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2015-04-29陈代波

成才之路 2015年3期
关键词:分类指导通用型本科

陈代波

摘 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大多数高校共同的困惑。在就业压力下,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不得已的选择。应用型人才包括通用型人才和岗位技能型人才两种类型,我国的普通本科院校应当以培养通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强化分类指导;实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本科;通用型;通识教育;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C961;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24-03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已经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而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呢?本文将着重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以市场为导向与“人才一出炉就滞后”的尴尬

面对就业困境,高校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和政府主管部门都在探讨成因及解决之道。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导致的供需不平衡;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需求;三是一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技巧。对于高校而言,扩招的趋势难以阻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依靠高校自身。不少学者认为,高校首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次要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巧。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的观点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同,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下发文件,要求各个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坚决停招或者减招就业率低的专业。然而,就业市场对专业的需求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愿望总是出现反差。例如,上海市教委曾发布了《2003~2006年度本市普通高校本科就业率较低的专业科类一览表》,通报了38个就业率低的本科专业,医学、材料学、力学、地矿类、天文学、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都榜上有名。出人意料的是,2007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统计信息显示,上述6个专业赫然名列10大高就业率专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年前需求旺盛的计算机、管理、法学、新闻等专业,现在都变成最难就业的专业。

美国芝加哥大学前校长哈金斯的观点被一再引用:“我们错误的进步观念把经典著作和人文学科排挤出大学课程,而过分强调经验科学,最终把高等教育变成当代任何社会潮流的奴仆,且不管那些潮流多么肤浅。”“如果公众对新闻感兴趣,新闻学院就如雨后春笋;如果商业发达,商学院就应运而生;如果政府机构膨胀,公共管理的训练就成了大学的第一要务。”他讽刺说,按照这一思路,“大学必须也帮助农民照顾他们的奶牛”。高校固然有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但是也绝对不能成为社会潮流和市场的奴仆,否则就会丧失其引领人类进步和追求真理的独立品格。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感到尴尬和迷茫:“市场的导向”难以琢磨,“人才一出炉就滞后”,高校如何才能跟上市场的节奏?何况不仅跟不上市场的节奏,高校还要冒着丧失独立品格、成为市场奴仆的危险。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中国高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既保持自身的独立品格,又能够让自己的毕业生适应市场的需要呢?

二、普通本科院校应以培养通用型人才为目标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中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已经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精英教育,只能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抛弃,这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共识。但是,应用型人才是否就是只能在某个行业、某个岗位中应用的专门型人才呢?如果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背景过于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就必然会出现因找不到对应的专业和岗位而失业的现象。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专业对口率不到40%,不少大学毕业生慨叹“专业对口就像中彩票一样难”。这些适应领域过于狭窄的应用型人才如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呢?

笔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并不就是专业过于狭窄、知识结构单一、适应能力弱的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是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具有更具体的实践能力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科以上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通用型人才,主要是按学科设计专业;一类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岗位技能型人才,主要按岗位来设计专业。

那么,何谓通用型人才呢?顾名思义,通用型人才是与专用型人才相对而言的。专用型人才具有很强的专门性、针对性,主要针对某个专门领域乃至专门岗位进行培养。专用型人才的优点是专业性强、针对性强、应用性强,在工作当中上手快、对岗位适应快;缺点是知识面狭窄、转岗能力弱、适应性差。通用型人才与专用型人才正好相反,特点是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能够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岗位的要求。通用型人才的优点是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缺点是专门的岗位技能发展不充分,因而上手较慢,需要通过学习才能适应岗位要求。

但是,中国现有的高等院校多达两千多所,不可能也不应当用一刀切的形式规定每个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每一个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生源、师资、学科、财力、地域以及历史传统等资源条件,根据自身在中国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定位,来确定最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北大、清华、复旦等志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名校可以继续为我国培养社会精英,普通本科院校应当以培养通用型人才为主,高职院校则以培养岗位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主。

三、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推进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门教育提出来的,是一种从事任何专业工作的人都应当受到的教育。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认为,通识教育是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人生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如下四种能力的“完整的人”,即“有效思想的能力;能清晰地沟通思考的能力;能做事且明确判断的能力;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因此,不少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首先是把人培养成为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职业的人。虽然通识教育的是一个现代的西方概念,但和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一致。20世纪初的著名教育家潘光旦认为人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普通教育追求的是“共同基础”,就是为了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而单纯的专业教育把学生过早地纳入一个狭窄的专业范围之内,把人变成一模一样的产品模型,把人变成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

