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创造性思维的策略研究
2015-04-27郭海霞
郭海霞
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主动质疑问难、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丰富想象……让创造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小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小组合作等,充分体验数学的发展和创造历程,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新课标如此注重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对祖国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以创新思维而闻名世界的以色列来说,思维决定思路、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在教育方面,以色列从小就将好奇心植入每一个以色列孩子的心中,犹太父母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孩子们从小受到父母的鼓励,擅长提问,注重思辨,父母在孩子放学回家之后问的第一句话经常是“今天你 提问题了吗?”犹太人认为孩子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可放眼现在的我们中国孩子,眼神中少了灵气,思维缺少了创造。笔者身边不乏有些老师和家长认为,认真听课,按要求做事,成绩优异,就是一个好学生。而某些孩子古怪的想法、新奇的行为往往会被视为异类,扼杀在萌芽期。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孩子们不得不强迫性的学习,被动的接受,久而久之,孩子把学习当成了老师和家长的任务,大大地限制了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实纵观历史,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都起源于一个新奇的想法。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呵护他们每一个小小的发现,每一个新奇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未来祖国发展的需要。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就这一课题,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了以下的策略研究。
一、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营造创新思维氛围
好奇心是推动人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世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成长阶段的小学生对一切他未知的世界都充满好奇,有着天马行空般的丰富想象力。为了促使学生好奇心的发展,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能引起他们主动去观察思考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形成积极活跃的探究氛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教学《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教师事先在黑板上写上一组待填空的算式,只有第二个因数,让孩子们在一块小黑板写上第一个因数,只有全班学生可以看见,老师是看不见的,但是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说的第一个得数,写出下面其它算式的得数。这个富有魔术色彩的情境一下子就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思维立刻活跃了起来。紧接着老师快速得写出了其它算式的得数,学生们由惊奇到兴趣盎然,说出了种种可能和猜想,激起了学生探究“积的变化规律”的欲望,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很快学生们就发现老师的魔术谜底: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是原来的积乘几。在这一个教学过程中,好奇心推动了学生大胆的猜测,积极主动地探索、验证,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探索真相的欲望,从学习和思考过程中,体验创造给学习带来的乐趣。
我们只有从孩子的好奇心入手,结合实际教学中的重点去不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的兴趣,努力营造一种创新思维的氛围,才能为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奠定基础。
二、鼓励孩子质疑问难,拓展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认为牛顿力学不是全部物理学,提出了相对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可见质疑是打开创造性思维的金钥匙。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要善于发挥学生勇敢的个性,鼓励他们质疑问难,这对于拓展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孩子大胆猜一猜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去验证,学生们很快就想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这个验证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问难,拓展创造的过程。最后让孩子们回顾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活动过程,与此同时老师从旁介绍,数学得以有今天的发展,那是无数前辈数学家在一次次重复着“猜测—验证—结论”的这样一个过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困难,我们也要敢于大胆的猜测,然后想办法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某一条数学定理就会以你的名字命名。就在此时,孩子们的眼睛闪起了亮光。
又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孩子数出图中每一组间隔排列物体的个数。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每组间隔排列的物体的个数都相差1这一问题的提出,一下子就打开了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闸门,有的孩子用画,有的孩子用写,有的孩子用圆圈,有的孩子用符号……
三、拓宽孩子交流空间,挖掘创新思维潜能
语言和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思维又必须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语言的发展水平有多高,思维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大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拓宽孩子交流的空间,不仅有老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还有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充分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授新知时,除了引导孩子自己的推导,质疑,验证,得出结论,更要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并表述出来。再如,让孩子尝试写写数学日记,把课堂和生活中的数学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魅力,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很好的发展小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 改变传统质量评定观,保护创新思维意识
传统的教育质量评定观往往强调死记硬背,考试得高分。结果造成老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这种总是被动的学习,不仅把学生的思维束缚,更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应创设有趣、新奇的学习情境,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互动中,自己领会或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取得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为孩子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有能力去创新。总得一句话,只要老师和家长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质量评定观,真正树立了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才能得以很好地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到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先生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当孩子们具备了创新思维的意识,拥有了创新思维的能力,对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着深远意义,乃至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希望所在。只有从孩提时代具备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可以真正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加以运用和实践,也才能为我们的未来创造更多惊喜!就让我们用心呵护孩子们每一个创新的种子,每一个新奇的想法,给他们土壤、阳光和雨露,让创造之泉永在孩子们的心中流淌。
编辑 ∕岳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