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拥有文字

2015-04-27武凤霞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水罐文字课文

武凤霞

语文教师该如何教学,才能把更多的文字根植于学生血液中,让丰富的文字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堂之上,希望探索出一种教学范式,能帮助老师们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他们求学中应该完成的文字积累。

一、课堂教学范式建立的理论思考

1.拥有文字,首先要关注汉语言基本单位的掌握。

汉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是字词。字词的掌握离不开一种途径,那就是记忆。记忆是学习语言类学科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因为,文字是一种语言符号,它外在于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所以,学生不会与生俱来拥有文字。再加上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学生学习文字的过程就显得复杂而辛苦。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笔画,要么笔画甚多,难以记忆;要么字形相像,难以区分。所以,错字别字对于孩子们来说比比皆是。记得10年前,有一次和一位朋友聊天,说到了一个词语“床笫之间”,我把“床笫”的“笫”念成了“第”,朋友大笑,笑我读了错别字却丝毫不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里面有一个词“慰藉”,有多少人把“藉”读成书籍的“籍”啊。甚至教这篇课文的教师,也会犯错。所以,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是汉字的记忆。一个连文章都读不通的人何来语文素养?一个连字都写不对的人,如何用文字传递自己的思想?在这一思考的指引下,我们感觉到,无论教学如何改革,立足于语言的特点,让学生从掌握最基本的要素开始语言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不同的年段对汉字掌握的数量、方法要求是不一样的,字词学习在不同年段的课堂上所占的时间比例也不相同。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思考“不同年段的学生如何记忆、什么时候记忆、怎么记忆才更有效”这三个问题。所以,缩短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成为语文课堂字词教学努力的方向。

2.拥有文字,必须让学生感悟到文字的魅力。

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其实对于学科的学习来说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改变为“感其魅,爱其文”。也就是说,只有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学生才能够爱上文字,爱上后才能真正地拥有文字。从这个角度讲,阅读是语文学习恒久的话题,阅读力的培养是提升语文素养、拥有语言文字的核心路径。

也许正是因为所有语文教师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所以,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存在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花费时间长,40分钟自始至终都在阅读;二是阅读中知识学习点、能力训练点多而杂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来自教师的“责任感”,老师们把“没有充分训练课文中蕴含的所有训练点”当成自己的歉意和愧疚,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希望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了解或者掌握更多的修辞手法、段落或篇章结构、用词的精妙。也正是这样的“责任感”造成了语文学习“模模糊糊一大团”这样一种现状,更引来了社会对于语文教学的批判。当然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教参的要求和课堂时间的设置。每一节课是40分钟,对于每一篇课文,教参明确规定教师要教两课时或者三课时,三个课时也就是两个小时,于是我们不能不想,短短一篇课文,我们教什么可以教到三个课时?当然这样的时间分配应该是根据学生每学期的学习天数和教材文章的数量确定的,这里就不再探讨这个问题了。总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让老师们有一种“精”的意识,如何让学生学得精,教师教得精呢?我们可以先从物理的角度入手,限定教师指导阅读的时间,然后再和其他教师一起研究语文课上读什么和怎么读,尽量让教师教得明确,让学生学得集中,保证的不是学生学了什么,而是学会了什么。

3.拥有文字,必须要提升学生操作文字的能力。

为什么要用“操作“这个词,而不是“使用”或者“运用”呢?我想到了小时候喜欢看的皮影戏。几个简单的玩偶可以给观众演出刀光剑影,演出儿女情长。而玩偶本身是不具备表演能力的,它们只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真正赋予这些玩偶生命的,让它们可以讲述故事、唤醒人们情感的是演员——那些玩偶的操作者。以此类推,文字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是我们的操作才让它们能够诉说对社会对人生的感知。演员操作玩偶的技巧有优劣之分,学生操作语言的能力也同样有优劣之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操作能力。

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靠一周一次的大作文和三天一次的小作文明显不够。靠每天一篇日记?一来学生负担重,二来教师不便于对学生进行指导。所以,我们认为,提高学生操作文字能力的主阵地依然是在课堂上。因为,我们课堂上的练习可以最大限度地与学习的内容相吻合,不仅针对性强,而且练习难度小,把写作能力的提高变成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

在以上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打造范式的原则:

