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翻译模因论指导下的科技翻译

2015-04-29康诗琴李延林

现代语文 2015年3期
关键词:模因

康诗琴 李延林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技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科技翻译所具有的一些的特点,如专业词汇多,句子结构复杂、长难句较多等,使得科技翻译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因论在与翻译理论结合后形成的翻译模因论对科技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大量储存模因,准确理解源语模因,选择最佳模因,能有效地减少科技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升翻译质量。

关键词:模因 翻译模因论 科技翻译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愈加迅速,为了使各国间能相互交流科技发展的成果,推动科技进步,科技翻译尤为重要。而科技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它专业词汇多,句式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加大了科技翻译的难度。致使某些科技翻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科技的传播与发展,因此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在达尔文进化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解释语言传播规律的语言模因论在与翻译理论相结合后形成了翻译模因论,该理论能有效地指导科技翻译,改善现在科技翻译中存在的一些欠缺。

一、翻译模因论

据《牛津英语词典》解释: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作为文化传播单位,模因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一切能被模仿复制,并得以传播的事物都能被称为模因,如:绘画手法,建筑风格,衣服样式,诗歌形式等等。在语言上,也存在模因,如一些习语,谚语。或者,在更广义的范畴中,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这体现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1](P55)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自然需要翻译,语言模因也同样如此。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man)和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最早将模因与翻译理论研究相结合,提出了翻译模因论。

切斯特曼把有关翻译的概念,观点,目的,策略和价值观念等与模因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模因论。他的翻译模因论的核心理念是规范模因,策略模因和价值模因,三者互为联系,翻译是模因的生存机器。[2](P7)他还讨论了在翻译模因库中5个超级模因:源语-目标语模因、对等模因、不可译模因、意译-直译模因、写作及翻译模因的进化情况和相互关系。[3](P53~56)

弗兰西斯·海拉恩(Francis Heylighen)认为模因的复制和传播需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4](P77~84)同化指的是一个模因能在引起宿主的共鸣,使宿主理解接受。记忆则指宿主将接受的模因保存在记忆中,以便日后的使用。模因被宿主记忆储存以后,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下会被宿主以语言等形式转化,这便是是表达,被表达出来的模因便可以由一个宿主传递给下一个宿主,最终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在翻译中也同样适用,源语文本本身就是一个模因的复合体,它作为一个文本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感受和文化信息,译者需要去理解和接受源语信息,成为源语模因复合体的宿主,然后译者需在译入语中寻找与源语模因最相近,最能为译入语读者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翻译源语模因,最后译入语读者对译作进行解码,理解源语文本中的信息,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似的感知,成为新模因复合体的新宿主。[5](P79)

二、科技翻译的特点与科技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从语言层面上来说,科技翻译的用词和句子结构都有别于日常用语和其他文体的翻译。科技文本一般都涉及一个专门的领域,文本中有大量词汇都是这个领域的专业词汇,不能随意更改或替换。因此,在进行科技翻译时,译者应尽量从目的语中选取与源语文本涉及领域的对等模因或类似模因。在一些专业程度非常高的科技文体中,通常会通篇出现大量的专业词汇,这就要求译者自身构建一个庞大精准的模因库,以提升科技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其次,在科技翻译中,句子的结构也较之其他文体要更复杂,特别是英语句子。在一个句子中,可以镶嵌多个从句。如:A gas may be defined as a substance which remains homogeneous, and the volume of which increases without limit, when the pressure on it continuously reduced, the temperature being maintained constant. 尽管这个句子字数并不多,但是却包含了两个定语从句和一个状语从句。翻译这个句子时,译者首先必须理顺它的句子结构,找准主句与各个从句之间的关系。由于中英文的差异,翻译成汉语时,不能按其语序直接翻译,而是应有所调整。也就是说,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符合目的语语法规则,语用习惯,并最能为目的语读者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文体风格上来说,鉴于科技翻译所涉及的都是科学技术知识,都是客观性的,并且在表达上有其规范的体系,译者不能随意更改,擅自添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而科技翻译又包括两大明显特征:客观性和规范性。科技翻译的范围,尽管人们可以列举出很多具体的内容和很广的含义,但是,简明扼要地来说,主要是说明科学事实,或阐明科学理论,或发明成果报道,或科技活动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翻译。在任何有关的翻译活动中,翻译工作者唯一能做,并且必须要做的就是客观地翻译。[6](P4)由于科技翻译客观性的这一特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角色更加透明隐形,目的语读者看到译文后如同与源语文本的作者进行了直接交流。前文提到过,科技文本中有大量的专业词汇,这些词汇都是语言模因,在长久的复制使用后已形成了固定规范的表达,并得到了该专业领域的权威认可。如:laser(激光),motor(马达),等等。在科技翻译中,译者应多加积累这些规范的模因,并准确提取模因,减少或消除与源语文本的偏差。

