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5-04-29姜桂霞
姜桂霞
黄瓜棒孢叶斑病又称褐斑病、疤斑病,俗称黄点子病。近年来,该病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已成为棚室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据调查,田间黄瓜叶片的发病率在10%~25%,严重时可达60%~70%,甚至造成毁棚。由于该病易于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炭疽病混淆,往往造成防治不及时、不对症,另外很多化学农药对该病防效较差,因此黄瓜棒孢叶斑病已成为生产上突出问题之一。
1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识别与症状
黄瓜棒孢叶斑病多发生在黄瓜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片正、背面均可受害,叶片发病多在盛瓜期,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再向上部叶片发展。初期病斑为黄褐色小点,直径约为1毫米。当病斑直径扩展至1.5~2.0毫米时,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稍不规则,外围颜色稍深,黄褐色,中间颜色稍浅。当病斑扩展到3~4毫米时,多为圆形,少数多角形或不规则,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隐约有轮纹,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叶片背面病部着生大量黑色霉层,正面霉层较少,对光检查,病部叶脉呈黄褐色网状。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迅速,边缘水渍状,失水后呈青灰色。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圆形或不规则形,对光观察叶脉色深,网状更加明显,病斑中央有一眼状靶心,严重时多个病斑连片,呈不规则状。发病严重时,病斑面积可达叶片面积的95%以上,叶片干枯死亡。重病植株中下部叶片相继枯死,造成提早拉秧。
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典型症状与细菌性角斑病重要区别是:黄瓜棒孢叶斑病叶片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会生有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片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与霜霉病的区别是:黄瓜棒孢叶斑病斑枯死,病健交界处明显,并且病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多交集成片,病斑很平,受叶脉限制为多角形,湿度大时叶片背面有灰色霉层。
2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及寄主范围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棒孢属真菌。该病原菌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多寄主真菌,可为害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豆科蔬菜,还能为害木薯、葡萄、桉树以及一些观赏植物,使寄主叶片产生病斑或叶缘坏死,但难以侵染芹菜、水萝卜、苦瓜等,目前报道较多的为该病菌对大豆、黄瓜、番茄的侵染。因此,多主棒孢霉不仅是保护地两大重要作物番茄和黄瓜的致病菌,该菌也是多种蔬菜潜在的致病菌,随着蔬菜设施栽培的发展,要严密监测该菌的传播蔓延。
3 病原菌侵染循环与发病条件
3.1 病原菌的侵染来源: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杂草在土壤中或随其他寄主植物越冬存活,此外病菌还可以产生厚垣孢子及菌核,度过不良环境。病菌在残株中可存活2年,成为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初侵染源。也可在种皮附着状态下存活6个月以上,翌年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菌源。初侵染后的病斑生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向周围蔓延,一个生长季病菌可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日益加重。
3.2 病原菌的传播方式及侵染过程:田间发病后,在适宜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和农事操作传播,也可通过种皮附着病菌或种皮内潜伏休眠菌丝进行种子传播。病原菌在侵染过程中,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5~7天。
3.3 病害田间发病条件: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产孢的最适温度约为30℃,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90%以上才能萌发,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因此,多主棒孢菌具有喜温好湿的特点,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流行和蔓延。叶面结露、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大都会加重病害程度,昼夜温差越大病菌繁殖越快。另外,施用过量氮肥,造成植株徒长或多年连作,均有利于发病。通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多雨、凉夏时发病多,秋季延后栽培时应加注意。此外,带菌的种子也是造成该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首先从农业措施入手,选用抗病品种;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在上茬黄瓜拉秧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利用硫磺熏蒸消毒,以减少下茬黄瓜初侵染源;对种子进行热消毒处理消灭种皮所带病菌,播种前将种子浸入常温中浸种15分钟后转入55°C热水中再浸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C再浸种3~4个小时,捞起沥干后置于25~28°C中催芽,有利于消灭种传病菌,减轻病害的发生;也可根据该病原菌喜温好湿的特性,通过降低保护地空气湿度如膜下滴灌、减少结露机会等生态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菌扩展的温、湿度条件,达到抑制病原菌侵染和传播的目的,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危害。
4.2 药剂防治:由于该病菌侵染成功率非常高,若超过3%的植株叶片发病后施药,无法取得满意效果,所以早期做好防护措施,及时施药是关键。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叶片正、背面都要喷彻底,连续喷药3~4次,注意交替用药。根据近年来实践,可以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喷施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正常用量下对黄瓜安全,叶色正常,无药害斑,无缩叶、落叶或植株萎蔫现象;黄瓜定植后10~l5天,可用25%凯润(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喷施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或40%施佳乐(嘧霉胺)悬浮剂500倍液,或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3次,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