(1)教学范式要能体现识字、阅读和写作三个层面的语文学习。

(2)阅读教学要遵照长文短教的原则,凸显重点,切忌面面俱到。

(3)要合理分配各环节所占时间,避免兴致原因带来的教学“滑冰”现象。

在以上思考和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创造了“测、导、延、写”四个教学流程的教学范式。

二、“测、导、延、写”四环节教学流程的解读

“测”指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加大预习力度,完善预习设计,强调教师布置预习的指向性。课堂上通过检测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把字词教学落实在“不仅学了,而且会了”的层面。

“导”的环节重在阅读文本,是我们平时所熟知的课文学习环节。这一环节没有限定教学的流程,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不同题材的内容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但是却限定了教学的时间,20分钟的时间逼迫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抓住重点的,抛弃次要的,凸显教学简约而丰满的艺术。但是,教学内容的取舍要遵照两个原则:一是要取精彩片段,二是要取典型的写作训练点。

“延”的环节不仅指向延伸的内容,而且指向延伸内容所承载的形式,也就是说,根据“导”环节中所确定的写作训练点,延伸相同写法的片段,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为接下来“写”的环节做好铺垫。

“写”的环节要求学生动笔表达,用所学习的写作方法表达事物或者情感。

整个教学流程以习得为目的,保证了学生主动思考和练习的时间。

三、教学范式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检测部分。

1.检测要体现基于学生问题的指导。

这个环节在整个教学中只有5~8分钟,这就要求教师操作这一环节的时候不能让学生零起步,也就是说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明确预习的内容,关注学生预习的质量。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遵照先测后教的原则进行,检测后及时批改,关注检测结果,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针对检测结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重点指导的目标。这样,教师的指导就突显了针对性和有效性。

2.检测内容角度要多样。

这里的检测不仅仅是对生字词的检测,还包括对文章总体内容的把握情况等方面。检测的内容和方式要丰富,不要单一。

下面以《珍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来呈现如何体现检测内容的丰富多样。

1.出示第一组词语:

一对珍珠鸟 一个笼子

一卷干草 一盆吊兰

(1)谁来读好短语?读准多音字、卷舌音。

“一对珍珠鸟”和后面三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结合课文来说说。(都是珍珠鸟的巢。)

(2)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些段落写了这些内容?

(3)出示第1~2自然段,自由读一读。指导概括段意。

(文中的重点词,可以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为它们安排了温暖而舒适的巢。)

2.出示第二组词语。

垂蔓 拨开绿蔓

(1)谁能读准“蔓”的音?(读准多音字。)

理解不同的意思:细长能缠绕的茎读màn,垂蔓、绿蔓。

(2)学习“拨”,与“拔”区分。

3.出示第三组词语。

红嘴红脚 灰蓝色的毛 珍珠似的白点 蓬松的球儿 探出来 撞灯绳 扭动 咂嘴

(1)自己读一读,这两组词分别写了什么?(外形,活动。)引导说一说。

(2)浏览课文:哪些段落写了外形?哪些段落写了活动?(第3~6自然段。)

指导概括段意:写了雏儿的外形以及活动情况。(和“我”越来越亲近。)(与“我”亲近的过程。)(把几段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大段的意思。)

4.出示最后一组词语。

信赖 境界

(1)理解“信赖”。

(2)用上两个词,联系课文内容说一句话(陈述、反问、感叹、疑问)。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的句子可以作为段意。

5.出示所有词语。

我们检查词语,了解课文各个部分的内容,你能用“先……再……最后……”的形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小结:把各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把长长的文章读成短短的几句话,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

在这篇文章检测部分的教学中,教师把对字词和读课文的检测融为一体,并且在此基础上又检测了学生对段落结构的划分和段落内容的概括,可谓是融几个方面的检测为一体,丰满到位又创新。

又如,在《一路花香》的教学设计中,检测却是以回忆的姿态出现在教学中。

1.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分享一下,你做了哪些预习工作?

2.有这么充分的预习作基础,故事的内容同学们应该已经很熟悉了。谁能不看书凭回忆说说这个寓言故事中有几个角色?(板书:好水罐、破水罐)

3.“罐”是个生字,仔细观察,看看我写对了没有。

教师边说边板书部首:这个字的部首读“缶”,缶是一种肚大口小的容器,就像现在所说的“罐子”。

“罐”的笔画很多,“罐”的右半部分是怎么写的呢?谁来说说?

