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入侵对中国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
2015-04-28柯昌盛
柯昌盛
摘 要:文化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可以提高国家的影响力,增强国民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曾断言:“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企业只有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获得文化制高点,掌握文化优势,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获得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文化入侵;中国企业文化构建;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5000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魅力和强大影响力的灿烂文化,理应成为中国企业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但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洋务运动”、“西体中用”到后来“五四运动”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变革图强的同时,也开启了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影响、渗透乃至侵略的大门。这种渗透乃至侵略导致一部分企业,特别是涉外经营企业,认为中华文化落后,不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常常照搬西方文化中的一些道德观、价值观,反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是产品设计参照西方标准,产品生产仿造西方产品,忽视东方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在失去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失去了企业经营的自信,导致企业创新能力降低,竞争力下降,甚至成为西方企业的附庸。
一、西方文化的入侵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开始了入侵中国的步伐。从教会、买办企业到不平等条约,从官方到民间,西方文化的身影无处不在,基本上所有技术先进的物品都被冠上“洋”字,西方先进,中国落后的观念逐步成为人们的固有观念。
现代中国虽然已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上的成功并未带来文化上的自信,中国政府虽然通过在世界各国开设“孔子”学院来宣扬、推介中华文化,但一部分人心中中华文化过时、落后的观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各国也加强了文化上对中国的影响和渗透。西方文化的侵袭正步步紧逼。
(一)思想观念的入侵。基于中国落后的现状,中国积极从西方寻求救国图强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西方的思想文化良莠不齐的一齐涌入中国。很多人抛弃中华传统的“仁爱”、“礼、义、廉、耻”等思想,遵循西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片面追求西方的民主、自由,实用主义,主张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泛滥。很多企业只重自身利润的获取,忽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忽视公平正义,违背企业道德造假贩假,破坏环境,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二)生活方式的影响。(1)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文化各自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中餐重色、香、味、意、形,西餐讲求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可以相互交融和补充,给人们的生活增加选择,使人们的饮食更健康。但一部分人出于崇洋的心理,过度放大中餐的缺点、褒扬西餐的优点,以吃牛排为时尚,以喝洋酒为高档,片面认为西餐是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2)日常礼仪。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中华传统的“拱手礼”基本消失,西方的单膝跪拜礼、钻戒已成为中国年轻人必备的求婚方式,白纱代替了红盖头,西装、领带成为中国人的正装,日常交往礼仪弥漫着西方文化的气息。(3)节日文化。节日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韩国把首都“汉城”更名为首尔,把中医称为“韩医”,抢注“端午”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想摆脱汉文化的影响,保护自身拥有的文化,树立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心。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中国人过“洋节”蔚然成风,不记得“二十四节气”大有人在,不记得“情人节”、“愚人节”和“圣诞节”人绝无仅有。
(三)文化产品的输出。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侵略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垄断。从西方的歌曲、书籍、影视剧到各种娱乐活动,西方文化产品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表现能力、资金实力和宣传能力,占领了很大的中国文化产品领地。很多人不读《论语》、《诗经》,却必读西方名著,不看内地影视剧,却对欧美电影、韩国电视剧晶晶乐道。伴随着文化产品的输出,西方的语言、文字、思想理念、道德观、价值观便随之影响着我们。
二、西方文化对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
(一)物质文化的影响。(1)企业标识的影响。中国很多企业的标识仅仅是把西方很多企业的商标的字母或图形换个方向和形状。(2)员工形象的影响。企业管理阶层和车间工人之间已经严格按西方的白领和蓝领在着装、待遇、甚至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已经和西方保持一致。(3)建筑和环境影响。西方建筑风格在中国企业已很常见,很多企业一味向西方靠拢,甚至出现了很多仿西方标志性的建筑和很多奇形怪状的楼房。
(二)制度文化的影响。(1)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学习了西方来源于古代制约王权为目的的法治思想,在管理体制的设计上吸收了利益为主,多方参与、相互制衡的思想。在这种体制特征下,公司的事务常常采用委员会模式来决定。这种体制模式固然保证了公司决策由多数人、大股东决定,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是由于相互制衡的影响,企业的执行力低下。(2)组织结构的影响。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人员素质与西方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盲目的学习西方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造成了管理层对下级部门影响力降低、控制权减弱,影响了企业经营行为的效率。(3)员工行为规范的影响。受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位、金钱观和理性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企业在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时,弱化集体的观念,重视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鼓励员工个性的释放,鼓励员工之间的竞争,虽然对有利于提高工作业绩,但对员工之间的关系和团队的凝聚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精神文化的影响。(1)企业哲学。企业管理强调理性,强调制度管理,压迫人性,抑制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功利主义广泛应用,员工个性得到发挥,冒险行为增加,给企业带来风险。(2)企业价值观和道德观。西方文化重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功利的道德观念,导致很多中国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只重企业利益,忽视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利益,违背道德,排污破坏环境,造假坑害顾客,只重眼前,不管以后,给企业长远经营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3)企业精神。对西方文化简单的“洋为中用”,导致西方企业精神的水土不服。“理性优先”的精神虽然对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有了很大的保证,但同时这种精神强调规则、秩序与逻辑程序,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忽视人际情感需求。“个人主义”虽然也刺激了员工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积极创新,但也有员工恃才放旷,不服管理,频频跳槽,影响企业稳定。
总之,由于国情和企业员工素养的不同,中国企业简单的照搬西方文化来构建企业文化可能在短期会使得企业获得发展,甚至扩大对外经营规模,但从长远来看,从新时期企业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来看,以西方文化为主要来源构建的企业文化并不能适应中华文化大环境,不利于企业构建自身的特色并形成企业在文化上的优势,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中国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中华文化为主要来源,部分吸收西方文化中有益的因素。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走出仿造之路、造假之路,走上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自我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涂明详.从东西方文明差异看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J]. 经济问题探索.2002.05.
[2] 李宁宁;张鹏. 简述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原因及影响[J].群文天地.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