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四层次、五契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5-04-27张瑜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师学院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结合天津地区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特点,秉承“半工半读”历史文化传统,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挥校企资源优势,依托“校企合一”的现实办学环境,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构建了基于校内企业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系统确立并实施了“四层次、五契合”人才培养模式,凸显了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四层次、五契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35-03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一直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产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探索构建了“四层次、五契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四层次、五契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学院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基点,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的深度融合,增强学院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企业实施专业调研,进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及相关资料收集,聘请行业、企业、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合作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岗位知识、能力、工作态度等要求进行充分研讨与论证,系统构建了“四层次、五契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三实”人才。按照“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整体要求,学院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了“三实”(品质朴实、技能扎实、体格健实)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系统构建了“四层次”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按照“三实”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过程规律,结合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原则,将专业课、工艺课等理论教学内容和德育融入实践环节,系统构建了“四层次”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见表1),即:基本技能训练为班级建制,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综合课题训练为小组建制,在校内实践基地(“校中厂”)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实行“准导师制”,在校外企业进行;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资源积累和流程优化,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劳动技能。

二、“五契合”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

一是建立契合培养规格的课程体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完成4项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建成11门具有“以生产任务为载体”和“做中学”特征的优质核心课程。

二是实施契合生产过程的教学过程。根据企业典型生产任务设计各层次实践教学内容,将企业产品件(零件、模块、单元)作为学生技能训练课题,学生全程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独立完成作业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6个模块,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工艺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三是营造契合企业环境的实训环境。学校实训中心与“校中厂”高度融合,场地共享、设备共用、文化互通,学生实训即生产,入学即入厂,从着装到动作规范、工量具摆放等方面受到严格训练,真实体验生产组织管理过程,为学生“零距离”对接企业提供保障。同时,着力推进以企业文化、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为核心的通用职业素质训练,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岗位自信。

四是建设契合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牵头组织企业、社会多方参与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结合专业建设编写校本教材27本,3个重点专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及网站等多介质的立体融合。

五是完善契合培养模式的评价机制。推行因材施教,以能力为核心建立学生学业评价模式。推行过程学分与替代学分,将生产任务工时、技能竞赛成绩等纳入学生学业考评,将学习工作态度、思想道德品质、顶岗实习表现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将心理辅导引入日常教学,开展全过程导学、助学、促学。目前,学习过程学分、替代学分占学分总量的50%以上,通用素质训练课程覆盖率达100%,心理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

三、搭建基于校内企业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

以“四层次、五契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学院系统构建了基于校内企业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

一是深度利用校办企业优势资源,建立产教融合综合协调机构——产训事业部,着力推进教学内容与企业用人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深度融合。

二是营造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过程与企业生产作业过程全程融合,为“三实”人才培养构建良好的运作平台。

四、推进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创新

学生实训考核推行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制度,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训教学质量的考核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以重点操作技能和技巧为考核的核心内容。

对教师实施产训工时考核制度,产训任务与教学同时进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生产加工,规定带班的“1+1双师”有责任带领学生按产品工期和技术要求完成生产任务,产训结合完成实训教学任务的理念在师生中形成共识,如图2所示。

五、“四层次、五契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益分析

一是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学院立足“外引内育、提升质量、创新机制、科学管理”,重点完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从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行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全国模范教师2名、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6名、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6名、全国技术能手7名、天津市技术能手14名、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3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获得天津市技工学院系统“示范课”10项。学院教师在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和中国职协科研成果评选等活动中屡次取得优异成绩。

二是学生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参加全国及天津市技能竞赛并且成绩显著。近五年来,获国家级奖项5个,省部级奖项一百余个。

三是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的认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得到企业普遍认同。动手能力强,能够较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适应能力强,岗位对接程度高;学习能力强,能够较快地接受企业生产的新技术。

四是校企深度融合,拓展了校外企业的宽领域合作平台。学院以“人才互用、资源共享”为核心,完善了宽领域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推进了六大校企合作任务:人才定向培养、职工综合培训、师资协同培训、技术共同研发、课程共同开发、设备场地互用,如图3所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天津市第五机床厂克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形势严峻、制造成本不断增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依托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深挖校企资源,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通过产训,不断扩大产品及外加工生产任务,连续多年保持年产值1 500万元以上。

五是持续推进产训结合教学改革,凸显示范引领作用。学院与天津第五机床厂及校外企业的深度融合,在校企合作、产训结合方面开创了新思路、新举措,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国内外职教同仁的高度评价。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太原技师学院、厦门技师学院以及韩国济州技能大学、加蓬、埃塞俄比亚职教专家代表团等五十余个国内外院校或团体到我校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办学及校企合作、产训结合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瑜.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4):162-163.

[2]李康,吴远志.技工学院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下).

[3]雷桃花.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1).

(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