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优秀乡土教材 合理实施课堂内外
2015-04-29卢芳
卢芳
【摘要】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当今社会已进入“地球村”时代,人类共性得到更多的彰显,而具有地方性、本土性的事物正在渐渐消退,音乐也不例外。地方音乐、乡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已提到了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音乐学科应该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让乡土音乐进入课堂,让学生通过我们的音乐课能乐于探究、学习乡土音乐资源,让乡土音乐资源能真正延续发展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本文就精选教材、精炼过程、延伸精华三个方面谈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合优秀乡土教材,丰富优化音乐课堂。
【关键词】乡土音乐;融合;课堂;延伸
音乐新课标明确指出“开发与利用校内及校外的各种音乐课程资源,要重视学校和社会音乐环境对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并予以积极的引导,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今社会已进入“地球村”时代,人类共性得到更多的彰显,而具有地方性、本土性的事物正在渐渐消退,音乐也不例外。地方音乐、乡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已提到了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因此,现今的小学音乐课堂不再是老师一架钢琴,一个录音机能完成的音乐课堂,于是我们几位音乐老师进行了《融合乡土音乐元素,合理兼修课堂内外》的课题研究,这个课题研究至今已有整整一年,在此期间我们上了一系列乡土音乐进教室的音乐课,汇编了一套永康乡土音乐资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土音乐采风活动等等。
本文就精选教材、精炼过程、延伸精华三个方面谈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合优秀乡土教材,丰富优化音乐课堂。使音乐教育在保障教学大纲教学的基础上,适当的融合优秀的乡土教材元素,通过合理实施课堂内外的教学互动,以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孩子学习音乐的效果,同时也让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发扬和传承。
一、精选教材,丰富优化音乐课堂
乡土音乐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原生态音乐,是精华与糟粕共生共荣的产物,教师将其引入课堂就应挑选内容向上、格调健康、旋律优美的作品。永康是一个融千年古城之典雅、滨江城市之秀美、五金名城之恢宏于一体的城市,从古老的《九狮图》到现今的《五金咏叹调》都在传唱着永康特有的“乡音乡情”。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应从广阔生动的乡土音乐中去粗取精,摘英撷华。
(一)走进乡土,精选学生最喜爱的作品作为教材
在永康传统的乡土音乐中,有着“九狮图” “十八蝴蝶”“方岩庙会”等一个又一个的民间艺术瑰宝。它们享誉海内外,更是成了国家的申遗保护项目。孩子们常常被“九狮图”的绝, “十八蝴蝶”的美,和“方岩庙会”的闹所深深吸引,于是我们以这些孩子们最喜爱的乡土音乐为引子,带领孩子们走进乡土音乐,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乡土音乐,让学生领略乡土音乐的宏博精深。
(二)聆听乡音,精选赞美家乡的作品作为教材
现如今的永康人通过“华溪春潮”这个平台创作并表演了一些优秀的唱永康、赞永康的原创歌曲,我们也从中精心挑选出《永康老歌》、《三马九铃》、《永康情五金情》、《五金咏叹调》、《一起去方岩》、《永康是我家》等十多首新永康民歌,整理成活页,发给学生,课堂教唱,掀起一股“爱我家乡、唱我永康”的热潮。
(三)感悟乡情,精选具有传承价值的作品作为教材
永康鼓词和永康省感戏是永康民众在生产生活劳动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心血,有的叙人叙事,有的言情言志。总体来说,这类乡土音乐能在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一般都有怡人性情、教化一方的功能。它们也成为了国家的申遗保护项目,具有世代传承的价值。因此我们也将这类乡土音乐编入乡土音乐教材中,让这种珍贵的地方文化记忆,能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得以复苏和发扬。
二、精炼过程,丰富优化音乐课堂
乡土音乐进课堂我们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而且不能脱离学校音乐教材,要将乡土音乐与音乐课堂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精炼教学过程,真正提高乡土音乐进课堂的实效性。
(一)结合乡土音乐特点,做好音乐课前渗透
