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陶行知理论指导幼儿模仿行为探析

2015-04-29夏梦羽

成才之路 2015年25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模仿幼儿

夏梦羽

摘 要:孩子的学习主要靠模仿,模仿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以陶行知理论指导幼儿模仿行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模仿;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78-01

模仿,从心理学角度指的是在没有外来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的现象。对幼儿而言,幼儿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良好的模仿行为给幼儿的成长和学习带来很大的益处,但模仿不当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伤害。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因此,对孩子的模仿行为进行引导应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通过幼儿的生活来指导他们的模仿行为。

一、现状与讨论

1. 模仿行为的普遍性

案例:户外锻炼时间,我带孩子们到场地上进行自由活动。有的小朋友在玩竹竿,忽然,我听到小J说:“全部杀掉你们!”我转过头,只见小J拿着竹竿对着小H做出格斗的姿势。我学着小J做了该动作,问:“小J,你这个动作是学的谁呀?”他回答说:“我是……,我要消灭敌人,拯救队友!”小H也不甘示弱回应道:“看我把你打回去!”接着两人便开始打起来。分析: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学习、成长的关键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是他们显著的特点。教师、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好的电视节目,杜绝玩暴力游戏,或是看具有暴力倾向、打斗场景的动画,以杜绝不良模仿的源头。幼儿的模仿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因为他们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因此,他们的模仿有时可能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而是从兴趣出发,对什么感兴趣就模仿什么,觉得什么新奇、好玩就模仿什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孩子有意、无意地模仿动画人物,那些打斗镜头定格在孩子的脑海里。因而,在这个时期对幼儿的模仿行为进行积极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积极引导幼儿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使他们明确什么值得模仿,什么不应该去模仿。

2. 模仿行为的主动性

案例:模仿做操。晨间出操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在我的带领下来到了操场。我园是大班和中班的孩子先做早操,然后才是小班孩子做早操。当我们大班的孩子结束早操以后,便进行了自由活动。这时,小班的孩子也陆陆续续来到了操场进行早操。我发现有些孩子认真地模仿小班老师做操,做得一板一眼,有模有样,早操结束了他们还乐此不疲地模仿了一段时间。分析:爱模仿是幼儿的特点,是幼儿的另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和同伴的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模仿源。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着不同的影响,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人的行为。对儿童来说,模仿就是一种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它可以锻炼孩子的动脑动手的能力,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许多亲身体验,这些体验正是孩子将来学习知识和走向生活的基础。然而,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他们对感兴趣却不适宜的行为也可能去模仿。因此,孩子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教师应积极引导孩子由无意模仿向有意、有目的模仿发展,从而促进孩子的良性学习和发展。

二、教育建议——对幼儿模仿行为的积极有效引导

1. 积极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

一个孩子生活在彬彬有礼的环境中,他就会通过模仿,潜移默化地成长为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作为家长、老师,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净化孩子的成长环境,关注孩子的模仿行为,避免孩子不适宜的模仿行为的发生。(1)对孩子已有的不良模仿行为,家长、教师应积极地加以纠正。如有的孩子喜欢模仿电影中的坏人,我们应告诉孩子,坏人干坏事,如果我们发现,就应该机智地报警。这样,孩子就会憎恶坏蛋,而模仿正面形象——警察。(2)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克服盲目的模仿行为。幼儿的模仿往往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年纪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弱,仅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模仿。因此,父母和教师要引导孩子明确模仿什么,追求什么,对他们的玩耍要经常留心观察,对孩子模仿不良行为要及时加强教育,讲清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危害,让他们在未形成不良习惯前就加以改正。

2. 树立模仿榜样

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作为幼儿园老师,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时刻谨记老师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但老师并非不会犯错,及时承认错误,及时改正,也是幼儿的良好榜样。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才能让我们的榜样作用真正润泽孩子的心灵。教师应做到“榜样为先”,榜样为先是指“教师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树立了榜样才可为幼儿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同时,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父母须身正为范,做孩子的良好榜样。

三、结束语

通过对本班幼儿进行观察,对他们的一些模仿行为进行记录,再对所记录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幼儿的模仿行为是极为普遍的。孩子的学习主要靠模仿,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应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对他们的模仿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熊文琴.儿童情绪社会化发展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论模仿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
生活,习作之“本真”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