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和创生教学范式

2015-04-27李政涛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南湖范式流程

李政涛

无论是哪个时代,无论是哪一科的教师,教学范式都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不可绕过”和“不可舍弃”的“基本问题”。即使教师难以清晰地表达出他遵循的是何种范式,但他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日常教学活动中,范式总是悄然卧伏于内,不动声色地影响着、支配着甚至决定着他的一言一行。

教学范式的“坚韧存在”且“不可绕过”的深层原因,是教学需要“范式”。在承认教学范式的现实意义的前提下,另一个与“意义”和“价值”相关的问题油然而生:什么是理想的“教学范式”?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标准”。我眼中好的教学范式,涉及四重关系,即“唯一与多元”“预设与生成”“质性与量化”“成事与成人”。南湖小学的教学范式,在我看来,就包含了这样的四重关系。

所谓“唯一与多元”,任何范式都需要有一个不同实践者共享的魂魄、原则,有其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的规定,它决定了此“范式”的特有属性,并划定了相应的“界限”和“边界”。“魂”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取向”,此为“一”,其实质是“万法归一”。相对而言,“多”首先意味着“体”。“魂”是一个,但承载和表现“魂”的“体”则可以多样,具体表现为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等。有“一”打底的范式就有了灵魂,有“多”承载的范式就有了生机和活力。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了学校能发展得更高,武凤霞和她的团队认真筛选学校发展、教师提高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和“不需要”。这些“需要”和“不需要”在他们的讨论中不断地叠加和淘汰,最后汇总在“寻找合适的方法、改革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方式、提高40分钟学习的效度”这一核心原则上。

所谓“预设与生成”,要求“范式”的魂魄和各种基本规范、要求必须先行,作为具体教学实践的依据。但真实的教学过程复杂多变,瞬息万变,充满了不确定性,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现场的具体情形,灵活处理,采用相应的教学流程和方法进行教学。就南湖小学教学范式的“测、导、延、写”而言,测的方式是多元的。从测的主体来看,既可以是教师测学生,也可以是学生相互检测;从测的方法来看,“说”“写”“演”“议”等,都能成为测的方法,至于哪种测的方式最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在此过程中,教师预设的方法和流程理应灵活多变。如“测、导、延、写”的流程顺序完全可以打破,进行现场重建:“写”可以前移到“导”或“延”,甚至渗透到所有环节之中,只要学生需要,教与学需要,没有什么不可以。

所谓“质性与量化”,人们都期待对“教学范式”有清晰明确的界定,这样的界定往往是描述性、说明性的。但只有质性的描述和说明是不够的,教学范式的效应、效益、效果和效率如何,都需要有测评,需要有数据,这样的范式才是有根据、有依据的范式。这也是大数据时代对教学范式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武凤霞老师以自己的一节公开课《望月》来呈现这一教学范式中“测”“导”“延”“写”四个环节的操作方法,解读四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以运用的对策,把原教案和按照范式修改后的教案进行对比,让老师们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变”与“不变”,打消了老

师们的顾虑,解开了他们心头

的结。

所谓“成事与成人”,指明了教学范式的性质和目的。任何教学范式的形成和运用无非是教学之“事”的一部分,其最终指向的是人,指向师生生命在教学中的成长和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导引出一个判断教学范式优劣与否的标准:最有利于师生成长和发展的范式,就是最好的范式;既“成事”又“成人”的教学范式,就是理想的教学范式。南湖小学的教学范式,旨在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了学校能发展得更高,是比较理想的教学范式。

以理想教学范式的确立为基础,更具挑战价值的则是如何构建和创生新的教学范式。在我看来,南湖小学构建和创生的教学范式有四大基本条件和策略。

1.基于对范式构件的把握。每一堂课,都是一个风格、个性迥异的“建筑”。作为建筑师的教师,除了要考虑“建筑”的整体构架和样式之外,还要对“造楼建屋”需要哪些“构件”有基本判断。

其一,教学范式的价值,即育人价值。南湖小学教学范式的创生和存在,对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是有很大助益的,这是该教学范式的魂魄所在。

其二,教学范式的目标,它来自于对育人价值的体认。不同范式的目标之所以不同,在于具有不同的育人价值。南湖小学的教学范式,这一目标是具体、清晰的,体现了该范式的特有属性。

其三,教学范式的流程。“测、导、延、写”这一教学流程,涉及了该范式特有的推进程序、步骤、环节,展现出了该教学范式特殊的过程逻辑。

其四,教学范式的方法。“测、导、延、写”适合于范式的育人价值和目标方法,既有“教”的方法,也有“学”的方法,还有“教法”如何转化为“学法”的方法。

其五,教学范式的案例。综合体现范式价值、目标、流程和方法的典型案例、课例及论文,它们的凝练生成有助于他人更好地学习、领会和运用。武校长向全区公开上的第一堂展示课——四年级的《一路花香》,课上得大气而简约,四两拨千斤,简洁明了,在行云流水间“测、导、延、写”的范式一一呈现,思路清晰,语文味浓,不牵强,不匆忙,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其六,教学范式的评价。形成基于教学范式特殊性的评价指标,在教学范式基本成型的基础上,他们邀请专家、特级教师、教研人员听课评价,指导、修正教学范式中存在的不足,使其变得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

2.基于对已有范式的了解。这可能是中小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最容易缺失的方面,几乎不顾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头再来,从零开始。鉴于此,武凤霞和她的团队共同经历了“搜集、整理、思考、提炼、淘汰、建立”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对已经出现的相关范式的基本内容做综合性的把握,目的是寻找他人的终点,作为自己的起点。

3.基于对本土实际的体察。世界上的教学范式千千万,但最适合自己学校和教师的范式可能不会太多。为此,南湖小学深入调研本校、本区域和国内的实际教学状态,包括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和课堂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范式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本土困难、障碍,如教师素养和基本功难以适应范式的要求等。这些都是教学范式创生不可或缺的现实起点。

4.基于对实践经验的重建。任何教学范式,都不是想出来、看出来的,而是做出来、实践出来的,且必将经历一个反复反思、打磨和重建的过程。他们从思考某一节课到一类课教学方法的提炼,从一个烦琐流程的建立到提炼出其中的关键环节,数易其稿。研讨中有争论,有质疑,也有走出“迷宫”的欣喜。

综合上述四者,我特别想指出,教学范式的形成和运用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把教学范式视为一个仓库,即范式库,要用时即入库寻找,取来就用;第二种,无视各种范式的存在,自行创造范式;第三种,先检索既有范式,了解情况,有所借鉴、吸收和运用,但最重要的是,基于本土的实际情况,制造出自己的“范式武器”。

归根结底,教学范式不是从现成的仓库中找到的,而是扎根于本土实践,综合创造出来的。这可能就是南湖小学教学范式创生的真谛。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大教育学部科研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南湖范式流程
南湖之春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南湖早春(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