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对社区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2015-04-27刘增霞刘虹崔淼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33期
关键词:总分效能家属

刘增霞刘虹崔淼

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对社区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刘增霞①刘虹①崔淼①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社区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春市区10个社区的66例处于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试验组在接受常规社区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社区护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家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我国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农村的首要死因,城市的第四大死因,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8.2%,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1]。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是将家庭看作一个护理单元,以维护人的健康为中心,以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运用相关的家庭系统理论制订可行的干预对策,该护理模式与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符合,强调家庭成员在增进患者健康中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长春市区10个社区抽取66例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试验组平均年龄(62.45±4.2)岁;男25例,女8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1例,高中及以下16例,初中及以下6例;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Brog评分(运动性呼吸困难症状评分)(4.32±3.4)分。对照组平均年龄(61.47±2.4)岁;男27例,女6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9例,高中及以下18例,初中及以下6例;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2例;Brog评分(4.16±2.9)分。干预过程中,试验组1例主动退出研究,对照组1例在1个月内因COPD急性发作再次入院,最后纳入研究的试验组实为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COPD的诊断标准[3]。(2)无精神障碍和活动障碍。(3)知情同意。

1.2 调查工具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hinese Self-efficacy Scale CSES)该量表是由西方学者Wigal等[4]编制,该量表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量表共计31个条目,分为5个维度,分别为呼吸困难管理(11个条目)、情绪(7个条目)、体力活动(5个条目)、环境/温度(6个条目)、安全行为(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点评分(1~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避免或应付呼吸困难的自信心越高。在统计结果时,笔者对得分指标进行处理以方便比较,处理方法为各维度的实际得分/维度可能的最高分值×100%,该量表的信度系数和内容效度系数分别为0.88和0.74。(2)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t.Geotge’s respiratory disease questionnaire, SGRQ)1911年 首 先由Jone等[5]提出,SGRQ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价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由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三个部分组成,得分为0~100分,0分表示对生活完全无影响,100分表示对生活有极度影响[6]。SGRQ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0.89、0.93;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5,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2、0.97、0.95。

1.3 方法 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接受常规社区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社区护理。

1.3.1 社区护理 (1)每月邀请COPD相关专家为患者举办知识讲座,内容包括:COPD基本知识、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家庭氧疗、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等;(2)为患者发放自编的“COPD自我管理参考指南”;(3)每月编写1期健康教育板报。干预时间为2013年12月-2014年5月,共计6个月。

1.3.2 家庭护理干预 干预对象包括患者及其家属,研究成员成立家庭护理干预小组,由老师和护生共同组成。在实施干预前,选取护理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学生在参与研究前先进行护理干预相关内容的培训,经培训后全部合格,主要内容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功能训练操、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干预小组以入户随访的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评估患者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中是否备有氧气或者有制氧装置,室温情况,房间是否通风良好,房间是否有油烟,家庭成员是否有吸烟者,常用物是否便于取放,设施结构是否合理,家中是否有宠物或者花草。(2)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评估后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通过评估COPD患者目前的健康状况,找出患者主要的健康问题,确立患者及家属目前主要的护理问题和护理需求。通过与患者和家属面对面的交谈,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患病史、有无吸烟史、用药情况、饮食习惯、有无进行家庭氧疗、呼吸功能训练开展情况、心理状况和家庭基本情况等。总结患者和家属主要的护理需求,在沟通的过程中认真解答其疑惑,逐渐与患者和家属建立信任感。(3)根据评估结果,详细解答患者及家属健康相关的知识,并教会患者和家属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家庭氧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呼吸功能锻炼、运动计划及急性加重期的行为计划,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并监督运动计划的实施,由家属监督患者行为计划的执行率。通过现场演示的方法教会长期氧疗的患者制氧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呼吸功能锻炼的主要方法包括:①缩唇呼吸:患者于坐位或立位的情况下,首先闭嘴通过鼻进行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唇呈吹口哨状,呼气的同时收缩腹部[7]。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是1∶2,练习3次/d,5 min/次,呼气流量标准为使与口唇等高的、距口唇15~20 cm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至于熄灭。②腹式呼吸:患者可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经口呼气,腹肌收缩,放于腹部的手能感到腹部凹陷。练习2次/d,练习时间为10~15 min/次。③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患者可以取坐位或立位,将上半身略前驱,缓慢的深吸气,吸气末屏气3~5 s,然后张口连咳3声,咳嗽的同时收缩腹肌,腹壁内缩,或者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④上肢肌肉群、呼吸肌群训练:可以通过棒操、徒手操、哑铃操等方式,借助于棒、哑铃等工具,对上肢肌肉群和呼吸肌群进行训练[8-9]。患者根据自身的体能情况进行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宜。(4)干预小组每2周入户随访1次,随时评估计划实施情况,发现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计划按时实施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5)在干预过程中,通过交流探讨,评估由疾病照顾给患者家属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变化比较 实施不同形式的护理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效能总分和呼吸困难管理、情绪、体力活动、环境/温度、安全行为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83、0.843、0.365、0.856、0.943、0.736,P=0.651、0.245、0.891、0.873、0.864、0.951);实施不同形式的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自我效能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5、6.34、5.34、8.55、7.98、8.11,P均为0.000),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变化比较 实施不同形式的护理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总分、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53、1.564、0.343、0.843,P=0.455、0.345、0.854、0.548);实施不同形式的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3、-3.213、-1.342、-3.25,P=0.009、0.030、0.041、0.014),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变化比较(±s) 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变化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变化比较(±s) 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变化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个体从知识掌握到行为转变过程的中介,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10-11]。本研究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水平总体偏低,总分低于60.0%,患者预防及应对呼吸困难症状的自信心不足[12]。这与大部分患者只有在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相对较长的缓解期都是在家中度过,而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尚不成熟,很多患者在家中得不到社区相应的健康教育和专业帮助有关。自我效能理论显示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是自我效能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因素[13]。本研究通过入户随访,以家庭为护理干预单位,把患者和家属同时作为护理干预的对象,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让家属参与并监督患者的肺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行为。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照顾能力,使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试验组的自我效能总分为(3.67±0.34)分,比干预前提高了近50.0%,在呼吸困难管理、情绪、体力活动、环境/温度、安全行为5个维度的得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患者对COPD的应对能力。因此,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3.2 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关的研究表明,COPD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其中以活动受限最为明显,这主要与COPD疾病的特点有关,COPD病程迁延不愈,导致患者体力下降,各种活动受限,使患者对家庭的依赖明显增加[14]。本研究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模式,把患者和家属都作为护理干预的对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护理干预,与患者和家属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反复、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教会患者和家属肺康复训练和氧疗的方法,使家属认识到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护理中,通过跟踪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肺康复训练,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状况,使呼吸困难的状况得以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活动能力,增加患者的社会活动范围,从而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SGRQ总分及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3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降低。

