力的培训者及职业学校内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制度化的研究和咨询,职业教育与培训得到了政府研究和发展活动的有效支持;把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路径。而对于为什么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保持长期生命力,Robert Geiger提出如下原因:一是该模式的长期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二是国家高度发达的经济结构转化成了劳动力市场上对技能型员工的需求;三是中小型企业的大发展;四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双方具有参与培训的利益、义务和能力;五是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强有力代表;六是通过社会合作伙伴的强有力参与及合作性文化广泛接受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标准;七是政府强有力的规范作用;八是高素质和胜任的职业教育教师和培训者;九是高质量的普通教育,为学生进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学习作好了充分准备。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上海项目负责人Bernd Seuling先生特别介绍了德国学徒制作为一种非学术化教育路径,多年来一直得到繁荣发展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悠久的教育传统和企业的责任意识,这表现在行会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源头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这使企业把参与职业教育及向受训者提供培训津贴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二是职业社会化和职业道德的深刻影响,德国学徒的培训过程中,非常重视培养学徒的企业和职业认同意识,并注重培养其特定的职业行为模式和习惯;三是在国家核心课程框架下,严格根据职业领域的行动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并按照教学的顺序进行有效组织;四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发展,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五是政府的有效支持和控制。根据德国的经验,Bernd Seuling还指出了中国在推行学徒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中国职业教育在实施中普遍缺乏高质量职业培训必需的真实工作环境,而且中国的教师普遍不是某一职业领域的专家,本身没有参加过学徒培训。

英国代表Helen Joannou女士介绍了英国以支持青年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徒发展模式,她指出,英国学徒制的发展为整个国家带来了广泛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培养了大量高技能劳动力,提高了国家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创新,降低了劳动成本。英国学徒制特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以促进学习者实现有效就业为目标,对学徒参与培训期间的工作给予一定薪资报酬,针对所有年龄人口和所有行业都开展学徒培训,同时包括在岗培训和离岗学习,涉及一系列多样的技能或资格层次。她用一系列数据说明了英国学徒制的发展概况:从2010年5月开始,英格兰有超过200万人口开始学徒制培训;2014-2015年度,苏格兰地区大约有25000名学徒、威尔士地区大约有27455名学徒正在参加培训,英格兰地区有超过24万个工作岗位为学徒提供岗位实训;英国全国有170多个行业提供学徒培训,而且,如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也逐渐参与到学徒培训的试点中来。

Helen Joannou特别强调,英国整个国家的四个地区都非常重视学徒制的发展,对于学徒培训给予很大的经费支持,各个地区对于学徒培训的资助额度在50%~100%之间。在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从学徒与雇主签订培训协议时政府就给予其经费支持,在北爱尔兰,成功完成学徒培训后,政府才给予其经费资助。为推动学徒制的发展,英国积极鼓励小企业参与到学徒培训中来,具体激励机制是为参与学徒培训的小企业提供1500英镑的经费支持。在这一制度下,目前,英国小企业参与培训的学徒数量已达到96400个。在学徒制的发展中,英国建立了以学习者为重心的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其中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有雇主,经费拨款机构,包括继续教育学院、大学、私立培训机构在内的教育机构。同时,政府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支持学徒制的发展。政府对于学徒制的支持机制见图1。

为进一步推进英国学徒制的发展,近年来,英国对学徒制进行了积极改革,改革的主要原则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雇主驱动,力图对雇主和未来经济的发展需求作出更积极的响应;二是提高质量,努力实现学徒制与大学教育路径的均等认可;三是简化学徒制的实施标准和程序。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雇主参与的机制,见图2。另一个重要变化是用雇主设计的学徒制标准代替传统的学徒制框架,这一标准主要由雇主起草设计,面向所有人群,其具体规定包括:学徒培训时间至少持续12个月,进行最终评估,并进行分级。为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首先在航空、汽车、数字行业、电子技术、能源设施、金融服务、食品和饮料生产、生命和工业科学等领域设立了雇主导向的先驱者试点项目,现在改革又逐步扩大到包括新兴技术、核电等在内的70余个行业领域。

澳大利亚代表Katherine Vickers女士介绍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在行业与政府间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国家一致认可的标准和能力本位资格;支持岗位技能培训及先前学习认可。在这一体系下,澳大利亚学徒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全民导向——同时面向学校适龄学习者、离校者、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和希望改变职业的人;实施的载体是雇主与个体间签署的正式培训协议;关注发展学习者的技术和行业技能;强调将在岗培训和脱岗学习相结合,从而获得正式的国家资格。根据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的统计,澳大利亚学徒制的最新发展情况见表1。

Katherine Vickers强调,近年来,为促进学徒制的发展,澳大利亚对于企业和学习者都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在企业方面,政府会在雇主开展学徒制培训的开始和学徒完成培训的阶段给予一定资助;在学生方面,提高成果完成学徒培训者的工资并为其提供一定的贷款支持。而在未来,州政府会进一步提高培训补贴,以此来激励人们参与学徒制。

新西兰代表Phil Hurford先生介绍了新西兰行业导向的学徒培训模式,其主要实施机制为:通过国家资格培养学习者可转移的技能,通过行业培训机构对学徒培训进行拨款,基于学徒培训的成功完成情况进行拨款。他特别强调了行业培训机构在学徒制中的作用,全国根据专业领域设有11个行业培训机构。具体来说,各机构的作用为:政府——向学徒制发展和实施提供经费资助,确定发展目标,制定资格标准;行业——决定资格和标准的内容,开展在岗培训,向学徒提供工资,分担培训成本;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合作开发相关资格和标准,确定监督标准,与政府进行沟通联系;技术学院和多科技术学院——提供脱岗培训以及基础课程学习。