科技翻译因其专业词汇多,句子结构复杂,长难句较多等特点有一定的难度,对译者的要求也比较高。现在大部分的科技翻译都是由翻译专业的人才完成,而科技翻译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翻译专业的人才很少能深入地去了解一个专业领域,掌握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翻译时对源语文本难免有些生疏或者不理解。一些译者储存的模因较少,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模因库,在翻译时也会遇到困难,造成用词不准,词不达意的窘境。还有一些人过于夸大科技翻译的客观性与规范性,认为科技文本最适用于机器翻译。机器翻译虽然能大致地把各种专业名词翻译出来,却无法处理一些结构复杂,逻辑思维严密的文本。且一些名词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中英对应模因,机器翻译也无法选择最合适的模因,如:resistance在“力学”中被译为“阻力”,在“电学”中译为“电阻”,而在“机械学”中又被译为“耐受力”。另有一些译文由于译者对句子结构的梳理不够清晰,逻辑思维不够严密,往往使译文漏洞百出,或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科技翻译的目的。

三、翻译模因论对科技翻译的指导作用

翻译模因论认为,源语文本是一个模因复合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应能被源语模因同化,理解源语模因,成为源语模因的新宿主,然后在译入语的语言中寻找与源语模因对等或类似的模因,将源语模因解码,用最能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译入语读者再对译作进行解码接收,获得与源语模因读者同样的感受,成为新模因复合体的宿主。翻译模因论的这一翻译过程非常符合科技翻译的过程,对译者进行科技翻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泛阅读科技文本,大量储存模因;二是准确理解源语模因,选择最佳模因。

(一)广泛阅读科技文本,大量储存模因

科技翻译的质量不高,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译者对源语文本所涉及的领域了解较少,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翻译时找不到准确的对应模因。因此,译者平时应大量阅读科技文本,广泛涉猎,储存模因,建立一个系统的模因库。模因库应包括一些专业的词汇,尤其是使用次数,出现频率高的词汇。如通讯领域中的,接收机(receiver),发射机(transmitter),频率准确度(accuracy),中间频率(intermediate frequency);数学领域中的,公理(axiom),定理(theorem),命题(proposition),二进制(binary system);物理领域中的,量子论(quantum theory),运动学(kinematics),静力学(statics)等等。同时,模因库中也应包括一些常用语的书面表达。科技文体不同于日常用语,多为正式文体,因此也应加大这方面的积累。如:take in-absorb,break up-decompose,come out-emerge,take out-extract,pass on-transmit,get rid of-eliminate。专业名词和书面表达虽然占科技翻译的很大一部分,但是理清其复杂的句子结构,梳理逻辑关系也是科技翻译成功的关键。因而,模因库中不仅应包括对词汇的储存,也应包括对长难句结构处理方法的积累和对严密逻辑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科技文本时,对译入语中对应模因的提取手到擒来,大量减少工作时间,提高翻译效率,提升翻译质量。

(二)准确理解源语模因,选择最佳模因

在使用中,科技文本中的某些词是非常稳定的,如专有名词,但也并非说所有的术语名称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及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些术语也会有所改变,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也应与时俱进,采用新发展的模因。如多年前流行的“维他命”,现在已被称为“维生素”,“引擎”被称为“发动机”。[7](P5)其次,对于词、句的翻译离不开语境,科技翻译也是如此。源语模因在译入语中可能不只对应一个模因,而是多个。在此种情况下,译者就应该结合上下文,从译入语中提取最佳模因。

例如“bit”一词在两种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翻译:

(1)A few bits of information that the FBI requested from the CIA, had it been granted, could well have stopped the 9/11 attacks.

如果联邦调查局果真得到了它向中央情报局索取的那些情报,那么,9·11袭击事件也许就会被禁止。

(2)An ELF wave can transmit only a few bits of information per second.

极低频(ELF)电波每秒只能传送几个比特的信息。

(康志洪,2012)

在例(1)中,“bit”不属于专业的技术范畴,因此与“a few of”一起翻译成了“那些”;例(2)属于通讯的专业领域,所以翻译成了专业词汇“比特”。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应该把握好语境,充分理解源语模因,选择最佳模因。

四、结语

科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科技翻译是传播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翻译模因论作为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系统理论,对科技翻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能减少现有科技翻译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为科技翻译的译者提供了一种提升翻译质量的有效方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与传播。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生态翻译学视角:典籍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2C0099]。)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55.

[2]Chesteman.A.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7.

[3]马萧.从模因到规范: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述评[J].广东外语

外贸大学学报, 2005,(3): 53-56.

[4]Heylighen F.Selfish Memes and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J].

Journal of Ideas, 1992(4): 77-84.

[5]叶苗.应用翻译语用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79.

[6][7]李亚舒.论科技翻译特点及其组织作用[J].中国科技翻译,

1989,(3): 4-5.

[8]康志洪.科技翻译[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康诗琴 李延林 湖南长沙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410083)

猜你喜欢

模因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朝汉语言接触探析*——以汉字词形态构成为例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英语模因在汉语网络语言中的复制与传播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理论概述
模因与文化
外语听说教学的模因论视角
基于象似性的语言模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