4.文中还有一个生字和这个字很像。能回忆出来吗?(灌。浇灌的意思。)

5.在这三个角色中有两个主要角色,知道是谁吗?(挑水工和破水罐。)

6.课文主要写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呢?

在每一个检测内容出现以后,教师一直强调的是回忆,而且以“真不错,预习了,而且能记在心里,才是有价值的预习”来强调对预习的要求。

(二)导读部分。

1.阅读要科学取舍学习内容。

一篇文章中可供我们指导学生学习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在20分钟的时间里如果面面俱到就会什么也得不到。所以,利用本教学范式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取舍内容的能力。那么,一篇文章里我们该如何来取舍学习内容呢?依然以《一路花香》为例。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本身可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体会的知识点、能力点和人文点很多,比如词句的品味、对话的练习、写景的价值、句式的丰富等等。关键是我们这节课的教学需要什么,什么是你要带着学生们重点学习的。我在教学中就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好水罐和破水罐的心情比较上,通过破水罐心情的变化串联起整篇文章的学习。下面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片段:

……

4.破水罐心情如何呢?

5.破水罐的情绪真复杂。而且还在变化。请同学们读一读文章的第2、3自然段,画出描写破水罐心情的词语。

6.破水罐为什么惭愧?

7.最能够反映破水罐惭愧心情的是它对挑水工说的话(出示):“我想向你道歉。”“过去的两年中……”

8.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句话,从破水罐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9.同学们的朗读让我听出来了,破水罐的惭愧和不安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在上山的路上,当它看到一路美丽的鲜花,它的心中也仅仅是有—— 一丝快乐。

10.破水罐,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为什么依然不快乐?

11.一个多么在意自身价值的水罐啊!同学们,请看看插图,哪一个是破水罐?它的表情是不是有一丝快乐?

12.这个插图中的破水罐笑得如此灿烂,是画错了?还是表现另一个时刻的情景呢?

13.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时候的场面?(应该是破水罐知道这一路鲜花是自己浇灌以后的情景。)(是破水罐知道自己也有另外的价值的时候。)

14.这个价值是挑水工给它点破的。读一读挑水工的话吧。

15.如果你是那只破水罐,听了这一番话,你的心情一定会变得——(开心,快乐。)

郁闷了两年的破水罐终于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我想,它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它会对谁说呢?

……

如此,破水罐的心情就成了教学的主线,对破水罐的语言和挑水工的语言的体会就成了学习的重点,重点突出了,突破就容易了。学生学习的点集中了,得到的体会也就深刻了。

2.内容选择要关注文本特质。

每一篇文章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要么是语言形式,要么是段落构成。教师要能够在众多的训练点中发现这篇文章的特质,这就是一种文本解读能力,或者说也充分体现了一个教师具备的学科素养。《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报道的节选,许多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这篇文章的文字很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很多教师拿到这篇文章不知道教什么,或者只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文字的朗读上。我们看看特级教师张学青老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

1.提出本课时学习目标。

伟人如何之伟大,今天我们只作了解,以后随着理解力的提升,我们可以进一步阅读历史,阅读邓小平的传记并对他作出自己的评价。这堂课,我们重点研究作者如何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去表现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爱戴与痛悼之情。

2.切入文章的场景描写。(板书:场景描写)

(1)举例。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

这是课文的第一句话。自由读一读,看看哪些地方的描写是带着情感的?

(“低低地、缓缓地”,飞得低,暗示人们心情低沉;飞得慢,暗示不舍与留恋。作者借助对飞机的描述,表现人们的情感。这种手法,我们叫它渲染。)

(2)自由读全文,文章中还有哪些场景描写也是带着情感的?读读句子,把重点词圈出来。

(3)交流。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要点:理解“呜咽”“痛悼”。“呜咽”就是小声地哭泣。大海原本是没有情感的,只是在风的作用下浪涛发出的声音,作者把“呜咽”“痛悼”这种人的伤心的情感,移到了景物上,就叫“移情”。(板书:移情)

◆ 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翻浪涌。

什么是盘旋?(动作演示绕圈儿)飞机绕圈儿,也是一种渲染,表现人们内心的不舍与留恋。

波翻浪涌,从景入手,把人们内心的激动,通过波浪的翻涌表现出来。

小结:文章多处场景描写,通过渲染、移情等手法,把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爱戴”与“痛悼”之情表现出来。

3.切入排比手法。

第一处:出示重点段。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1)发现本段的结构特点。重新排列,使结构更清晰。(板书:排比)

(2)发现每句的差别,练习记忆。

(3)想一想:四句话的先后顺序能不能交换,为什么?

