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教学“落地生根”
2015-04-29孙亚芬
近期,有同事从美国考察回来,讲述了这样一个现象:美国一所中学的学生,无论在校园、公园还是街道上,看到任何树木,都能随手画出它们的样子,同时还会滔滔不绝地说出它们的形状、特点、所属科目、生长规律和树叶的味道等等。同事出示的学生“随手”画作,是那么地真实、自然,用笔自由、轻松、毫不做作。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问我们的学生同样的问题,会得到什么答案?如果让我们的学生也来作画,他们会画得怎样?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太仓市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2%的小学生会画概念化的树,比如一个树干,有两三个树叉,但不会写生;6%的小学生会画形状上有些相似的树,但基本不知道自己画的树的名称,更不知道生长规律、内部结构和树叶的味道;12%的小学生不会画或是不愿意画。在初中生中,26%的学生不愿画;71%的学生画的是大同小异的概念化的树;3%的学生能画出有造型的树,但不清楚树的名称、结构、特性、生长规律,更不知道树叶的味道。高中生中有37%的学生担心画得不好看,不愿动手画;59%的学生可以写生,能说出一部分树的名称和极少部分树的特点;4%的学生会写生,能画出造型较好的树,说出一些树的结构、特点和生长规律,但不知道树叶的味道。这一结果又触发了笔者更深层次的思考:两国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尤其在美术表现方式和能力方面竟有如此大的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的美术教育教条化、趋同性,缺少个性的体验、生动的形态和艺术的表现?在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方面,美术教育应该承载起怎样的重任?
一、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
美术更多的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的。这一视觉形象如何获得又如何呈现,则是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的学生与美国学生比较,根本区别可能就在于这一视觉形象我们是靠图片、书本、视频这列“悬浮列车”获得的,没有自然的场景,没有真实的体验,没有鲜活的表象,视觉形象的呈现只能从固有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中照搬、模仿或微调变化而来。而美国学生则是翻阅资料、探究学习,再去实地观察,亲历参与,通过真情体验有感而发的,视觉形象的呈现当然会个性张扬、栩栩如生。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工作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滋生了人们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这些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成才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
美国是个开放、多元、追求个性解放的国家,在尊重和相信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教育内容偏向于生存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主张开放式的实际锻炼,他们更注重对学生能力、个性和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影响了国人几千年,当代学生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中背负着太多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唯分数至上的评价取向使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时间、空间,更没有精力去体验、感受新鲜的事物。
3.学校教育的弊病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少学校的教育倾向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式说教,以分数作为升学的重要指标或唯一标准,学校所有的课程与各项活动都围绕着考试科目展开,即使有些学校有艺术节、才艺展示等活动,也更多地是冲着“学校需要有特色”去的。有些学校为了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专门开设了“艺术实践课”,实际也是老师带着学生到校园某些地方走个过场、拍些照片、留点资料而已,没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观察事物、探究知识、进行创作。
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不少人行为与理念不同步,自身专业水平也很有限,接受的大多是学院程式化的知识,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机械,教学形式模式化,缺乏改革创新探索的闯劲。尽管课程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美术课的教学还是框在教室,扣着书本,设几个形式上的“学习合作小组”,学生很少接触社会、体验自然,很难体会到美术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尚美性、探索性和表现性。
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视觉”模糊、“触觉”麻木、“嗅觉”迟钝,缺少主动观察事物、探索研究的习惯,缺少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他们的作品生硬、干瘪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
1.课程再造:让美术课“落地”
科科是课程。在学校有限的时空下,努力打破单科限定,实现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理应成为我们美术课程再造的一个追求方向。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意味着美术课程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该拓宽加深既有的美术课程,同时与其他学科课程合理整合、有效融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如美术课与科学课的整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在此基础上画出生长图;美术课与语文课、历史课的整合,可以通过探索中国文字的发展史,画好记录卡;再如小学五年级上册“自行车局部写生”的内容可以与劳技课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了解自行车的结构,进而学习写生;五年级上册的“提线纸偶”则可以与音乐课融合,通过舞台剧表演加以展示;六年级上册的“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国龙”等内容可以与品德课结合;六年级上册的“家乡小吃”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在动手烹饪的愉悦体验中了解本地区的饮食文化等等。
处处皆课堂。美术课要真正“落地”,学校就要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优美、和谐、生态的学习环境,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学校走向社会,让课堂无处不在,让学习随处可见。比如除了常态的绿化,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课程设置,规划开辟一些小小中药植物园、观赏植物园、肉肉植物园、水生植物园、迷你动物园等等,让学生、老师、家长一起亲手种上各种植物并标注名称、科类、特性。亲自养护的过程,一方面为学生实地观察、学习、临摹提供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更能增进大家合作、交流、研讨的积极情感。
2.学玩结合:让美术课“生根”
准确设定学科目标。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健康发展的人,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展开,不仅要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审美兴趣和情感,更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建构,主动学习,积极发展,从而实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全面发展的目标。从关注“教”到关注“学”,我们的课改实践正在向这个方向转型,而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有效,美术学科大有作为。
适当调整课时安排。课时安排是学校实施课程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必须科学、适切、合理。围绕着美术课的学科目标,美术课的课时可作适当调整,使其更趋合理,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比如美术课上,学生要去校园或者校外实地观察、体验和探究,也可能要到图书馆查资料,传统的一节课40分钟很难完成,如若将每班一周两节的美术课连续排,再加上每周一节的美术校本课(或是美术课外辅导),这样的课时安排或许更能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入更广阔的空间去学习,教师也有充分的时间作专题指导。课时的调整往往会带来教学方式的相应变化,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室授课方式,组织学生到动植物园、餐厅、图书馆、心理室等地方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和事物,在做做、玩玩、找找、画画中完成作业,这样的美术课就真正“落地生根”了。
创新变革作业方式。作业是美术课学习的另一重要方式。随着课时调整和学习方式的改变,美术作业的方式和时间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阶段学习任务,围绕专题探究课题,完成跨时空、有一定质量的作业。如在美术课与科学课结合观察豆子的发芽生长过程时,作业的时间就可能是从豆子种下一直到长出四片叶子的一个月左右,要求学生科学、具体地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采用长卷或连环画的形式完成,或者可以用摄影图片整理成图册来呈现,并附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再如让学生选择校园的某个建筑或建筑一角,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线下表现同一角度或不同角度的组画,时间跨度为一个月或六周左右。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认真、执着的求真态度,又很好地提高了他们的专业习作能力。
创设搭建展示平台。美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习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更要努力为他们搭建各种创新平台,给予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比如鼓励学生积极走出校园,参加各类比赛、展览、巡展及社会上的相关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增强自信提供锻炼机会。这也是美术课“生根”的根本所在。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美术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教学的枷锁,大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亲身体验、感受事物,并进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相信,“落地生根”的美术课,定会给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提升插上腾飞的翅膀。
(孙亚芬,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2154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