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015-04-28何雨
何雨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电机系统中自动化控制现状,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回顾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有利于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电力系统稳定的原理和机理,从而有利于人员对电力系统工作做出指导,以确保电网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稳定;安全
前言: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一直是每个电力人员希望看到的现象,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优质的电力服务,能够减少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能够减少电力人员的工作量等,所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也就成为了每个电力人员工作的目标。而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能够及时的对电力各系统进行实时的控制,能够及时的反馈信息,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分析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分析
(一)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与控制。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电网调度是常见的操作,该操作主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调度前首先需要对各电网运行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储、计算和检测,以全面掌握各网络的运行情况,在进行调度时根据掌握的整个辖区的用电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调度,而在整个调度过程中,整个过程由计算机进行实时的监控,当对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后,将得到的结果返回给调度中心,从而就能够实现对整个辖区中的电网进行调度和控制。
(二)电网运行中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缺一不可的设施之一,发电站生产的电能还需要经过处理来能转变为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用电,变电站就是将发电站的电能进行转化,以转化为平常用户使用的电能。比如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用电的电压通常是220v,220v属于低压电能,但是发电站生产的电能少则几千伏,多则上万伏,如此高的电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电器根本无法承受,所以需要将成千上万伏的电压转化为220v,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仅仅用人工来完成,不仅效率低还极容易出错,所以运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三)水力发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目前我国的发电站通常是火力发电站和水力发电站,电能的来源也主要是由这两种发电站提供。在水力发电站中,水力的合理利用对于发电站来说极为重要,合理的利用水力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力的利用率,提高发电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发电站的发电效率,而利用计算机技术则能够实时的对水情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监控,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为实际操作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做出相关调整,控制发电站的放水和蓄水量,进而能够极大的提高整个发电站的工作效率。
二、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好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给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很多电力系统中需要用到的二次设备可以实现批量生产,这极大的满足的了计算机科技对二次设备的需求,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单片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电力系统中应用单片机技术能够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自我更新和换代,这一点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极其重要,该技术的运用极大的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对自动化控制有重要的作用;三是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交互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的设备数以万计,实现各设备之间的通信不仅能够发挥各设备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各设备的效率,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所以通信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来说至关重要,而人员将模块化软件和数字电路设计运用到电力系统中,能够快速的实现各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达到上述目的;四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使电力自动化系统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效率更高,时间变的更短,还有效的减少错误,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使电力系统也更加稳定;五是电力产品的发展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设备技术含量更高,功能更强,作用更大,能耗更低,这些新产品的运用是电力企业的效率极大的提高,成本有效的降低,使电力企业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日常生产过程中,使电力系统更加可靠和稳定,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业的作用越来越大,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改变着整个企业,在电力系统中也不例外,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深入,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使电力系统在对电力资源的调度时更加安全和可靠,并能够极大的提高调度的效率,此外,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也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无论是在电能的转化上还是输送上,其作用极其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未来也必将作用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谭端镔.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探讨[J].通讯世界,2014,(15):113-114.
[2] 黄彩妹.如何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9):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