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糊表达 想象无限

2015-04-27房达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尔基模糊性栽种

房达

【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片段一:

师:10岁,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年龄,如果是你,来到岛上第一件事可能会做什么?

生:可能先休息一下,然后去岛上转转,看看有什么好玩的。

师:可是高尔基的儿子因为爱着父亲,所以他来到岛上——

生(读):顾不上休息,就一直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师:他是怎么栽种花草的呢?文章中有没有详细描述?

生:没有。

师:是的,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了极丰富的想象空间。你们可以想象到他儿子是怎么做的吗?

(生交流)

师:是啊,虽说是春天,小家伙却忙得是汗淋淋的。此时此刻的他,只想着把花草快点儿种好。在岛上的那段时间,他是忙碌的,是充实的,是快乐的。看着自己种好的花儿,小家伙心里又是得意,又是满足。

片段二:

师:课文里讲,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为什么不说“高兴极了”“非常高兴”呢?

生:因为他高兴的程度太深了,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

师:那这里“说不出的高兴”是什么样的高兴呢?

生1:高兴得心都要蹦出来了。

生2:高兴得觉得天更蓝,水更清。

师:同学们表达得真好,把高尔基高兴到什么程度说具体了。为什么我们能说得清,而高尔基却说不清呢?

生1:因为这是他儿子亲手种的花,他的感受比我们更深,所以,他激动得说不清。

生2:高尔基的身份决定了他的心情。

师:你真厉害,比我们的感受更深!

生3:高尔基还想到儿子懂事了,所以他为儿子的懂事而感到高兴。

师:是啊,还有什么比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懂事更让人欣慰的呢?那你们认为作者的表达和你们刚才的表达哪个更合适?

【案例反思】

课文第3自然段简单叙述了10岁的儿子在岛上给父亲栽种花草的情节,这是一个“给”的过程。这里的“给”是不容易做到的,你看,儿子“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这里的“给”是全心全意的,你看,儿子“顾不上休息”。那作者为什么没有详细描写呢?或许是作者无法确定故事的原背景,不敢妄自揣测;或许是并不想强调儿子付出的苦,只想突出接下来的付出带给人的愉快;也或许作者的本意就是想用特殊的表达方式来表现高尔基对儿子特殊的爱,给人无限的想象。课文第4自然段写高尔基高兴地感受到了儿子对他的浓浓的爱,这份爱是厚重的,由于过于密集,因此文章用了“说不出的高兴”。语言的表达具有多样性,除了精确的语言,有时用模糊性的语言表达也是一种表达的需要。“说不出的高兴”这种表达就很含蓄,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表达效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由文本语言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决定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文本语言的模糊性,鼓励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面,使学生的想象不断丰富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感悟语言的意境美。模糊表达所产生的含蓄美,美就美在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所以我们要在正确理解、运用模糊表达的同时,还要慢慢品味模糊表达的奥妙。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南湖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高尔基模糊性栽种
等该拉练时再拉练吧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