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探讨

2015-04-27侯英杰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教育

侯英杰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

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探讨

侯英杰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各大高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技术教师较为缺乏。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今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工作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育现状,最后论述了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科学方法。

教育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工作;培养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设备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然而,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信息技术教师较为缺乏的影响,一些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所取得的成效却不够明显。为了确保这种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这一工作内容也更加重视,而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极大的帮助。

1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要想学好信息技术,则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且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部分学校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只要教师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Windows,则其就可以进行教学。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不是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便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Windows,也不一定能使学生真正理解Windows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比如,在讲解多任务操作的时候,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明白分时操作的过程和技术,又怎样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自己所讲解的多任务操作呢?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Windows理论知识,并掌握操作技术,则必须要选择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同时教师也应掌握操作系统理论知识和技术。只有教师真正掌握教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其所讲解的内容。

此外,在讲解系统程序设计这一内容的时候,信息技术教师应熟练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和理论,同时要对系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原理进行详细讲解,以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程序设计原理,并熟练掌握设计方法。而在讲解多媒体软件应用内容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数据压缩技术和原理;在讲解网络技术的时候,教师则必须要掌握网络服务器的分类知识,同时要理解计算机搭配网络使用的方法和原理;在讲解人工智能的时候,教师对人工智能系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要掌握智能系统设计方法和原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掌握教学

内容,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这些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同时,根据《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的相关规定,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熟练的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技术,且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技术、系统程序设计与人工智能系统等知识要有很好的掌握。

2 信息技术教师培育现状

2.1 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速度较为缓慢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较为缓慢,跟不上信息技术创新速度是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向不够统一、教学课程设计不够合理、教学资源较为缺乏、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较为缓慢等都是各大高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如今,对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各大高校所建立的专业教学体系都比较相似,且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教学课程的安排也缺乏特色,并且不够合理,往往是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法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课程,并利用这一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教师所讲解信息技术。

2.2 信息技术教师的界定不够明确

随着教育教学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专业教师的界定也有了明确的规定。遵照《中国教育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专业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是依照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而这也是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界定的主要依据。但是,这种不够完善的界定规则,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界定的缺陷是导致界定的结果不够明确,这同时也是导致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工程取得成效较低的主要原因。

3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科学方法

3.1 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在学校教育教学越来越信息化的今天,各大高校为了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并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和理论知识,则必须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育工作。只有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性得到提高,其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才能更加专业,而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也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外部环境进行优化,还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只有利用完善的保障制度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给予保证,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才能更有动力,而教学的质量也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为了保证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并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国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保障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应政策,比如信息技术教师职称评定规范、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及师资力量监察制度等。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也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标准,并提升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而这对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各大高校对信息技术教师职责的界定也更加的明确,这对信息技术教师更好的开展专业教学有极大帮助;也加大了对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保障制度的宣传力度,这在各大高校建设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进行准确定位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专业办学和市场需求之间出现脱节现象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各大高校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这一工作的开展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缺少针对性、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等,这对信息技术教师职责的定位有着极大的影响。各大高校要想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成效,并使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职责,则必须要先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要确保教师能够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特点,掌握市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变化,以便确保培养出的信息技术教师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

此外,依据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保证教师职责定位的准确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放下对不同学科的成见,对不同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依据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选择使用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以便确保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只有依据信息技术专业特点,建立科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制度,并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安排与教学方案相适宜的专业课程,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同时学生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和理论知识;也只是将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建立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涉及领域较广的今天,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而要想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则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关键。依据教育技术专业要求进行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是如今较常使用的培养方法,而要想提高培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则必须要使信息技术教师真正了解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特点,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只有如此,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1]许之民.高师院校培养信息技术科学教师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6).

[2]孙沛.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2).

[3]徐福荫.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关键思路[R].2008年东南地区教育技术系年会(贵州),2008,(8).

编辑∕高 伟

侯英杰(1975-),男,甘肃成县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