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主问题锻造学生的学习力探析

2015-04-29管敏

成才之路 2015年25期
关键词:拓展延伸语文教学

管敏

摘 要: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结合文本的主要内容,链接学生的认知实际,通过课堂主问题的设置,将其进一步提炼升华、拓展延伸,寻找教学的最佳契合点,实现学生学习力的不断提升。文章提出要构建生成,让学生的认知潜能被唤醒;提炼深化,让学生的思维扎实活化;适度伸展,让学生的学习力不断提升,从而紧扣主问题,锻造学生的学习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构建生成;提炼深化;拓展延伸;学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99-01

课堂教学的核心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给学生,而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思维及学习能力等因素。对于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该结合文本的主要内容,链接学生的认知实际,通过课堂主问题的设置,将其进一步提炼升华、拓展延伸,寻找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实现学生学习力的不断提升。

一、构建生成,让学生的认知潜能被唤醒

在以往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占有提问的主动权,学生进行被动的思考。这抑制了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影响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教学之后,都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质疑,提出自己不懂或者想知道的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讨,将无法解决的问题留在课上解决。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遗留的问题就可以成为教师设置第二课时主问题的依据。例如,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时,小组在研讨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李时珍为什么要选择在古寺住宿?(2)《本草纲目》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需要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考察?(3)题目中写“住宿”,但却写了很多其他内容,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4)课文的最后为什么要写一段环境,这对于写李时珍这个人物有什么帮助?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研讨价值,主要看问题的指向是否与文本的主要内容、核心价值息息相关。这篇课文中“住宿”是文章的核心,围绕着“住宿”这一核心,作者安排了李时珍在寻访草药过程中衣食住行的状态,展现了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以苦为乐的精神。因此,教师将第三、四两个问题作为教学这篇课文的核心问题。依托学生的质疑生发主问题,不仅仅凸显了文本的核心价值点,更尊重了学生认知,有效唤醒了学生内在的认知潜能,为课堂上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提炼深化,让学生的思维扎实活化

思维能力是学生认知素养的重要标准,更是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发动机。在阅读教学中,确立课堂教学的主问题之后,应该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促进认知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为学习奠定基础。例如,《秦兵马俑》作为一篇说明文,最大的教学价值点并不在于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而在于在展现兵马俑特点时运用了大量的联想,将其“个性鲜明、类型众多”的特点跃然纸上。教师自然将文本的主问题设置为“作者是怎样借助联想,将兵马俑的特点描写生动的”。根据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感染下,真正感受到兵马俑的“个性鲜明、类型众多”。于是,我引导学生对主问题进行了这样的深化:悉心阅读课文的语言,摘抄课文中的语言,从而感受不同兵马俑的特点。在这过程中,既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体验,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内化、活化,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墨守成规地将当初设置的主问题作为支撑课堂教学的唯一问题,而是从学生实际的认知需要入手,对原初性的问题进行了适当提炼与转化,从而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适度伸展,让学生的学习力不断提升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更是阅读教学必须依托的重要资源。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语文学习是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其最核心任务就是要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因此,只有扎扎实实地从课文出发,与生活进行链接,学生的实践运用才能拥有平台,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以《三顾茅庐》的教学为例,作为一篇古典小说,刻画人物形象是其根本性的创作目的。而在描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教师却引导学生悉心体悟文中的一段景色描写,因为这景色描写与刻画人物有密切关系。这段景色描写可谓超凡脱俗,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语言对话,感受景色的秀美。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在此处设置景色描写的用意,并引领学生思考:“那么多景物,作者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山岗、竹林、松树?”这样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景物与人物内在联系的探寻上,从而深刻感受“借物喻人”的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广泛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创设认知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写法的迁移训练,比如:可以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作方法,针对某一类或某一个人物,进行一次人物描写。这样的设置,教师先是依靠主问题让学生深入文本语言进行理解思考、涵泳体悟,感受作者表达策略的艺术效果。随后,教师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背景资源,让学生在文本与生活的链接对应点上,寻找学以致用的生发点,从而为学生搭建以生活为背景的平台,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必须要走出传统教学中串讲串问的模式,让学生在具有穿透性强、辐射面广的核心主问题中,拥有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从而在训练思维、激发动机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费洁,缪瑞平.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09(09).

猜你喜欢

拓展延伸语文教学
浅析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试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