为了能使一次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活动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们都应事先做好准备,制定明确的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在学生中也事先渗透,以保证一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比如我们在开展的永康方岩庙会音乐采风活动时,就会先对同学们的情况进行了解。我们了解到永康方岩庙会其实很多孩子都已有所闻,甚至有些孩子已经和家里人去现场看过了,但以前的看是看热闹的看,真正让他们说出一点方岩庙会的所以然,他们可能并不了解,因此,我们在带他们去音乐采风之前,特意请同学们去收集了一些永康庙会的现成资料,如方岩庙会的由来,方岩庙会的形式是怎样的?方岩庙会都有哪些节目?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节目?你能先去了解一下你喜欢的节目吗?等等,以便让他们能对永康方岩庙会能大致有所了解,在采风过程中能比较有序,也能事先在采风前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以便让他们在采风过程中能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有了这些前期的工作,孩子们的采风活动显得十分井然有序,孩子们各自深入到整个方岩庙会现场,真正与永康的乡土音乐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这次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了这些乡土音乐,并通过主动探究身边的乡土音乐文化,真正了解了这些乡土音乐。
(二)结合音乐教材特点,融入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教材的编写是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是一套多样化、现代化、系统化及地域特色性、丰富性、竞争性为一体较为完整的教材。而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也明确量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根据《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教材总量的80%~85%,其余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
乡土音乐进课堂是依托音乐教材进行音乐活动,虽然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们不能喧宾夺主,应该结合我们的音乐教材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其实我们每一册的音乐教材中也都给我们预留了乡土音乐进课堂的空间,像小学高段第七册第一课《水乡》中,我们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聆听我们的乡音《永康情、五金情》,第八册的第三课《家乡美》中,有一个教学环节: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试着把词或曲调抄写在下面。我们就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唱唱《永康老歌》,第九册第二课《农家乐》,在我们欣赏完热闹的《丰收锣鼓》后,也可以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咱们永康的《九狮图》,第十一册第五课《神奇的童话》一课中,我们在了解了古希腊神话后何不跟孩子们一起走进方岩庙会,了解一下永康的神话人物“胡公”呢……
(三)结合学生学情特点,设计音乐课堂环节
乡土音乐进课堂除了要联系音乐教材,有机的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喜好,接受知识的能力去设计教学环节,精选乡土音乐内容。
如我们课题的音乐公开课《十八蝴蝶》就有两节,一节是小学二年级的,根据小学二年级孩子爱唱爱跳的特点,这个教案的侧重点就听听唱唱《十八蝴蝶》的主题音乐,学跳几个简单的“十八蝴蝶”动作:“大飞”、“小飞”等等。而另一个小学六年级的教案就根据高段学生不愿意个别表现及思维较理性的的特点把侧重点放在了解永康《十八蝴蝶》的起源与发展,及《十八蝴蝶》舞蹈音乐完整的曲式,及整个舞蹈完整的结构上。
三、延伸精华,丰富优化音乐课堂
因为音乐课堂的局限性和时效性,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是往往是一锅粥的音乐知识,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对乡土音乐的热爱,并引导学生课后对自己喜欢的乡土音乐做继续研究,咱们就不用害怕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后继无人。
我们在音乐课上上了一节永康鼓词课,在课中向同学介绍了永康鼓词的来龙去脉,还介绍了一首鼓词《九斤姑娘》,并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永康鼓词。结果有几位同学就对鼓词很感兴趣,他们从书店买来了《永康鼓词》,跟着磁带学着说,在班级里的班队课上进行展示,我们得知后,对他们大加赞赏,引导他们继续研究永康鼓词。他们从网上了解到永康有位胡康健先生录制了很多永康鼓词的磁带,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们找到这位胡先生,更深入的了解了永康鼓词,还学会了说几首地道的永康鼓词,成了永康鼓词的小继承人。
乡土音乐进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现代音乐教学与乡土音乐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音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乡土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介绍给孩子们,并衷心的希望我们的孩子通过我们的音乐课能乐于探究、学习乡土音乐资源,让乡土音乐资源真正延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