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5-04-26叶阁泽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育

叶阁泽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时代需求下,培养既能“求职”又能创造新工作岗位的创业教育进入我国高等教育视野。2014年,笔者通过对福建4 所高校的600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确保问卷回收率、有效率等基础上,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描述分析与相关分析的结合上,全方位探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不足之处、和谐状态,以期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及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教学特点

1.创业课程增多。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创业技能的掌握,因此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以及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等因素。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创业课程设置已经起步,并呈现出发展迅速的趋势。据调查,超过四分之一(占被调查者的28.3%)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状况良好,高达64.8%的学生认为其开展状况一般及很好,只有35.2%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几乎没有开展或不了解(表1)。随着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起步,学习创业教育课程的学生数明显增多,受众范围逐步扩大,改变了以往学生缺乏创业课程学习的状况(表2)。因此,创业教育的开展首先体现在对创业课程设置的重视,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为创业活动奠定基础。

表1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状况

表2 大学生学习的创业教育课程

2.师资水平提高。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要求创业导师既有创业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也有创业体验或创业经历。调查表明,47%的学生认为学校创业导师的创新精神良好,只有9.2%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几乎没有创新精神(表3)。我国高校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提高师资水平:首先,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建立一支稳定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其次,高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师培训,实现师资队伍的成功转化;最后,高校可以采取聘任制进行定期考核,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吸收优秀人才。调查显示,福建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KAB 项目通过学习、交流、培训等方式,提升高校教师从事创业教育的综合能力。

表3 高校创业导师的创新精神

3.教学方法灵活。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既包括模拟训练、课堂讲授等,又包括深入科技园区、行业企业进行创业实践,不同的创业教育具有相应的功能作用或教育重点。研究表明,被调查者认为最有效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是创业模拟训练,而教材文献探讨的有效性亟待提升。此外,卡方检验表明年级与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显著相关,尤其是与教材文献探讨方式息息相关(表4);学科与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显著相关,尤其是与草拟创业计划书息息相关(表5)。因此,应当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学科特点,采取相应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法,运用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成效。

表4 不同年级的创业教育开展方法(N=587)

表5 不同学科的创业教育开展方法(N=587)

(二)实践特点

1.实践需求强烈。创业教育实践既是检验和发展创业教育理论的环节,也是沟通学校、学生与社会的桥梁。大体而言,创业教育实践方式主要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是学生创业活动与实践的直接场所,它的建设可以依托校内创业教育研究机构或管理机构来实现。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创业训练和毕业实习的主要场所,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是确保这些环节付诸实践的有力保障。调查发现,教师们强调创业实践对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虽然我国创业教育实践方式多样,但是学生创业实践需求强烈与创业教育实践机会不足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拓展创业教育实践渠道迫在眉睫,这也是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客观要求。

2.教育方式多样。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方式多种多样,从校内外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校内实践方式和校外实践方式。其中校内实践方式包括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模拟训练、创业实训基地等,校外实践方式包括校企合作项目、创业实战基地等。调查发现,除了以上实践方式外,还出现了在“模拟环境”和“混合环境”进行的创业教育实践。“模拟环境”进行的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强调模拟、仿真教学;“混合环境”进行的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强调创业实践、实训。因此,多样化的实践方式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高等院校应该充分运用各种实践途径,深化创业教育的开展和研究。

3.创业重点突出。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中,突出以个体创业方式和小型企业建立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小企业特别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小企业迅速崛起,是推动国民经济、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并逐步发展成为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向与主体内容[1]10。美国的创业经验也表明,小企业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强的优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小企业主要有个体经营、合伙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特许经营等四种组织形式,而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重点在于个体经营和特许经营形式。福建省规定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三)环境特点

1.组织机构完善。研究表明,以往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由学生处负责,因为学生处在传统意义上是负责为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的。由此可见,过去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上,缺乏独立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和领导机构。从国内外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看,在高等院校成立独立、系统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和领导机构势在必行,这些机构进行创业教育计划制定、创业教育科学研究、创业教育组织管理等。因此,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建立,涉及到创业教育的系统开展,是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鉴于此,我国许多高校逐步完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以突破过去为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局限,通过组织机构带动创业教育的系统实施。

2.资金投入加大。目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亟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联合推动创业教育。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遇到的最大阻碍是社会关系、创业资金的缺乏,使得创业过程困难重重(表6)。同时,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不足、金融机构贷款困难等问题,更是加重了大学生创业的财力负担,导致多数大学生以向亲朋好友借贷的方式筹集创业资金。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逐步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资助力度,以缓解大学生创业缺资金的问题。多数高等院校采取学校投入与社会投入并举的方式,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对大学生及其毕业生创业者给予免息或低息贷款支持。福建省在创业资金投入上加大管理和实施力度,《福建省大学生“十百千万”创业助力计划实施意见》规定,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高5 万元的贴息贷款,并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担保基金,为异地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担保服务。