Phil Hurford认为,新西兰学徒制的主要特征可以总结为:政府制定了明确的学徒培训框架,行业深入参与,并能导向正式的职业资格,高水平的工作场所支持,强制性的资格框架,确保每个学徒在培训过程中都能获得可转移的技能,选择性的标准还可以确保使培训适应特定企业的需要。

二、我国学徒制发展的政策和实践经验

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作了主题发言,介绍了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背景及未来发展建议。鲁昕提出,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学徒制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可有如下原因:第一,它是一种造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制度,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第二,它是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制度。通过师傅标准、培训标准、培训企业标准,能够确保学徒培训的质量。第三,它是一种多方参与的制度。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学徒培养中职责明确,互为补充,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第四,它是一种体现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制度。通过学校与工作场所的交互学习,保证学徒培养能够满足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效促进青年就业。为更好地推动现代学徒制实施,鲁昕副部长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完善信息交流机制。二是深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三是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四是加强各国院校间的合作。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介绍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推进与展望。来自天津、山东、广东、上海等地区职业院校及教育行政部门代表进行了试点工作经验交流。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田秀萍介绍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做法:一是签署“两份协议”,实现联合招生,选择合心机械、唐山轨道客车、亚洲时代等企业共同制定招生标准,校企招生与招工同步,校企一体化育人。校企签订合作协议,企业与学生签署学徒协议,明确相关方责任、权利、义务。 二是制定“两套方案”,实施联合培养,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成适合校企两种环境协同实施的方案。利用前校后厂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优势,学生每周去企业2~3天,遇有大型订单任务,学生可连续校企交替、工学交替学习。三是实施“两套标准”,规范培养过程,学校提供校内课程标准、教学工作标准及教学考核标准;企业提供技术标准、培训标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技能考核标准。四是建设“两支队伍”,校企双师育人,校企共同制定师傅(教师)标准。发挥专任教师、工程师、国外陶艺专家等人力资源作用,组成教学团队,校企双师授课。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介绍了该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验,学校学徒制的运行机制是学生、家长、学校、企业签约,实现“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政府负责“政策和投入”,企业负责“做人和做事”,学校负责“育人和基础”,学生1/3在学校学习、2/3在企业实践,采用“双元架构”的运行机制,具体为校企共同完成课程建设,校企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校企共同完成考核评价,校企共同完成组织管理,实现了让政府、企业、学生都满意的成效。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阚雅玲与深圳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熊自先共同介绍了双方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其主要特点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学生双重身份、签订两份合同。

三、对我国学徒制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反思

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学徒制的发展和实施来看,由于教育传统和背景不同,各国对学徒制的具体理解和实施模式有所差异。然而,总体来看,把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因素纳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来,使其成为正规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实施方面,虽然学徒制在各国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共同之处都是强调不同学习地点,特别是学校与工作场所之间的互动,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3]。在学徒制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利益相关者都要互相支持,在保障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能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确保学徒培训的顺利完成。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直是贯穿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一条主线,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关键环节。从我国相关院校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来看,我国职业院校学徒制的实施虽然已经充分重视校企深度合作,但在实施的成熟性和成效上仍有待检验。

(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学徒制的支持

从发达国家学徒制发展的经验来看,各国政府在学徒制发展过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为企业实训和职业学校理论教学制定严格的标准,同时对于企业个体参与学徒制培训等给予积极的经费支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政府也应在学徒制发展中发挥积极的支持作用。一是制定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标准,学徒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所提供的培训位置,而我国在这方面是最为欠缺的。为此,要制定强制性的政策,使企业把参与学徒培训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定严格的教学、培训和课程开发标准,确保企业培训和学校理论教学的质量;二是在强制性法律的基础上,加强对于企业学习者个体的经费资助和鼓励,使他们都积极参与到学徒培训中来。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企业在学徒制中的作用

从德国、新西兰等国家的经验和战略来看,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机构在学徒制项目开发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确保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企业需求的重要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协会发挥企业一方在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标准开发等方面的作用,切实实现通过学徒制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降低人口失业率。

(三)学徒制应扩大面向的人口范围,充分发挥在解决人口就业中的作用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其学徒制的实施对象并不仅仅是学龄人口,而是面向失业人口、转换职业生涯人口等各年龄人群。特别是英国,在最近的学徒制改革中,提出了发展面向全民的学徒制的目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进一步制定更具综合性的学徒制发展战略,把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劳动力、城市失业人口等作为现代学徒制发展的重要对象,通过学徒制培养这些人口更加专业化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发挥学徒制在社会就业中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European Alliance for Apprenticeships: Declar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al Partners,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the Lithuanian Presidency of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EB/OL]. European Commission, 2013.

[2]李玉静.实现互动融合式的校企合作——国外学徒制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18):68-71.

[3]李玉静.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1.

On Future Development of Apprenticeship in China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renticeship in Germany, UK,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Apprenticeship  in China

Li Yujing

Abstract  The views on the International Apprenticeship Meeting shows that, apprenticeship has become important strategy of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cluding Germany, the UK, New Zealand, Australia all have formed effective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ode, and the main features are: to develop a strict training standard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ndustry and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pprenticeship, the government has formed a perfect support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pprenticeship. In recent years, the apprenticeship pilot has achieved initial success in China, but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From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apprenticeship through policies and fund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ndustry association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pprenticeship, and further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objects.

Key words  apprenticeship; industrial associations; Germany; Australia; UK; New Zealand

Author  Li Yujing,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ademy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52)

猜你喜欢

学徒制行业协会新西兰
新西兰兔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游新西兰
新西兰的核物理学之父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