练习逐层加入朗读,体会层递。又如: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

(4)想一想,能不能去掉“也许”?能不能归并为一句?

小结:这段话采用了排比的手法,使语言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使汹涌澎湃的感情一层一层得到了宣泄。

第二处: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师:还会与什么同在?

生:与长江同在,与星辰同在,与白云同在。

辨析:哪句好,为什么?

联系上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与大海同在:骨灰撒入大海,表明邓小平一生热爱大海;并且上句中说到了“祖国”和“人民”,这是一种顺承。这样的排比,一层一层地表达了“永生”。)

这么多特殊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就是这篇文章的特质,教学中抓住这些特质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明了。

再如苏教版的《莫高窟》一文。它的特质就是对称语言的运用,“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记录佛教故事,描绘神佛形象”“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怀抱琵琶,轻拨银弦”,这样的对称语言在整个小学阶段也难见到第二个,所以,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要选择的。

3.学习角度和写作要求要

吻合。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课时里,阅读和写作要贯通。阅读中重点体会的是什么,写作时就要重点练习什么,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比如,体会了《莫高窟》一文中语言的对称美,练习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学习写对称的语言;如果阅读中重点体会的是段落的结构,那么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练习“概括—具体—感受”这样的构段方式。这吻合看似简单,实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贯通起来思考,对于读什么和写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在这一个环节中,切忌阅读的是内容,练习的是形式。

(三)延伸和写作部分。

1.所延伸的内容难度要低于教材。

有的教师在选择延伸阅读的内容时仅仅关注阅读内容和文章的联系,而忽略了阅读难度的把控,以至于出现了延伸内容的阅读难度远远高于教材本身,这样的延伸阅读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几分钟以内完成高难度的阅读,别说是学生,教师也做不到。比如说,有的教师教现代诗歌《有的人》,延伸的却是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文字;有的教师教的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延伸的内容却是《十送红军》。要想让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读懂已不容易,如果再体会写法,而且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更是不能想象的难度。没有学习效果的延伸是没有价值的。

2.延伸内容在语言形式上要和阅读内容保持一致。

老师们也许很难找到在写法上和阅读内容完全相同的段落,这就要求我们对呈现的内容做到精心修改。

比如在《望月》一文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仿照第二自然段练习写作的环节。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这一段话的写作顺序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延伸阅读的时候我选了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个片段,并且做了修改: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很明显,这样修改后的片段结构和《望月》第二自然段吻合,而且语言简洁,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读懂,为写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学习的范本。

3.延伸阅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延伸阅读不一定拘泥于文字,比如张旭虹老师教学完《大自然的文字》以后,延伸的就是“年轮”“树冠”“潮汐”的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片学习作者的介绍方法来介绍;朱玲芹老师教学完《天鹅的故事》一课,延伸的就是影片《快乐的大脚》,影片中企鹅团队利用共振的原理,齐心协力毁掉冰山救出同伴的镜头不仅震撼着学生,同时也和课文所描述的天鹅群体破冰的故事极其吻合。这样的延伸阅读带给了学生视觉的冲击,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有利于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4.写作的时候要求的写作点要具体,写作要求要明确。

比如,有教师教学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以后安排了以下写作。

首先出示《华盛顿和士兵》片段: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有一天,他身穿没(mò)膝的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在筑营垒。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要求的位置上,可是下士却不动手帮忙。眼看石头就快要滚落下来了,华盛顿见状,就疾步跑上前,用他强劲的肩膀,顶住石块。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了位置上。

然后,要求学生接着往下写:

石块终于放到了要求的位置上。

士兵们……

华盛顿……

下士……

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写出了精彩的片段。这个设计最大的妙处就是给了学生故事的背景,让学生的写作有了凭借,学生写作起来自然也就轻松了很多。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南湖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水罐文字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背课文的小偷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自动化焊接工作站运用于钢水罐焊接中的可行性分析
水罐与鲜花
背课文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一路花香》的教学启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