表6 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主要障碍(N=587)

3.激励机制健全。我国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除了加大创业和创业教育资金投入外,还逐步健全创业和创业教育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创业和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以启动扶持资金及业绩奖励等形式,推动创业教育激励机制的健全完善。除此之外,还通过表彰和奖励创业社团及创业个人的方式,树立成功典型以激励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并由此完善创业及创业教育的评比与表彰机制。为了正确评价创业活动的成效,应该根据创业及创业教育开展状况,制定一个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对创业教育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另外,学校应该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政策,促进创业团队的组建和创业实践的开展,并成立专门的指导小组,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服务和保障。这些措施的实施都将进一步加大创业和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创业和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

(一)观念落后

创业教育观念的落后严重阻碍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这种落后观念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首先,许多高校尚未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是一味的强调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缺乏对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引导和帮助。另外,多数高校忽视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导致很多高校没有开设创业课程。其次,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新精神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改善。虽然我国高校创业导师的创新精神较好、教学方法灵活,但是总体而言,他们的创业精神和教学方法都还有待完善。第三,很多学生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有着“等、靠、要”的思想通病,并认为创业教育只是针对少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开展的教育。在这些落后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率偏低,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二)体系缺乏

虽然对“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的尴尬地位有所改观,但是我国创业教育尚未成为高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为解决就业问题,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停留在就业教育层面上,创业教育没有纳入正规教学计划。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除创业基础类课程外,大多属于就业指导内容系列,缺乏独立、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这种就业型的教育缺乏系统的创业课程设计,导致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有所脱离。此外,创业教育局限于以少数学生为教育对象,教育对象尚未普及,这种精英化教育不利于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总之,创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表现为教学计划的缺乏、创业课程的稀少、教育对象的狭隘等方面,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创业者的教育系统性和创业积极性。

(三)实践不足

我国的传统教育长期存在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和忽视能力培养的严重弊端,造成社会最需要的具有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人才严重不足[2]。这种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教育培养模式,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弱。在我国,传统创业教育教学采用教师讲授书本知识的方式,强调课堂内容的单向灌输,忽视大学生学习与研究的主观能动性,致使毕业生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调查后发现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创业实践不足,没有参加过任何创业教育活动的比例高达62.7%,只有37.3%的高校大学生参加过创业教育活动,并且这六种创业教育活动的参与率均不超过16%(表7)。

表7 大学生参加的创业教育活动(N=587)

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传统与创新并举

创业教育的创新环境,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体共同营造,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思想基础。首先,大学生创业面临社会大环境的考验,这就需要社会以开放、包容的形态来接受和鼓励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社会应当进一步转变就业观、职业观和创业观,为大学生创业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创业氛围。其次,高等院校应当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创业教育体系,由此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进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支活力创新的教师队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以灵活的考核方式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体系完备,创业教育组织完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成熟,创业教育课程发达,这些方面均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3]。最后,大学生个体要转变学习和就业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思想。学习中,努力锻炼质疑精神、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大力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就业上,摒除“等、靠、要”的思想通病,树立起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就业观念。

(二)专业与全面共存

目前,我国存在着单纯重视创业技能训练的“工具化”创业教育观念,这种狭隘观念阻碍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和课程体系的完善,同时还忽略了创新创业能力等深层次内容[4]。总体而言,创业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前沿性等特点,注重法律、道德、工商、金融、环保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与国家相关政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创业教育的开展应当做到专业性与全面性的统一,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创业知识的掌握,也要学习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等方面知识,合力培养创业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当然,还应该加强创业教育的六结合,即创业教育与课程建设、自我教育、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课外活动、社会环境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内容体系,以及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与实践同在

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高等院校应当在做好课堂教授、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竞赛、校企合作、创业实践等方式,推进“教学-科研-应用”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以教学与实践紧密的方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首先,高等院校充分利用创新创业竞赛平台,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创意类竞赛,通过系统化的专业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围绕科技创新、“互联网+”创业等主题,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参与面广、分布地区多、时间跨度长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其次,校企合作共建创业模拟式或项目实训室,建立校外创业教育实习基地或校内“创业工作室”,结合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企业业务或推进研究成果转化。最后,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及其学校资源优势,采取校友创业者、高年级创业学生带动在校学生、低年级学生创业,共同组建创业团队、承接创业子项目,或进行技术研发、业务推广,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实现研究项目的成果转化。

[1]任国升.创业教育[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

[2]李存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与机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1).

[3]魏东初.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4]刘彩生.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8).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