20世纪末以来,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浪潮。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在全国率先推行通识教育,希望真正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复旦的通识教育包含6个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世界视野与现代化认识、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这套课程体系力求突破单纯的“专业视阈”和单纯的“知识视阈”,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如今,开展通识教育的中国大学越来越多。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和谐的教育理念,是相对于以学生的技能和分数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据有关学者研究,当今发达国家的素质教育一般包含三个方面: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和身心素质教育。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21世纪人才素质应该达到以下七条标准: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终身学习的本领、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共同点是:都把培养完整的人放在首位,反对过度的专业化以避免学生的片面发展。二者的不同在于:通识教育注重共同教育、普通基础教育,强调的是通、宽、广,是共性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素质和能力,在内容上不仅包括通识教育,还包括专业教育,是以共性为主兼顾个性的教育。专业教育指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门类为大学生提供的专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对立统一的,缺一不可。通识教育是基础,专业教育是生长点。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只是接受通识教育而没有进行专业教育,就会让学生失去立足点、生长点,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如果大学生只进行专业教育,就可能成为基础薄弱、适应面窄、创新能力差、综合素质偏低的岗位技能型人才,妨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依然停留在专业教育阶段,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仅仅把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点缀,因此,也无法真正推进素质教育。

笔者认为,本科院校要培养通用型人才,应当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推进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如下的思路: 首先,在大学一二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可以参照哈佛大学的模式,规定学生必须在以培养共同知识背景为目标的10个领域各选择1门课程,同时开设10门以上的专业基础课程和3门以下的学校特色课程;其次,在大学三四年级则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规划选修8门以上的专业选修课程和8门任意选修课程,其中可以设置一些学校特色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再次,大学四年要全过程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把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作为首要目标,不能把这些任务仅仅看作是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和学生工作者的事;最后,要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终身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四、以学生为本,强化分类指导

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推进素质教育,是本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模式。但是每个学校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科、专业也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更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如果说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院校的共性的话,那么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就有各自的个性。因此,各个本科院校不仅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推进素质教育,还要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进行学校特色教育和专业特色教育,更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进行分类指导。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权益和人格,尊重学生的丰富个性和多样化的需要;就是要以人性化的态度,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最终促进他们的科学发展。在本科院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身体条件、经济条件、理想目标、职业规划和社会的需要、形势的发展来统筹兼顾自身的发展,使之科学安排和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从而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本科院校要从大学生入校时就进行全面的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国情和世情,帮助大学生找到各自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帮助大学生确定自身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

其次,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职业理想而不是专业进行分类管理指导,要设定能够满足大学生不同需求的选修课程体系、课外实践、学习研究、能力培养和特殊服务系统。如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确立类型化的指导教师:针对精英型人才提供相应的团队培养机制,针对考研的学生提供考研辅导,针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针对有出国留学愿望的学生进行培训并帮助提供留学信息,针对直接就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技巧训练和岗位类型培训等等。

再次,确立每个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标准,可以根据大学生对所属专业的感兴趣程度进行一般专业能力和特殊专业能力的区别培养。一般专业能力包括跨专业型思维、外语水平、通识教育程度、计算机使用能力、法律知识和经济知识;特殊专业能力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素养和学术研究方法素养。由于不少学生对于自身所属专业未必真正有兴趣,区分一般专业能力和特殊专业能力十分必要。

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共性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分类指导才是个性教育。只有在坚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的同时,强化符合学生特点的分类指导,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把本科生培养成为既有较高综合素质又有鲜明个性的通用型人才。这样的毕业生不仅有能力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他们的母校也不会成为市场的奴仆。

参考文献:

[1]张尧学.着力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7-11-05.

[2]李丽.热门专业遭遇就业尴尬[N].中国青年报,2007-05-23.

[3]胡惊雷.哈金斯:30岁任芝加哥大学校长[EB/OL].http://www.cas.

cn/htm1/Dir/2005/09/12/3752.htm1.

[4]张正义.论大学的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2).

[5]智效民.清华大学与通才教育[C]//杨东平.大学之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6]韩晓蓉.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将贯穿本科四年[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07-06-11/110487742.shtm1.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郑大俊,黄惠.发达国家大学素质教育探析[J].前沿,2004(02).

[9]闫瑾.德国大学的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Z1).

[10]胡克培.思想品德修养与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分类指导通用型本科
一种新结构的快换通用型插内齿圈夹具
通用型LED信号机构的应用研究
如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样化分类指导研究
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发挥的作用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浅谈慕课在高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