3.3 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优势 家庭护理干预要求医护人员不再像以前一样把患者单纯地看成独立的病例,而是把患者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部分。让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充分发挥出家庭成员在维护患者健康中的作用,使家属参与并监督患者的肺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行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5]。文献[16-17]报道COPD是一种对身体和心理均有影响的疾病,患者既要遭受疾病对躯体造成的严重不适,同时还承受着疾病对心理的负面影响,所以社会支持水平成了影响COPD病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支持作为社会支持的最主要内容,本研究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家属在参与患者肺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家属对患者社会支持力度,调动了患者的社会支持力量,从而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有利于康复的家庭氛围,能够充分的调动家庭中的有效力量,增强了患者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有助于患者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随着慢性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慢性病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8-19]。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充分体现了整体护理的核心理念,强调了患者是存在于社会中、家庭中的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强调在护理慢性病患者时要重视家庭成员在疾病康复中的巨大作用,关注家庭氛围对维护患者健康的重要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将该模式运用到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中。

[1] Zhong N,Wang C,Yao W,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population-based survey[J].Am J Respir Critl Care Med,2007,176(8):753-760.

[2]穆荣红,李荣,张会敏.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48-650.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4] Wigal J K, Creer T L, Kotses H.The COPD self-efficacy scale[J]. Chest,1991,99(5):1193-1196.

[5] Jone P W, Quirk F H, Baveystock C M, et al.The St.Geotge’s respiratory disease questionnaire[J].Respir Med,1991,85(5):25-31.

[6]张华.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

[7]胡静杰,张宝龙.COPD患者功能锻炼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159-161.

[8]孟申.肺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3.

[9]王丹,菅丽.运动处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1):22-25.

[10] Bandura A.Self 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San Francisco:Freeman and Co,1997:193.

[11] Maliski S I, Kwan L, Krupski T ,et al. Confidence in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physicians among low income patients with prostatcanser[J].Urology,2004,64(2):329.

[12]黄仕明,袁莉,李江旭,等.COPD患者健康知识认知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及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79-80.

[13]蒋晓莲,薛咏红,汪国成.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B):763-765.

[14]Monique M D,Emnianue M D,Elisabeth Q,et al.Prognostic factors in COPD patients receiving long-term oxygen therapy[J].Chest,1995,107(5):1193-1198.

[15]李佳梅,成守珍,张朝晖,等.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03-606.

[16]姚海燕,盛文化,吴大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分析及伦理学治疗方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1):112-113.

[17]郭攀,张芬.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36-138.

[18]李素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0):92-93.

[19]孟光会.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分类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148-149.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Family Unit on Self-efficacy in Community Patients with COPD

LIU Zeng-xia,LIU Hong,CUI Miao.//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33):116-119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family unit on self-efficacy in community patients with COPD.Method: 66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selected from 10 communities of Changchun City by using the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receiv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family unit for 6 months.Result:Before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s of the 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family unit can improve self-efficac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PD.

Family;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elf-efficacy;Quality of life

10.3969/j.issn.1674-4985.2015.33.038

2015-06-30) (本文编辑:周亚杰)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ZH024)

①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刘增霞

First-author’s address: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

猜你喜欢

总分效能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