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015-04-27洪翠兰
洪翠兰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并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又注重于学生素质的积淀,缔造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教学,这是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许多同行们都在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1.情景创设应贴近生活
情景不仅应是现实的,还应该是承载数学知识的一个平台,是改变枯燥、抽象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如果创设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这样是不能有效激发其学习欲望的。因此,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寻找那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并且与儿童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使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
2.情景创设是内在需求
情景创设不仅应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该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成为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内在需求”。有效的情景创设能促进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数学思考,有利于解决问题。
3.情景创设应重在启迪思维
有价值的数学教学情景应在生动的情景中蕴含着一些有思考力度的数学问题,即能让学生“触景生思”。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具有“数学味”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得到提高与升华,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之中。
二、找准学生“真实”的认知难点,实施有效教学
自实施课改以来,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色彩”,很多老师把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用于创设情境,却忽视了备教材、备教法、特别是备学生。如对于计算教学,大多数老师重形式,轻过程的现象多了,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丢弃了传统计算教学的优良传统:理解算理,总结算法。因此,多数学生对算法无所适从了。本人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时,在设计上充分尊重和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中下游学生的“真实”的认知难点在“满几十进几”,为此,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改教材的一道例题为两个层次,先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大胆尝试笔算积满十进一的乘法,理解进位道理,然后再次利用知识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采取独立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在关键处采取“迁回战术”,让学生充分经历理解算理,总结算法的过程,突破认知难点“满几十进几”,从而扎实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1.学习方法的选择应灵活多样
《数学课程标准》指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当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时,学生的学习就不只是“文本学习”而应是体验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点拨、引导、演示、总结、学生的独立尝试、组内交流,质疑等教与学的方式应根据学生认知需要而灵活运用。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创设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操作,感知,即让学生通过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求面积;列举生活中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东西;用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卡片摆满课桌;互相用手势表示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图形;让小朋友在面积是1平方米的纸皮上站满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建立对空间图形的表象,增强体验。所谓“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这样的教学,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学习”的平台,整个教学过程,听、看、说、做“多法”融合并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合作学习应适时有效
首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必须把握适当的时机才能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当学生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而这个任务又可以分解成几个子任务,由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个子任务,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时,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较佳时机;当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疑难问题或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意见分歧,需选择解题策略或求得共识时,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当创设的问题情景具有开放性,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对问题的探究有不同的见解时,也是组织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
其次,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是以独立思考为前提,以思想交流为支撑,以自我反省为后续的集体性学习活动。也就是说,小组合作学习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在合作中交流思想并得到提升,在提升中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结束时还要进行反思性的思考。没有思考的合作学习是低效或无效的。
3.引导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知识教学之后,应设计加强数学知识之间联系和区别,开拓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练习,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在练习编排与设计时应注意练习的目的明确,练习的内容围绕教学学习目标,精选练习材料等特点,在练习的设计时重视与实际紧密结合,多了一些问题的解决,少了一些机械操作。如教学“克和千克”时,我设计了利用所学的质量单位和知识帮助小马虎改日记等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和改正。像这些练习都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有效性,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又有利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主动性,使学生会学;要关注学生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