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散养鸡暴发鸡绦虫病的防治
2015-04-29魏祥法阎佩佩盖京新秦徳亮
魏祥法 阎佩佩 盖京新 秦徳亮
中图分类号:S858.315.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3-0033-02
1 发病情况
东营市某养殖户散养的2000多只芦花鸡于85日龄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前期零星死亡,没有及时诊断治疗,病鸡贫血、消瘦、下痢。该鸡群散养于5年树龄的速生杨下,地面较潮湿,自配饲料,没有预防用药。
2 临床症状
感染前期没有临床症状,后期病死鸡消瘦,食欲减退,两翅下垂,羽毛蓬松,鸡冠苍白(如图1)。严重感染呈现消化障碍,粪便稀薄或混有淡黄色血样黏液,有的发生便秘。不治疗大批死亡。
■
3 剖检变化
病死鸡尸体消瘦,剖检可发现虫体(如图2),最长4cm,肠粘膜肥厚,有的出血点,肠管粘液增多、恶臭,粘膜增厚,严重病鸡,虫体阻塞肠道。脾脏肿大。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易碎,后期病鸡腹腔充满腹水。
■
4 防治措施
4.1 改善环境卫生 在鸡舍附近,主要是运动场上填塞蚁穴,用敌百虫作舍内外灭蝇、灭虫工作,翻耕运动场,并撒草木灰等。粪便堆肥处理。鸡群转移到未污染的树林。
4.2 药物治疗 阿苯达唑片(长春市腾宇兽药有限公司)每千克体重20mg,连用4d,停3d,再用3d,5d后死亡停止。每100kg水中加氨苄青霉素10g,连用3d。
4.3 增加饲料营养,降低麸皮用量,增加玉米用量,饲料中添加优质多维。
5 防治体会
5.1 树立科学饲养管理观念,散养鸡相对于离地饲养活动空间大,能充分运动,抵抗力强,并不等于不发病,因此该防疫的必须防,该使用的药物必须用。
5.2 寄生于家禽肠道中的绦虫,种类多达40余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戴文科赖利属和戴文属及膜壳科剑带属的多种绦虫,均寄生于禽类的小肠,主要是十二指肠。离地饲养的发病少,散养鸡发病较多。应保持环境干燥。
5.3 多发季节提前预防,家禽的绦虫病分布十分广泛,危害面广且大。感染多发生在中间宿主活跃的4~9月份。各种年龄的家禽均可感染,但以雏禽的易感性更强,25~40日龄的雏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禽多为带虫者。饲养管理条件差、营养不良的禽群,本病易发生和流行。预防用药,在60日龄和120日龄各预防性驱虫一次。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20mg,一次口服,硫双二氯酚(别丁)按每千克体重,100~150mg,口服,隔4d同剂量再服一次。氯硝柳胺(灭绦灵)按每千克体重50~100mg,一次口服。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5mg,一次口服,为首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